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4月12日上午,春雨綿綿。在南潯區(qū)圓夢志愿者協會成立15周年之際,正是圓滿尋找失散親人家庭150位之時。這個激動人心的場面,讓我在吳興區(qū)八里店鎮(zhèn)的紫金橋新村,現場見證和拍攝到了——山東臨沂市民、湖州藉李印傳,帶著山東藉妻子和兒子,跨越半世紀時光,終于回家與失散50年的母親相擁而泣,相跪而認,母子嚎啕大哭,久久無法平靜。這場期盼已久的母子團圓,為暮春時節(jié)注入濃濃暖意。浙江日報、市志愿者協會、吳興區(qū)新聞媒體、自媒體等,在現場記錄了這激動人心的歷史時刻。</p> <p class="ql-block">據悉,五十年前,李印傳才3歲。因出生地的家庭生計艱難,父母為他免遭苦難,將身為長子的他送至山東臨沂由養(yǎng)父母撫養(yǎng)。他雖在異鄉(xiāng)安穩(wěn)成長,但血脈羈絆始終縈繞心頭。在2024年,李傳印通過多方聯系,找到南潯圓夢志愿者協會,會長孫根才帶領團隊,聯合臨沂湖州兩地警方展開跨省摸排,又歷經300余天努力,2025年3月,警方通過生物信息,鎖定到了湖州市吳興區(qū)八里店鎮(zhèn)紫金橋農民新村的一家,<span style="font-size:18px;">并結合DNA數據庫進行海量比對,最終匹配成功。于是</span>就出現了以下現場認親的場面:</p> <p class="ql-block">認親現場安排在該村的酒店舉行,酒店內外布置一新,充滿了圓夢夢圓的濃濃氛圍。</p> <p class="ql-block">好奇的村民都早早來到酒店,將親眼目睹這位五十年前被山東臨沂村民領養(yǎng)親人的歸來。</p> <p class="ql-block">李傳印年逾古稀母親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早早地來到認親現場等待著,期間不停地抹下傷心又激動的淚水。她告訴我說,昨晚一夜沒睡著……</p> <p class="ql-block">李媽媽坐在認親現場,左顧右盼,期待離家五十年的兒子盡快出現。</p> <p class="ql-block">該村村民交頭接耳,東張西望,都想看看離村五十年的村友李傳印現在是什么模樣……</p> <p class="ql-block">湖州南潯區(qū)圓夢志愿者協會會長孫根才,帶領志愿者們,帶著特意從山東臨沂歸來認親的李傳印夫婦,在女子鑼鼓隊的簇擁下,代表家鄉(xiāng)人民,連同鮮紅的“歡迎寶貝回家”的橫幅,疾步走向認親現場。</p> <p class="ql-block">會長孫根才喜笑顏開,因為他知道:協會開展圓夢尋親15年以來,今天正好是第150個圓夢人150個圓夢家庭實現了夢想。可在李傳印和他妻子的腦海里,正在思忖:我的親生母親、我未見面的婆婆是什么樣的……</p> <p class="ql-block">等不到在酒店見面,當相隔五十年的母子在街上見面時,緊緊擁抱,嚎啕大哭,淚如泉涌……</p> <p class="ql-block">媽媽羞愧難當地告訴兒子:“當年家庭生活極其困難,家里人口多,擔心養(yǎng)不活你,把你送給山東人撫養(yǎng),也許能讓你過得更好……”。兒子說:“娘,我理解,我知道,我不怪你,我過得很好……”</p> <p class="ql-block">母子心心相連,緊緊擁抱,久久不舍分開。這一抱,是等待了五十年的擁抱,足足等了半個世紀,等白了媽媽的頭。</p> <p class="ql-block">哭聲此起彼伏,圍觀蜂擁而至。好不容易把久別重逢的母子引進酒店大廳。按照習俗,兒子兒媳跪地朝拜,認親認母認子認媳。</p> <p class="ql-block">兒子終于回家了,兒子還帶來媳婦回家了。今天第一次見面的媳婦緊緊抱著剛見面的婆婆,也是聲淚俱下,悲喜交加。</p> <p class="ql-block">兒子是母親身上掉下來的肉,一別五十年,人生最悠久,再次緊緊擁抱,舍不得分開。</p> <p class="ql-block">兒子不僅給母親帶回來媳婦,也把孫子也帶來給奶奶相認,三代人在一起無比榮幸,奶奶破涕為笑,激動不已。</p> <p class="ql-block">孫根才,這位曾經在戰(zhàn)斗英雄邱少云連服役的、被評為“中國好人”的南潯區(qū)圓夢志愿者協會會長,無比激動地向媒體記者和現場鄉(xiāng)親,講述這次尋親的艱難歷程。</p> <p class="ql-block">母親家的親戚代表王紫純女士,發(fā)表了熱情洋溢、感人肺腑的歡迎寶貝回家的講話,使現場的眾鄉(xiāng)親熱淚盈眶。</p> <p class="ql-block">兒子在泣不成聲的過程中,衷心感謝南潯區(qū)圓夢志愿者協會,感謝浙江山東公安,感謝家鄉(xiāng)父老鄉(xiāng)親的成功認親和熱情款待。表示要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回報社會,贍養(yǎng)老人。</p> <p class="ql-block">湖州-臨沂互贈錦旗,臨沂-湖州增進友誼。</p> <p class="ql-block">湖州南潯區(qū)圓夢志愿者協會會員與吳興區(qū)八里店鎮(zhèn)紫金橋村的親朋好友,留下這現場認親的團圓照。</p> <p class="ql-block">我毅然讓母親和兒子及媳婦孫子手拉手、心連心、同坐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母親在兒子兒媳的攙扶下,領著兒子兒媳健步走出酒店,往回家?guī)?。此時,鑼鼓齊奏,鞭炮齊鳴,掌聲四起,一段相隔五十年的骨肉分離,終于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p> <p class="ql-block">孫會長、母親、兒子、兒媳,在“歡迎寶貝回家”的大紅橫幅指引下,在鑼鼓隊的歡送下,母子現場成功認親場面將緩緩落下帷幕。</p> <p class="ql-block">英姿颯爽的女子鑼鼓隊,伴著歡快的鼓點節(jié)奏,一直歡送母子回家。</p> <p class="ql-block">中午舉行了簡單而富有團圓意義的聚餐,一家人在擺有大圓蛋糕的大圓餐桌前,舉杯同慶“我們終于團圓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