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鳥類與人類是自然界中共生者,原本沒有太多交集。自十八世紀中葉觀鳥之風自英國興起以來,隨著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學技術(shù)的進步,我們從最初僅靠肉眼觀察發(fā)展到借助望遠鏡觀察,并用照相機記錄下鳥類的影像,這一切都為我們今天認識和了解鳥類創(chuàng)造了條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觀鳥人”是那些熱衷于觀察鳥類的愛好者,“拍鳥人”則是專注于用鏡頭捕捉鳥類的攝影愛好者,這兩類人共同構(gòu)成了一個獨特的群體—“鳥人”。</b></p> <p class="ql-block"><b> 觀鳥人與拍鳥人,雖然僅有一字之差,但背后蘊含著不同的追求,有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其實無論是觀鳥還是拍鳥,皆源于個人對鳥類的鐘愛。觀鳥人更注重于通過觀察了解鳥類,而拍鳥人則希望通過鏡頭記錄下鳥類最美的瞬間,二者皆因?qū)B類不同的認知而定,從而決定了兩類人不同的追求和風格。</b></p> <p class="ql-block"><b> 觀鳥人不只看中鳥類漂亮的外表和靈動的姿態(tài),更重視鳥種的辨別,他們以辨別鳥種為目的,以“加新”為樂趣,即發(fā)現(xiàn)新的鳥種記錄。觀鳥人通過學習和實踐,熟悉鳥類的叫聲,了解鳥類的飛行特點,知曉鳥類棲息環(huán)境、習性和遷徙時間等。他們會記錄觀察到鳥的地點、種類和數(shù)量,整合鳥類數(shù)據(jù)資源,用拍鳥作為輔助記錄,透過鳥兒的行為讀懂它們在大自然的生存秘密。</b></p> <p class="ql-block"><b> 拍鳥人的目的是能夠捕捉到鳥兒最美麗、最靈動的瞬間,他們總是尋找最近的距離,最佳的拍攝角度,靜靜等待著鳥兒出現(xiàn),專注于通過鏡頭將鳥兒的各種美定格下來。那一張張精美的鳥類照片和鳥類融入自然環(huán)境的影像,是他們與外界分享鳥兒之美的方式,拍鳥人正是用影像讓更多人能夠欣賞到鳥類的魅力。</b></p> <p class="ql-block"><b> 在“鳥人”中有一個很有趣的話題和觀點,認為觀鳥人比拍鳥人高尚。然而,在崇尚自然觀鳥和拍鳥的前提下,二者并無高下之分,更不能簡單評判誰更高尚,而應相互學習優(yōu)點,取長補短。</b></p> <p class="ql-block"><b> 我們應學習觀鳥人如何遠距離觀察鳥類,了解鳥類的行為。如今觀鳥人拿起相機已是趨勢,難道在科技如此進步的今天,只有使用肉眼和望遠鏡觀察才算是觀鳥人嗎?如果觀鳥人發(fā)現(xiàn)珍稀鳥種,沒有影像記錄又如何說明該鳥種的存在呢?同時,我們也應該學習拍鳥人如何在不采取誘惑的方式下,能夠更近距離的接近和拍攝鳥類,形成人不擾鳥,鳥不懼人的和諧場景。</b></p> <p class="ql-block"><b> 其實無論是觀鳥人還是拍鳥人,他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了解鳥類,在不干擾鳥類棲息生存的前提下,共同維護好生態(tài)環(huán)境,為鳥類創(chuàng)造和保護好它們的家園。讓更多的人能夠加入到觀鳥和拍鳥的行列中來,一起感受鳥類帶來的美好。</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