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作者:杜老倌俠客居????,美篇號:39787403</p> <p class="ql-block"> 時光易逝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伴隨著時間的流逝以后,還伴隨著時代的進步與大發(fā)展,在從前的某些東西和某些人事物情,也只能是存在于每個人的記憶深處,無論如何也是返回不到從前的!</p> <p class="ql-block"> 我既是一名土生土長的上海人,還是一名“70”后,在我的記憶深處,以及學(xué)習(xí)到各個方面關(guān)于上海灘的歷史以后,讓我對上海這座城市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與認知,上海自從1843年開埠以后,一直走到現(xiàn)如今,被世界贊譽為“東方的夜巴黎”,還是一座國際化的大都市,而且這座城市還處處都在透露著它的喧囂與繁華,大家到處都能看見林立的高樓大廈,現(xiàn)代化的交通網(wǎng)絡(luò),亦可以說是四通八達的。</p> <p class="ql-block"> 然而,上海在快速發(fā)展的進程當中,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面,始終都會有一種獨特的紋理存在著,與此同時,這也極有可能是一種比較獨特的道路形式--“彈格路”,它的讀音為“dɑígàlù”,它又被叫作“彈街路”,路面都是由花崗石塊或水泥預(yù)制塊鋪就而成的,石塊形狀是不規(guī)則的,拼接在一起形成獨特的圖案與紋理,走在彈格路上,腳下發(fā)出的“咯噔咯噔”聲,仿佛是在訴說著這座城市的過往,它承載著城市的歷史記憶與文化底蘊,現(xiàn)如今卻幾乎不復(fù)存在。</p> <p class="ql-block"> 我通過查閱上海的歷史資料,讓我獲知一件事情,在以前的上海這座城市,在各個區(qū)縣的里面,大大小小的“彈格路”路面,有接近400條左右,而且大部分的“彈格路”是分布在弄堂的里面,也包括市區(qū)的一些馬路也是用石塊拼出來的,這種路面的好處是維修方便,排水快,夏天反射陽光不像瀝青路那么高,無形中降低一點溫度。</p> <p class="ql-block"> 我因為要寫“彈格路”,還特意查詢過關(guān)于它的歷史資料。</p> <p class="ql-block"> 依據(jù)查詢到的資料以后,讓我獲知,像“彈格路”最早則是誕生于19世紀末上海的城市化進程中,開埠以后的租界區(qū)域需要大量道路建設(shè),工部局外灘碼頭廢棄的花崗巖壓艙石重新利用,這些來自吳淞江的天然石材,經(jīng)過江水千年沖刷,表面光滑如鏡,工匠們把石塊側(cè)立鑲嵌,形成獨特的“立砌法”,既節(jié)省材料又增強承重,這種建造智慧在1893年《工部局年報》中被稱為“東方人的幾何藝術(shù)”。</p> <p class="ql-block"> 另外,還讓我尋覓到有關(guān)于“彈格路”的一條舊新聞,伴隨著上海這座城市更新的大浪潮中,彈格路面臨著十分嚴峻的挑戰(zhàn),在2015年的時候,在南京西路改造時,考古學(xué)家在瀝青層下發(fā)現(xiàn)保存完好的彈格路,像被封印的時間膠囊,這樣的發(fā)現(xiàn)引發(fā)學(xué)界激烈討論:是讓彈格路繼續(xù)沉睡成為地質(zhì)層,還是讓其重見天日成為活態(tài)遺產(chǎn)?</p> <p class="ql-block"> 上?!皬椄衤贰钡臍v史是悠久的,在過去、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面,它就是城市道路的主要形式之一,這些彈格路,不僅為人們的出行提供便利,也見證著這座城市的變遷與發(fā)展,在老上海的弄堂里面,彈格路連接著家家戶戶,是居民們?nèi)粘I畹谋亟?jīng)之路,孩子們在彈格路上嬉戲玩耍,鄰里之間在路邊閑聊家常,充滿著生活的氣息。