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22日參觀殷墟博物館,走進安陽這片土地,才真切感受到歷史的厚重與滄桑撲面而來。</p> <p class="ql-block">安陽,這座位于河南省最北部,地處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界處的城市,西倚巍峨的太行山東麓,東接廣袤的黃淮海平原,復(fù)雜多樣的地形孕育出了獨特的地域風貌,更成為了早期華夏文明的重要發(fā)祥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八大古都之一,安陽承載著數(shù)千年的文明記憶,小南海文化、殷商文化、甲骨文化等諸多文化在此交相輝映,宛如一幅絢麗多彩的歷史畫卷。而此次參觀殷墟博物館,恰似一把鑰匙,開啟了探尋這座古都深厚歷史底蘊的大門。</p> <p class="ql-block">走進殷墟博物館,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關(guān)于夏商時期安陽的介紹。在商湯立國之前,商代先民便在安陽漳洹流域繁衍生息,留下了眾多先商文化遺存。商王盤庚遷殷后,這里一躍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獻記載的商代都城。自1928年殷墟考古發(fā)掘以來,在安陽小屯村一帶,橫跨洹河兩岸,宮殿宗廟區(qū)、王陵區(qū)、洹北商城以及眾多族邑聚落等遺跡相繼被發(fā)現(xiàn),大量甲骨、青銅器等遺物重見天日。殷墟和甲骨文的發(fā)現(xiàn),無疑是中華文明乃至人類文明發(fā)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們以實物的形式,讓我們得以觸摸到那個遙遠時代的脈搏。</p> <p class="ql-block">商代文字展區(qū)是博物館的一大亮點。商代作為我國第一個擁有自己文字檔案的朝代,在商王武丁時期,文字材料大量涌現(xiàn),其載體豐富多樣,形成了成熟、完備的文字體系。其中,甲骨文作為商代文字的代表,刻寫在龜甲和獸骨之上,記錄著當時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諸多方面的信息。此外,鑄刻在青銅器上的金文,以及書刻在陶器和玉石器上的文字,共同構(gòu)成了商代豐富多彩的文字世界。甲骨文的發(fā)現(xiàn),不僅確鑿地證明了商代歷史的真實性,更為漢字的演變找到了根源,讓我們看到了漢字從古老走向現(xiàn)代的清晰脈絡(luò)。</p> <p class="ql-block">繼續(xù)前行,西周時期的安陽歷史徐徐展開。周滅商后,周武王對商都故地進行了分封,然而武王去世后,三監(jiān)與武庚叛亂,殷商故都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隨著殷商族群被流徙各地,曾經(jīng)輝煌的“大邑商”逐漸衰落,只留下一些小型聚落,見證著時代的變遷。</p> <p class="ql-block">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以鄴城為中心的安陽地區(qū)迎來了新的輝煌。這里先后成為曹魏、后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6個王朝的都城,長達126年之久,一躍成為中國北方的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中心。眾多的遺址、豐富的墓葬,如漢代三楊莊遺址、魏武王曹操高陵等,都向我們展示了這一時期安陽高度發(fā)達的物質(zhì)文明。</p> <p class="ql-block">隋唐五代時期,安陽在鄴城衰敗后迅速崛起。作為相州的州治,安陽憑借著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條件,成為了戰(zhàn)略與經(jīng)濟地位十分重要的河朔第一重鎮(zhèn)。隋唐大運河帶來的水運便利,加上當?shù)剞r(nóng)業(yè)和手工業(yè)的繁榮,使得漳洹平原的經(jīng)濟、政治中心逐漸在安陽形成。相州窯瓷器名盛一時,唐開元寺香火旺盛,都彰顯著這座城市的繁華。</p> <p class="ql-block">在相州安陽展區(qū),詳細的歷史脈絡(luò)梳理讓人對安陽的行政區(qū)劃演變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從漢初安陽縣廢入蕩陰,到西晉復(fù)設(shè),再到東魏殷鄴合一,以及北周將相州治所遷往安陽,安陽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經(jīng)歷著變革與發(fā)展。</p> <p class="ql-block">宋金元時期,安陽作為相州治所,因其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成為北宋與遼金對峙爭奪的重地。澶淵之盟后,北方趨于安定,安陽的城市經(jīng)濟得以恢復(fù)和發(fā)展。相州城得到增筑與修葺,規(guī)模比唐代擴大了許多。韓氏家族對相州的治理,更是讓安陽風景旖旎,物阜民豐。金元時期,安陽依然繁盛,境內(nèi)宋金墓葬出土的文物和墓室壁畫,生動地重現(xiàn)了當時繁華的民風世相。</p> <p class="ql-block">明趙王與安陽的故事也頗具傳奇色彩。明趙王朱高燧被封于彰德,雖曾參與宮廷叛亂,但最終得到明宣宗的寬恕。他及其后人在彰德生活了200多年,為安陽的歷史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p> <p class="ql-block">明清時期,安陽的發(fā)展進入了新的階段。金明昌三年升相州為彰德府,明初改屬河南布政使司。元末明初的戰(zhàn)亂后,大量移民使安陽的經(jīng)濟逐步得到恢復(fù)和發(fā)展。彰德府城的修建,使其成為天下“要府”。而清末京漢鐵路的修成,更是讓安陽的水陸交通變得極為便利,成為遠近聞名的富饒之地。</p> <p class="ql-block">安陽八大景展區(qū),帶我們領(lǐng)略了這座城市昔日的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鹿苑春暉、鯨背觀瀾等八大景觀,有的至今尚存,有的依稀可辨,它們不僅是安陽自然與人文的精華,更承載著無數(shù)人的回憶與向往。</p> <p class="ql-block">走出殷墟博物館,心中滿是對安陽這座千年古都的敬畏與贊嘆。一件件歲月遺珍,一處處歷史遺存,都在訴說著安陽歷史的絢爛與滄桑。在這里,一眼便能穿越千年,感受到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殷鄴相彰,安陽以其獨特的魅力,邀請著每一個人去賡續(xù)華夏篇章,傳承歷史文化的薪火。</p> <p class="ql-block">謝謝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