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25年4月20日,晴,吐魯番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參觀完吐魯番博物館,我在對面吃了烤包子和羊肉手抓飯,吃飽喝足之后直接打車到郡王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吐魯番郡王府位于吐魯番市區(qū)東郊的葡萄鄉(xiāng)木納爾村,距市區(qū)2公里,是一座具有三百多年歷史的古建筑,它是吐魯番郡王額敏和卓生活和政務(wù)的場所,也是清王朝期間維吾爾族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軍事指揮中心。18世紀(jì)前期,蒙古準(zhǔn)噶爾部的統(tǒng)治者曾多次派兵襲擾吐魯番盆地,額敏和卓配合清朝皇帝平叛準(zhǔn)噶爾族,為維護祖國統(tǒng)一做出了顯著貢獻,被皇帝冊封為吐魯番郡王,(世襲罔替)。他的事跡得到各族人民的肯定,并載入史冊,世代相傳。其畫像懸掛于紫光閣,乾隆親自撰詞,稱贊他“知無不言,言無不宜,其心匪石,不可轉(zhuǎn)移”,并兩次接見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郡王府建筑風(fēng)格獨具特色,融合了伊斯蘭風(fēng)格、維吾爾民族工藝等多種因素,院內(nèi)前后宮殿共有大小房間數(shù)十間,房間的裝飾極具民族風(fēng)味,彰顯著一代維吾爾族郡王的豪華氣派,庭院種植各種果樹和葡萄樹,郁郁蔥蔥,是游客,攝影愛好者的最佳去處,并被電視劇《吐魯番郡王》,《楚留香傳奇》《絲路發(fā)現(xiàn)》(第六集)《趙丹》《奔跑吧兄弟》等選為主要拍攝取景基地,2007年并被評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來這里參觀的旅游團特別多,一隊又一隊,我起初是跟著一隊旅游團進入前宮的參議廳參觀的,但有游客穿著民族服裝在這里拍寫真照,他們搬動桌子椅子,一次次做各種動作拍照,總之折騰了十多分鐘,我因為要等他們拍完才能拍,這一等結(jié)果我又跟不上旅游團了,之后我只好沿著地面的參觀指示向前走,來到了郡王府的地宮,地宮是一條地道般的長洞,這里陳列著王府是一些文物,如桃木劍,郡王的寶刀,銅斧頭,九龍九鳳圖掛盤等,穿過地宮,出來是一座藍(lán)色的美麗長廊,這里兩頭可以走,我選擇最遠(yuǎn)的一頭,但就是這樣一選擇,我漏了后殿精彩的部分,后來看別人的視頻才知道。唉,散客自由行有得也有失,作為散客在時間上雖然自由,但由于攻略做得不詳細(xì),往往遺漏一些景點,所以無論怎樣選擇都有遺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誤闖誤撞中我又闖進了郡王府的古井,也就是新疆著名的坎兒井??矁壕蛔u為“生命之源”,它與是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并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是新疆地區(qū)灌溉農(nóng)田和飲用水的來源。它由豎井、地下渠道(暗渠)、地面渠道(明渠)和“澇壩”(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組成。走進郡王府的坎兒井,感覺就像鉆進一個長長的山洞,洞里陰涼,潮濕,洞邊流淌著清澈見底的溪流,淙淙的流水聲仿佛是一首歡快的樂曲,叮咚叮咚像跳躍的音符,這就是坎兒井的暗渠,還有豎井,像山洞通向地面的窗口,能夠把暗渠挖到里面能行走人,挖坎兒井多么辛苦可想而知,我們的老祖宗又是多么有智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出了坎兒井,我的手機完全沒電了,于是我坐在宮殿前的涼亭下充電,期間有不少游客也坐在那里休息,我遇到了來自廣東的一個旅游團,其中幾位和我年齡相仿的大哥,當(dāng)他們得知我是一個人出來旅游的,驚訝得眼睛都睜大了,他們紛紛豎起大拇指說:“你是女強人,好樣的!”我心里說,我哪是什么女強人?。课抑徊贿^在做自己想做的事而已。臨走時那幾位大哥叮囑我要注意身體,因為新疆氣候變化很大。其實一個人旅游并不孤單,在路上,在景區(qū),在酒店甚至在火車上都會遇到志合道合者,由于有共同的話題,聊起來格外興奮,還能學(xué)到很多知道,聽到很多新聞,即使我們互不相識,但一句“祝你旅途愉快!”也能溫暖人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出了郡王府,我又進了蘇公塔,這兩個景區(qū)是連在一起的,但卻分開收門票,很多人都不進去,因此蘇公塔很少游客。蘇公塔是吐魯番郡王額敏和卓晚年為表達(dá)對清王朝的忠誠,恭報清王朝的恩遇,并使其一生維護祖國統(tǒng)一功績能留芳千古,自籌白銀7000兩建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蘇公塔建于公元1777年,迄今已有240多年的歷史,是吐魯番最為代表性建筑、新疆境內(nèi)現(xiàn)存最大的古塔,它用清一色灰磚疊砌而成,塔身渾圓,呈圓柱體,自下而上逐漸收縮壘砌。塔基直徑10米,頂部直徑2.8米,塔高37米,特別是塔身砌疊十幾種不同形狀的幾何圖案,精致美觀,這是我見過的最漂亮的古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蘇公塔傍還有大殿,里面有一石碑,記載額敏和卓為表達(dá)大清乾隆皇帝封他為郡王,人民安居樂業(yè)的恩情,為維護祖國統(tǒng)一的光輝業(yè)績能流芳千古,自籌7000兩白銀建塔紀(jì)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殿內(nèi)寬敞宏大,總面積745平方米,與我們常見的佛教大殿供奉佛像不同,它里面除了木柱子,空蕩蕩的。據(jù)介紹,這座大殿是用生土坯建造的,這在干燥少雨的吐魯番是十分普通的傳統(tǒng)建造方法?,F(xiàn)在蘇公塔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我參觀的這段時間內(nèi),有好幾隊中學(xué)生在廣場上列隊參觀。夕陽西下,在蘇公塔上方形成一圈光芒,仿佛蘇公塔在閃閃發(fā)光。</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