</p> <p class="ql-block"> 像“彈格路”有諸多優(yōu)點的,它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凡是在雨季或下雨的日子,雨水能迅速地透過石塊之間的縫隙滲透下去,能避免道路積水的問題;即使路面壞掉,修理也挺方便的;路面的石塊堅固耐用,能承受比較大的壓力與磨損,從而就能延長使用壽命。</p> <p class="ql-block"> 千萬不要誤以為“彈格路”只有它的優(yōu)點哦,也是有它的缺點的,它的缺點--多少是有一些硌腳的,而且路面石塊的松動是很容易的,一到雨天路面變得坑坑洼洼、泥濘不平,稍不慎還濺一身臟水。</p> <p class="ql-block"> 沒有經(jīng)歷過“彈格路”的人,是不知道有另外的一種好處,一旦彈格路路面的石塊松動以后,也是有它的一個“好處”在其中的,有一些小孩子,很有可能會悄悄地拿回家給母親腌制咸菜時當壓石使用,你還別說,在我的童年曾經(jīng)看到過有小孩子,干過這件事情的。</p> <p class="ql-block"> 此外,彈格路獨特的外觀,也為城市增添一份古樸的韻味。</p> <p class="ql-block"> 然而,隨著上海這座城市的現(xiàn)代化建設(shè)與大改造后,像“從前的彈格路”,反而是逐漸地被那些寬敞平坦的柏油馬路取而代之,有許多的彈格路在城市化的改造中消失殆盡,像這種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發(fā)展的需求,但是,也讓老上海人感到一絲遺憾與失落。</p> <p class="ql-block"> 至今,我依舊能清楚地記得,在我的孩童時期,則是和外公倪根生外婆張榴妹居住在一起的,踏出家門就是一條由彈格路鋪就的弄堂,這條弄堂的名字叫“北凌家弄”,它的寬度能并排行走五個人。</p> <p class="ql-block"> 我還記得,外公外婆在家門口的彈格路上,擺放過靠背竹椅、小矮凳、方凳、躺椅、茶杯等物件,在那些空閑的時間里面,和周圍的鄰居“吃茶葉茶”“嘎訕胡”“談山海經(jīng)”?!緜渥ⅲ簧虾H税押人凶鳌俺圆枞~茶”“嘎訕胡”和“談山海經(jīng)”的意思都是指聊天】</p> <p class="ql-block"> 在夏天的季節(jié)里,尤其在傍晚時,還會和周圍的鄰居們嘎訕胡談山海經(jīng)是來得比較多的,就是因為在這條弄堂的里面,時不時地還會有“穿堂風(fēng)”穿堂而過的,坐在這樣的弄堂里面,給人的感覺多多少少能感到?jīng)鏊恍?,同樣是在這條弄堂的里面,我和同年齡的小孩子們,既玩過打玻璃彈珠的游戲和“畔匽眊眊”的游戲,【備注:畔匽眊眊意思是指捉迷藏】在冬天的里面,還和鄰居小孩子踢過毽子。</p> <p class="ql-block"> 在我看來,還有一件事情,同樣也是要拿出來述說一番的。</p> <p class="ql-block"> 我至今依然還能清楚地去記得這件事情的,在我上小學(xué)前的3個月里面,家父陸吉良曾經(jīng)有購買過兩套看圖識字卡片,依舊還是在這條弄堂的里面,有一天,他和外公有共同教授過我看圖識字的,會先做個示范大聲地朗讀一遍,也要求我緊跟著他們一起朗讀一遍。</p> <p class="ql-block"> 雖說是如此哦,也是有一件極其無奈的事情在其中的,這個就是--把我和我父母親家族中,同輩小孩子拿來做比較,是最為愚笨的人,不管父親和外公如何來教授我,他們兩人教授我的時間會有多久,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是可以大聲地朗讀出來,等學(xué)習(xí)過一段時間以后,讓我一個人去看某一張圖片,并去認識里面的圖文,我既是一個字也不認識的,亦學(xué)不會的;更是朗讀不出來的;氣得父親大發(fā)脾氣。