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這是一個段鐫刻在時光深處的真實往事,故事發(fā)生于1982年。雖已沉淀在歲月的長河中,可每當(dāng)回想起來,心中便涌起了對警察職業(yè)熾熱而深沉的情懷——“金色盾牌熱血鑄就,危難之處顯身手顯身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年少時,我心中懷揣著熾熱夢想,渴望成為一名解放軍戰(zhàn)士。投身軍旅,是每一個熱血青年夢寐以求的理想。那時,整個時代都洋溢著崇尚英雄的氛圍,我對穿制服的人尤為崇敬。在我眼中,穿上筆挺威武的軍裝,不僅英姿颯爽,還有機會提干,甚至能邂逅一位美麗的伴侶。高中畢業(yè)后,我滿懷期待報名參軍,然而命運弄人,未能如愿。誰也沒想到,最終我成為了一名人民警察。警服與軍服同屬制服,當(dāng)我穿上警服的那一刻,自豪感與光榮感油然而生,仿佛夢想以另一種方式照進(jìn)了現(xiàn)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成為警察之前,我總覺得警察工作充滿神秘色彩,警察做的每一件事都像傳奇故事般精彩,從事這份職業(yè)的人必定有著非凡的能力,猶如擁有三頭六臂,無所不能??烧嬲と脒@個崗位后才明白,警察也是普通人,只不過肩負(fù)的使命與職責(zé)與眾不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79年,我通過招干考試,成為了烏魯木齊市公安局,頭屯河區(qū)頭屯河派出所的一名戶籍民警。頭屯河派出所坐落在八一鋼鐵廠居民區(qū)路旁,是一個小小的院落,僅有幾間破舊的平房。室內(nèi)用白石灰粉刷的墻壁,地面還是泥土質(zhì)地,潑點水掃地,鞋子都會被粘住。不過,墻上張貼的《警察條例》和各項規(guī)章制度,搭配著干凈明亮的窗戶、擺放整齊的辦公桌椅,為這簡陋的辦公環(huán)境,到是增添了幾分莊重與嚴(yán)肅。在我們這批新民警分配到所里之前,整個派出所警力不足十人,卻要承擔(dān)起整個八一鋼鐵廠職工和周邊居民區(qū)的戶籍管理與社會治安管理工作。所里的老民警大多是六十年代退伍轉(zhuǎn)業(yè)的軍人,雖然文化程度不算高,但他們盡職敬業(yè)、忠誠擔(dān)當(dāng)、不怕吃苦、不懼犧牲的精神,卻令人肅然起敬。在這里工作期間,老民警身上發(fā)生的許多感人故事,都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也成為我從警路上的精神燈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戶籍民警的工作千頭萬緒,綜合性極強,下管區(qū)走訪,每家每戶地核對戶口,是戶籍民警最基本的業(yè)務(wù),基層基礎(chǔ)工作更是重中之重。我們需要經(jīng)常深入管區(qū),挨家挨戶核對戶口信息,開展走訪調(diào)查,務(wù)必對轄區(qū)居民的戶籍情況了如指掌,要做到“四知”:知曉居民的姓名、性別、年齡、家庭住址和工作單位。同時,還要積極向居民宣傳“四防”知識,即防火、防盜、防敵特、防治安事故,為轄區(qū)人口管理以及偵察破案工作,提供準(zhǔn)確的數(shù)據(jù)和詳實的基礎(chǔ)資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有一天,我像往常一樣下管區(qū)走訪核對戶口。來到一戶居民家門口,開門的是一位四十多歲的女士。我微笑著自我介紹:“您好,我是咱們居住區(qū)的民警,我來核對一下您家的戶籍情況?!