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每逢清明時節(jié),江蘇楊邦乂歷史文化研究會都會組織成員前往南京雨花臺的二忠祠,舉行莊重的祭祀儀式,緬懷先賢楊邦乂。</p><p class="ql-block">二忠祠坐落于雨花臺區(qū),這片土地曾是埋葬忠骨的圣地。祠內(nèi)供奉著宋代名臣楊邦乂與文天祥,他們以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jié),成為后世敬仰的楷模。</p> <p class="ql-block">在乙巳蛇年清明節(jié)前夕,三月三十日的上午,江蘇楊邦乂歷史文化研究會召集了來自全省的楊氏宗親,齊聚南京雨花臺,共同祭拜民族英雄楊邦乂誕辰940周年。</p><p class="ql-block">在二忠祠前,眾人肅立,追思先賢,心中不禁思索:“我從何而來,又將歸于何處?”這看似簡單的問題,卻蘊含著深厚的哲理。它提醒我們,無論走得多遠,都不能忘記血脈中的根源,那是我們家族的根基,也是我們精神的歸宿。</p> <p class="ql-block">此次祭祀儀式由楊其順主持,楊金山宣讀祭文,吸引了來自南京、無錫、常州、淮安、鎮(zhèn)江、泰州、宿遷、徐州的楊氏后裔60余人共同參與。儀式中,參祭者依次排隊,敬獻鮮花,拱手作揖,以最虔誠的心向宋忠襄公楊邦乂致敬。楊邦乂的英魂不朽,其浩然正氣千載流傳,激勵著后人以忠誠和勇氣面對生活的挑戰(zhàn)。</p> <p class="ql-block">祭祀儀式結(jié)束后,大家移步至?xí)h室,召開了一場關(guān)于楊邦乂誕辰940周年的座談會。會上,與會者深情緬懷楊邦乂的忠烈精神,紛紛表示要將這種家國情懷傳承下去,以崇德向善之心,做好自己應(yīng)盡的職責(zé),以此來紀念先賢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對于中國人而言,無論身處何方,總有一處是心靈的歸宿。正如有人所說,清明節(jié)就是中國的感恩節(jié)。在這個特別的時節(jié),我們掃墓踏青,追憶祖先,傳承家族血脈,領(lǐng)悟做人的真諦。</p><p class="ql-block">我們堅信,歷史的長河雖奔騰不息,但楊邦乂的精神將永遠流傳。讓我們銘記先賢的名字,將個人命運融入國家的發(fā)展之中,以忠誠之心、民族骨氣和實干之力,共同繪就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的壯麗畫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