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歲末年初,我兩次踏入鄭大一附院的大門,病歷本上徒增七枚毫無意義的掛號印記及各種不相關的診斷。三月底,我輾轉于湘雅、中山眼科、中山六院、中山附屬東華等醫(yī)院,而北京、上海的醫(yī)院更是一號難求。友人曾言,若各地醫(yī)院均未能確診,治療便無從談起。退而求其次,兜兜轉轉,我于4月17日終于來到全國風濕免疫科榜單前七的中山三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風濕免疫科的醫(yī)生耐心傾聽我的病情描述,仔細查看免疫系統(tǒng)生化檢查結果無異常后,建議我去眼科檢查干眼情況,再轉至口腔科做下唇腺活檢。眼科醫(yī)生在簡短問答之間,便敏銳察覺我可能與干燥癥有關,一個普號的眼科醫(yī)生便能將癥狀關聯(lián)起來。這讓我不由感嘆大醫(yī)院醫(yī)生的專業(yè)素養(yǎng)。相比之下,鄭大一附院的風濕免疫科的兩次專家門診卻未能給出明確結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由得想起,清明節(jié)那天,我去了東莞一家三甲醫(yī)院,從皮膚科到風濕免疫科,再到消化內科。那位風濕免疫的女醫(yī)生如超市掃碼般快速瀏覽完我的各項檢查單,篤定我沒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當我提及諸多疑似癥狀,如游走性疼痛、眼干眼痛、腮腺反復腫痛,她卻以各項指標正常為由予以排除。她還批評我過于輕信抖音抖友群中的經驗之談。她說:“我們醫(yī)科大學本碩連讀八年畢業(yè)都不敢說我們懂什么,你就聽網上的人們懂點皮毛便信口開河,deepseek還能偽造大學教授的研究成果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瞬間無語。放眼望去,診室外的三角梅已被雨打濕,我突然羨慕起那些能被CT照見的病灶。試問,若我全部指標異常,那我會是什么樣的結果?當冰冷的醫(yī)學數據成為唯一真相,疼痛便成了無人收留的孤魂。最后她說:“心理科、精神科在五樓…”其實,心理上的疾病我早已痊愈,身體上的疼痛卻是接踵而至,如影隨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收回思緒,去眼科檢查后,我慶幸口腔科還有號源,于是臨時掛號,準備進行下唇腺活檢小手術。手術前,醫(yī)生遞給我一張風險通知書,上面寫著“麻醉并發(fā)癥、感染風險”等字眼,這讓我心跳加速,頭皮發(fā)麻。這幾年,我經歷了太多檢查,簽過太多的醫(yī)院風險告知書,心中總有一種莫名的恐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試圖平復心情,深呼吸兩次后,向醫(yī)生詢問:“這個手術需要麻醉嗎?能不能不打麻醉?會疼嗎?”醫(yī)生笑著安慰:“不打麻醉無法進行手術。不會太疼的,我每天至少做五六例唇腺活檢,每周要做三四十例,那么多人都不害怕,你怕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啞然,這病怎么就這么多呢!縫針完成后,我長嘆一口氣。醫(yī)生關切地問:“怎么了?很疼嗎?”我回答:“不疼,只是感覺氣不夠用,上氣不接下氣,很不舒服?!?lt;/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隨后,我向醫(yī)生提出了兩個看似很幼稚的問題:“是干燥綜合癥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醫(yī)生回答:“結果出來才知道,不必害怕,若是這個病,吃藥控制即可。”我頓時心情放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著又問道:“這個病會很快死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醫(yī)生樂呵呵地說道:“哪個人不會死呢?這個病并不嚴重,不過是普通疾病,控制住病情后,正常生活?!彼查g我釋然了。在醫(yī)生眼中,免疫系統(tǒng)的病就像普通的感冒。</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周后的今天,我終于拿到了唇腺活檢結果。報告顯示間質少量淋巴細胞與漿細胞浸潤并灶性聚集1灶(50個/灶),這是確診干燥綜合癥的黃金指標。盡管已有答案,但心中忐忑不安,飛速趕往七樓,等待免疫科醫(yī)生解讀結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候診半小時后,我將所有檢查結果遞交給上次那位女醫(yī)生,她看了一眼便確認:“干燥癥。”我仍有些不敢相信,追問她:“確診干燥綜合癥嗎?”她面無表情地回答:“是的?!?lt;/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開始向她描述所有癥狀和不適,最后提到:“我是外地人,來回不便,您看我該如何治療?”她建議:“你在廣東呆幾個月,等病情穩(wěn)定后再回當地治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她還強調:“你的報告已經一個月了,我需要重新為你做血液生化檢驗?!蔽肄q解道:“這些檢查是上月底才做的呀!”她卻很嚴厲地說:“你還治不治了?還要不要命?這個病會引起全身各部位的疼痛和病變,不是一種病,而是幾百種病的組合!你不是一坐下就跟我講了一堆不適嗎?都是這個病引起的?!睙o奈之中,我請求她盡量開重要指標的檢查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她打印了六張檢查單遞給我:“按提示去做檢查,兩三天后出結果,下次來時把全部檢查結果備齊再開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交完1600元的檢查費用,看著手中的檢查單,盯著上面的診斷結果——干燥綜合癥(舍格倫),這個陌生的名詞是那么刺眼,那么扎心……一切終已塵埃落定!這個瞬間,這本該是場噩夢的終結,確診反而心安,醫(yī)學判決書有時竟是救命稻草??蛇鴻z查單的手仍在顫抖——那些輾轉三省五市、橫跨三個季節(jié)的求醫(yī)路,終究在命運的褶皺處刻下了永恒的印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從35歲那年開始,腰疼,背疼到如今,各種不適癥狀已持續(xù)兩三年,頭痛、渾身游走性疼痛、頜面部疼痛,再到眼腫、眼干疼、眼酸脹、畏光、流淚,視力驟然下降,迫使我一次又一次踏上求醫(yī)之路。不曾想,外表黑黝黝、看似健康的我,如今卻陷入這般境地。這么多年來,我未曾關注過自己的健康。以前總想著,疼痛而已,還年輕,忍一忍便過去了。然而,今天并非因為害怕死亡,而是因為還有許多責任未完成,我不能倒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疼痛有聲音,我想這近三年來我的身體應該每天都在尖叫。但今天,我想讓這尖叫變成一首和解的詩..……身體的警鐘讓我對生命有了更多的敬畏,也讓我學會與生命和解,與疾病和諧共處!無論怎樣,能夠活著,已是最大的幸運。張開雙臂,坦然接受生命中的暴風驟雨,笑談生死。我相信,歷經苦難后,一切終會慢慢好起來。煙火人間,各有遺憾,但只要今天比昨天好,這就是希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我想提醒所有追趕生活的朋友們莫待免疫系統(tǒng)亮紅燈,才知健康才是唯一的通關文牒。給同在與疾病周旋的旅人,當醫(yī)學之光照不透所有暗角,我們仍可做自己的持燈者。愿天下無疾,人間皆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