闭f著,我翻開手中的戶籍底冊,說道:“您叫邵琴?!迸繘]有回應(yīng),只是緩緩將戶口本遞給我。我敏銳地發(fā)現(xiàn),戶口本上的名字與戶籍底冊不符,戶口本上且有明顯的涂改痕跡,上面涂改的是邵桂蘭。我疑惑地問:“邵桂蘭是誰呀?”女士輕聲回答:“是我?!蔽腋釉尞悾骸澳皇巧矍賳??”女士面露不悅,帶著委屈說道:“這戶口上的名字是我私自改的”。我嚴(yán)肅地告知她:“按照規(guī)定,居民更改名字,必須由單位開具證明,到派出所進(jìn)行更改登記,這樣才符合規(guī)定?!迸垦劭粑⒓t,帶著哭腔說:“民警同志,您能幫我把這名字改一改嗎?我實在不愿意叫“邵琴”?!蔽易穯栐颍繜o奈地解釋:“我叫邵琴,可在新疆話里,‘邵琴’和‘騷情’讀音一模一樣,太難聽了。這兩個詞讀音相近,一些人老是拿我的名字開玩笑,為此我跟不少人都吵過架。之前我去派出所申請改名,可他們說理由不充分不給改。”(“騷情”在新疆土話里,常用來形容人風(fēng)騷、輕佻,帶有侮辱性意味。)聽到這里,我終于明白她私下涂改名字的緣由了,是對“騷情”這一諧音忌諱頗深。我溫和地批評道:“即便如此,您私自涂改戶口本的做法也是不對的。這樣吧,我先把戶口本帶回所里,將情況向領(lǐng)導(dǎo)匯報后再做處理?!迸恳宦?,頓時慌了神,趕忙說:“我錯了”。隨后又自言自語嘟囔著:“還是‘邵琴’下去吧?!蔽乙粫r沒聽明白,她是打算繼續(xù)用“邵琴”這個名字,還是無奈接受“騷情”帶來的困擾呢?看著邵女士無奈無助的神情,我心中滿是同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所務(wù)會上,我把“邵琴”和“騷情”的故事講給同事們聽,大家都認(rèn)為邵女士的情況確實是個問題。所長聽后,思索片刻說道:“小張,你做得對。‘邵琴’在新疆這樣的語言環(huán)境下,確實容易引發(fā)諸多誤會,還常遭到他人嘲弄,作為特殊情況,可以考慮給她更改名字……”第二天,我再次來到“邵琴”家告知她:“根據(jù)您的申請,派出所同意您更改名字的請求了,但改動盡量不要太大。”邵女士聽后,激動得淚水奪眶而出,轉(zhuǎn)身跑向另一間屋子。她的愛人趕忙上前,緊緊握住我的手連聲道謝:“太好了,太好了。為了這個名字的事兒,她煩惱了好長時間。民警同志,您說怎么改,我們都聽您的”!這時,邵琴也從屋里走了出來一臉希望地看著我。我思索片刻,說道:“邵阿姨,我跟您商量一下,您看在您原來名字中間添加一個‘秀’字,叫‘邵秀琴’,您覺得怎么樣?”,只見夫妻倆微微一怔,隨即齊聲說道:“好!好!好”。這時,我當(dāng)著他們的面,鄭重地在戶口本和戶籍底冊上,將她的名字進(jìn)行了更改登記,原名:邵琴,現(xiàn)更改為邵秀琴。然后,我微笑著說道:“邵秀琴同志,這是您家的戶口本,請收好?!鄙郯⒁谈吲d地應(yīng)道:“哎……哎……”接著她像捧著稀世珍寶一般,將戶口本緊緊抱在胸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這件事雖小,卻讓我深刻體會到,戶籍工作不僅是簡單的信息登記與管理,更是關(guān)乎群眾切身感受、解決群眾實際困難的民生工作。每一個名字背后,都承載著一個人的尊嚴(yán)與情感;每一次為群眾排憂解難,都是對“人民警察為人民”這一誓言的踐行。從那以后,我更加明白,在平凡的崗位上,用心對待每一位群眾,認(rèn)真處理每一件小事,便是對警察這份職業(yè)最好的詮釋。</b></p><p class="ql-block"> (張鋼城)</p><p class="ql-block">2010年12月1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