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風和日麗的國慶期間,在省會城市的郊外一星級農家樂,豪華包間里熱鬧非凡。這一天是李家眾兄弟姐妹整齊相邀,將居附近康養(yǎng)中心的父母,接了出來,祖孫四代齊聚一堂共慶佳節(jié)。他們有的從遙遠的城市乘高地而來,有的放下手頭繁忙的工作,或推掉朋友聚會,驅車看望年邁的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太公太婆,共享天倫之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照完全家福后,午飯時分,老少二十余人落座餐廳后,飯桌上,菜肴豐盛,笑聲連連,氣氛溫馨而融洽。然而,當大姐李萍話題轉到這次聚會的費用分擔時,一場意想不到的爭論悄然拉開序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李家的老二,一位在中學任教的李老師,首先開口:“我覺得,咱們以后聚會還是AA制比較好。這樣既公平又透明,每個人根據自己的能力出份錢,誰也不吃虧,誰也不占便宜。我與黃麗再婚,大的開支幾乎平攤,隨禮收禮各管各,相處也很好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話音剛落,坐在一旁在醫(yī)院當醫(yī)生的三妹,立刻表示贊同:“二哥說得對,AA制很合理。我們現在都有自己的小家庭,經濟壓力都不小。這樣處理,既能減輕負擔,又能避免因為錢的事情傷了和氣?!?lt;/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然而,這番話卻激起了老四的不滿。老四是一名退役軍人,剛毅的臉上寫滿了對親情的執(zhí)著:“二哥、三姐,你們這樣說可就不對了。咱們是一家人,血濃于水。聚會是為了增進感情,聚就AA,不AA就不聚,如果連這點錢都計較,那還叫什么親人?親情難道能用金錢來衡量嗎?所謂的AA制只能影響感情,導致斤斤計較或感情淡薄?!?lt;/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五弟,一個在政府部門擔任領導的,也加入了反駁的行列:“我完全同意四哥的看法。我們市委書記在兒子學成歸國后,宴請老鄉(xiāng)同學,餐畢叫兒子買單,兒子不惑:怎是我買單,應該AA制,被書記訓斥,你出國就學到些這,你出國叔叔阿姨們?yōu)槟銘c賀,你回來請客吃飯,禮尚往來,這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作為兄弟姐妹,我們應該相互扶持,共同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我網上查了一下,AA制最初源于英國人對荷蘭人的偏見,因古荷蘭人習慣平分賬單。后來,這種方式被歐美和亞洲大部分地區(qū)接受,并衍生出其他說法,如香港人將AA解釋為“All Apart”(全部分開)。AA制聽起來公平,但實際上卻少了那份親情的溫度。這樣的交流方式,我也覺得是不正常的?!?lt;/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曾孫輩的果果、丁丁、希希們飯后在餐廳繼續(xù)嘻嘻打鬧,長輩們對話,雖將餐桌上的氣氛變得緊張起來,對他們是沒有影響的。成家立業(yè)的孫輩們,此時看到父母們的談話,一言不發(fā),面面相覷,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不同的情緒,若有所思:我們今后的交往及社會活動,會選擇怎么樣的方式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這個家庭五兄弟姊妹間,習慣老大只提議,不發(fā)表主見,其余四兄妹的夫君媳婦亦如此。此時是老二和老三堅持認為,AA制是現代社會的一種理性選擇,它體現了公平和獨立;而老四和老五則堅信,親情無價,任何試圖用金錢來衡量親情的做法都是對親情的褻瀆。因而現四兄妹是兩種觀點,各持己見,互不相讓,誰也說不服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爭論持續(xù)了相當一陣,直到父親輕輕咳了一聲,打斷了這場激烈的辯論:“孩子們,你們都有自己的道理。但在我看來,親情是最寶貴的財富,它不應該被任何形式所束縛。聚會是為了團聚,是為了讓我們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那份屬于家的溫暖。兒女們那一次溫暖的擁抱,一句貼心的話語,就足也讓父母的心房溫暖如初。至于費用嘛,誰有能力就多出點,沒能力的就少出點,重要的是咱們的心在一起,你兄弟姐妹團結在一起?!?lt;/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父親的話像一股暖流,緩緩流淌在每個人的心間,也化解了姐妹兄弟間爭論的不愉。他們意識到,這場爭論背后,其實是當代社會不同人生觀的碰撞。有人追求公平與獨立,有人看重親情與溫暖。而這些不同的觀點,正是構成這個多元化社會的重要元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這場爭論沒有得出一個明確的結論,但李家兄弟姐妹們卻因此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彼此。他們決定,以后的聚會依然會輪流做東,但更重要的是,無論生活如何變遷,他們都要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血脈親情,讓它在歲月的長河中熠熠生輝。</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故事至此,留給讀者的不僅是關于聚會費用分擔的思考,更是關于如何在現代社會中保持和傳承親情的深刻啟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這個故事,也如同一面鏡子,映照出當今社會中不同消費觀念和親情觀念之間的碰撞與融合。AA制,作為現代社交中的一種常見模式,其背后折射出的是對個體獨立與公平的追求;而親情的維系,則更多地依賴于無私的付出與情感的共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它引發(fā)了人們的思考:在追求物質公平的同時,我們是否也應該更加珍惜那些無法用金錢衡量的情感紐帶?或許,真正的公平,不在于分擔費用的均等,而在于心靈的貼近與理解的加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愛與被愛的路上,讓我們不忘初心,用心去感受,用行動去證明——親情,永遠是最寶貴的財富。</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5年4月24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于成都大邑</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