</p> <p class="ql-block"> 我仍然還能記得,在那時的彈格路,也是鄰里之間交流的大舞臺,不管是在夏日的傍晚,還是在白天國定單休日的里面,【備注:在那個時候國家規(guī)定每個星期天是國家法定的休息日】大人們會搬著小板凳、靠背竹椅坐在彈格路的兩邊,搖著蒲扇,談?wù)撝议L里短;孩子們則在彈格路上嬉笑、打鬧、玩耍、跳皮筋,歡快的笑聲回蕩在狹窄的街巷,在彈格路見證過人們的喜怒哀樂,承載著無數(shù)溫馨的回憶。</p> <p class="ql-block"> 在我和外公外婆居住在一起時,在這條彈格路的上面,除去有走過的鄰居外,還有來來往往、走街串巷的、做各種小生意的人。</p> <p class="ql-block"> 譬如說:既有專做補碗生意的人;還有專門修棕邦床與藤邦床的人;亦有磨制各種刀具的人邊叫邊走;更有售賣叫蟈蟈的人……</p> <p class="ql-block"> 我在上面列舉出來的、四種類型的買賣人,尤其是在我看來,像前三種類型的買賣人,在那個時候,是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皆因像前三種類型的買賣人,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絕對是休戚相關(guān)的。</p> <p class="ql-block"> 依舊是譬如說:在當時,國家和老百姓還身處在計劃經(jīng)濟的年代里面,還因為每戶家庭、每個月的收入,并不是來得很多,過日子也都是需要精打細算省吃儉用的,要是說,家里的碗不小心被打碎以后,若不是很嚴重的,會聘請專做補碗生意的人,來家里鋦釘補碗,就是因為補一只碗的價位,要比購買一只碗的價位,來得便宜許多。</p> <p class="ql-block"> 盡管說外婆生前是一名目不識丁的家庭婦女,對于美好生活還是心向往之的,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nèi),還會精打細算地過好日子,我和外公外婆居住在一起,而且還是居住在彈格路老房子的時候,外婆在生前最大的愛好之一,就是喜歡聆聽叫蟈蟈的聲音,等到彈格路上每年有售賣叫蟈蟈的人走過時,總是要去購買兩只叫蟈蟈回家的。</p> <p class="ql-block"> 在我看來,像“彈格路”的存在,它不單單是一種道路形式,它既是一種文化傳承;它還承載著上海人民的智慧與勤勞,從而能夠完全展現(xiàn)--在那個時代比較獨特的建筑工藝與生活方式;它亦是上海城市文化的象征之一;它更是承載著老一輩上海老百姓難以磨滅掉的記憶與情感;它還見證著這座城市的興衰、榮辱、發(fā)展與變遷。</p> <p class="ql-block"> 我始終有這樣的一個觀點在其中的,要是有可能性的話,既應(yīng)該盡最大的努力,好好地保護和傳承各式各樣的彈格路,還應(yīng)該多去修筑幾條彈格路,為什么???!就是因為這是在保護上海這座城市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讓后人能夠了解這座城市的發(fā)展歷程與文化內(nèi)涵。</p> <p class="ql-block"> 擁有各式各樣的彈格路,從而還能體現(xiàn)這座城市,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尊重與珍視,現(xiàn)如今是全球一體化與快節(jié)奏的現(xiàn)代生活,彈格路能讓大家放慢腳步,去品味歷史的沉淀與歲月的靜好,彈格路還在時刻提醒著我們不要忘記掉過去,要珍惜歷史賦予我們的寶貴財富!</p> <p class="ql-block"> 【備注:①:文章為作者原創(chuàng);②:各種彈格路圖片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上;③:萬分感謝原創(chuàng)圖片?!?lt;/p> <p class="ql-block"> 杜老倌俠客居(陸偉)寫于2025年4月22日星期二晚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