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無論做什么事情,都應從最好處努力,從最壞處打算。也就是說,降低期待,努力當下。這樣,不管結果如何,都能坦然面對,同時也會感到滿足和無悔。</p> <p class="ql-block"> 降低期待、努力當下,就是要以求實負責的態(tài)度,規(guī)劃預期目標,積極進取向上。蘇格拉底說:“只期待少許,才能接近最高的幸?!?。生活中,人們想事情、作決策,心理期望值不能過高,預期目標不能脫離實際。因為現(xiàn)實與想象總是存在落差,總會有許多不確定性。一旦期待過高,雖經(jīng)一番努力,倘若未能如愿,那么就會產(chǎn)生失落感,甚至陷入憂傷焦慮、沮喪痛苦之中,久而久之,有可能會被自身的負面情緒所壓垮。其實,降低期待,不是毫無期待,也不是消極妥協(xié),而是以科學求實的態(tài)度、以適度超前的原則,將期望值調(diào)至合理的段位和區(qū)間,減輕心理壓力,更加貼近實際,做到預期目標可控、可行、可期;努力當下,不是短視只顧眼前,也不是敷衍應付,而是以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以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將正在做的事情朝著預期目標作出奮發(fā)有為的努力,積極進取向上。這樣做,無論事情結果如何,人們就會放下執(zhí)念、笑別過往,享受努力過程帶來的快樂感、滿足感與幸福感。</p> <p class="ql-block"> 降低期待、努力當下,就是要以理性辯證的觀點,提升認知境界,正確對待得失。威廉·莎士比亞曾說過:“期望是一切心痛的根源”。其實,高期待只會帶來無盡的疲憊,不如坦然面對生活的起伏。一般來說,我們每個人做事情,往往總是對有利條件考慮的比較充分,對不利因素分析的不夠透徹;對順境、成功的機遇率預期的比較樂觀,對逆境、失敗的可能性準備不足。這樣,極易使人心理膨脹、頭腦發(fā)熱、失去理智,對事情的發(fā)展走勢看法總是過好、期待總是過高,而一旦受挫,失意、失利、失敗,那么情緒就會失控,怨天尤人,萎靡不振,影響身心健康,阻礙事業(yè)發(fā)展。這就要求我們,要正確認識事物的發(fā)展變化,即事物由量變引起質(zhì)變,物極必反;要正確處理降低期待與努力當下的關系,即期待與努力相匹配,期望值與實現(xiàn)值相對等;要正確對待個人的名利得失,即勝不驕、敗不餒,失敗是成功之母,有舍才有得,陽光總在風雨后,等等。只有這樣,才能輕裝上陣,不斷前進。</p> <p class="ql-block"> 降低期待、努力當下,就是要以求真務實的作風,注重苦干實干,堅持不懈奮斗。降低期待,不是躺平,而是將預期目標優(yōu)化到與自身能力相適應的水平。降低期待,是為了實現(xiàn)期待;實現(xiàn)期待,就需付出努力;努力就應立足當下,把正在做的事情做好。具體而言:要堅定信心、振奮精神,始終保持奮發(fā)有為的狀態(tài),有了精氣神,就會激發(fā)熱情、挖掘潛能、提升動能。要腳踏實地,肯吃苦、愿受累,甘于奉獻,苦干實干加油干,在實干中追求期待,在期待中積蓄力量。要敢于擔當,遇事不避難、不推責,沖鋒在前,能夠扛事、獨當一面。要解放思想、開拓進取、守正創(chuàng)新,以新思維、新視角、新辦法,破解難題、提升水平。要嚴謹細致、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認真將事情做精致、做精美。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保持定力、久久為功,善作善成。要團結協(xié)作,齊心協(xié)力,凝心聚力,發(fā)揚團隊精神,發(fā)揮集體作用,形成磅礴力量,增強抗壓能力,乘風破浪,揚帆遠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