上海應該不算是旅游城市,可逛景點不多。但作為全國最大的城市,沒去過總想去逛逛。<div> 20多年前我來過一次上海,外灘、南京路、坐船夜游黃浦江、城隍廟等都去過,還登了金茂大廈,但是沒進豫園。</div><div> 這次到上海,逛豫園成了必修課。</div> 豫園原是明代的一座私人園林,園主人潘允端曾任四川布政使,其父潘恩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和刑部尚書。潘恩年邁辭官告老還鄉(xiāng),潘允端為了讓父親安享晚年,經過20余年的苦心經營建成了豫園,在明代中后期被公認為“東南名園冠”。 這次到江南旅游,逛了好幾座園林,感覺豫園的特點是布局緊湊,每個角落都充滿了江南園林的韻味,相較蘇州園林,豫園雖小了些,卻更細膩精致。 豫園的山石場景遍布整個園區(qū)。大部分疊石高度相當,中心還有一些相當于一層半建筑的山丘,呈現(xiàn)高低波動,錯落有致。 江總書記題字。 三穗堂景區(qū)。位于豫園東北部。主要建筑三穗堂原名樂壽堂,建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取“智者樂、仁者壽” 之意。 大假山。用數(shù)千噸浙江武康黃石建成,由明代著名疊山家張南陽精心設計堆砌。山高約14米。 九獅軒。是一敞開式建筑,面臨大池,前置月臺,憑欄觀賞池中游魚荷花。 “玉玲瓏”,江南三大名石之一。具有皺、漏、透、瘦的特點,因其周身多孔,陽光照射下玲瓏剔透,因而得名“玉玲瓏”。 玉華堂。面對玉玲瓏,這是明時豫園主人潘允端的書齋。堂內仍按明代書房擺設,陳列的書案、方桌、靠椅、躺椅都是明清遺留下來的紅木家具。 玉水廊。南連會景樓,北達涵碧樓,因廊旁一石"積玉峰"而得名。廊長達百米,是江南古典園林中最長的一條水廊,漫步廊中古樹蒼翠欲滴,池中紅魚游動,亭榭流光溢彩。 穿云龍。龍頭用泥塑成,龍身以瓦作成鱗片。 點春堂,建于清道光初年(1820年),為福建花糖業(yè)商人所建,以作公所之用,共5間。1853年小刀會起義,曾用作指揮所。內有郭沫若題字。 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