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找豆包鑒定瓷器</p><p class="ql-block">王漢文</p><p class="ql-block">今天收到我在網(wǎng)上拍到的一件瓷器,署名——清早期青花花卉紋壺。</p><p class="ql-block">這件瓷器呈下大上小的梨子形狀,有海棠花形凹槽,器型來源于唐代的金銀器,梨形海棠壺的四面畫著長犄角的青花牡丹花。從器型、繪畫與磨損程度上看,這的確是個清早期的產物。但讓我感覺奇怪的是:這個瓷器有把無流,且口部是澀口,澀口內還有卡槽,很明顯口上部缺少了一個蓋子。</p><p class="ql-block">晚上,我給拍賣博主發(fā)了一封短信:貨已收到。這東西到底是應該叫壺還是叫杯呢?叫壺沒有流,叫杯又是澀口,還有卡槽!會不會是西方人沖牛奶用的器皿?</p><p class="ql-block">博主好長時間沒有回話,也許此時不在線。于是我在百度上搜索:有把無流的青花壺。青花壺出現(xiàn)了很多,我在百度圖片里爬樓爬了20多分鐘,但一個像我這樣的瓷壺都沒有找到。</p><p class="ql-block">這時我想起了DeepSeek,于是想輸入圖片叫她幫著鑒定,但是圖片輸不進去。于是我又打開豆包,往豆包里輸入了多張圖片并提問:請幫我鑒定一下這個瓷器叫什么名字?</p><p class="ql-block">豆包很快回答:這是青花瓷執(zhí)壺 。青花瓷是中國傳統(tǒng)瓷器品種,以鈷料在瓷胎上繪畫,然后上透明釉,在高溫下一次燒成,呈現(xiàn)出白底藍花的美麗圖案。執(zhí)壺是一種有把手(柄)的壺式,在古代常作為酒器或茶具使用 ,兼具實用性與觀賞性。</p><p class="ql-block">我說:但是它沒有出水的流???</p><p class="ql-block">豆包說:有些執(zhí)壺造型特殊,或在歷史流傳中流部缺失。沒有明顯流部的話,從功能角度,它可能屬于水注類,古代常作文房盛水、注水器具;從造型歸屬仍可算廣義執(zhí)壺。若為早期或特殊設計,也可能是注酒等用途,通過傾斜器身倒出液體 。</p><p class="ql-block">這件瓷器天生沒有流,不存在缺損。我也見過一些沒有流的壺,比如說蒜頭壺、軍持等,但它們的口部是上釉的,絕對不會是無釉的澀口。而作為文房器的水呈、水盂、水注等,口部也都是上釉的,且都沒有這么大。于是我又問豆包:會不會是我國清代為西方人所做的沖牛奶或者沖咖啡的器皿?</p><p class="ql-block">豆包答:存在這種可能。在明清時期,中國的瓷器大量出口歐洲,為迎合西方人的生活習慣和審美需求,景德鎮(zhèn)等窯口生產了許多適應西方用途的瓷器。像沖牛奶、咖啡的器皿在功能上類似奶壺、咖啡壺,這種帶把手的造型便于傾倒液體。其青花裝飾風格也符合當時外銷瓷常見樣式 ,不過僅從圖片難以確切判斷,還需結合更多工藝細節(jié)、時代特征及考古資料等綜合研究。</p><p class="ql-block">我說:瓷器的口部是澀口,而且還有像機械卡口一樣的卡槽。就我所見到的中國瓷器里,不管是杯是壺還是罐,器口里都是沒有卡槽的。</p><p class="ql-block">豆包說:澀口是指瓷器口沿處無釉、露胎的部分 ,在定窯等采用覆燒工藝的窯口中較為常見,是為避免燒制時口沿與匣缽粘連而特意不施釉 。像北宋定窯采用覆燒法,多個器口不施釉的生瓷胚器口朝下層層堆放燒制,成品就會有澀口。而你說的“機械卡口一樣的卡槽”,在中國傳統(tǒng)瓷器中雖不常見,但外銷瓷為適配西方配件(如金屬蓋等)可能會有特殊設計。西方對瓷器實用性、裝飾性要求多樣,定制產品會有獨特構造 。比如18 - 19世紀,歐洲市場對中國瓷器需求大,許多瓷器按西方訂單制作,會添加適應西方生活習慣的部件連接結構 。</p><p class="ql-block">我說:此器物缺蓋,且口部為橢圓形,即使蓋子的卡扣對準了器口,估計蓋子也旋轉不動。</p><p class="ql-block">豆包說:從您描述看,這器物口部不規(guī)則,可能是燒制變形、后期磨損或受外力磕碰所致。若為外銷瓷,當時配件制作可能與主體分離,不同工匠、工坊制作,精度把控有差異;且歷經運輸、使用、保存等過程,部件損壞、變形概率大,導致如今蓋子難以適配 。也不排除原本設計就是特殊開合方式,并非簡單旋轉開合 。</p><p class="ql-block">豆包的歸納性知識提供做得很好,且反應很快,但它畢竟不是人眼,從眼學經驗上來看,豆包還是個“盲人摸象”中的孩童。</p><p class="ql-block">雖然豆包沒有給我一個準確的回答,但我還是表揚了她:問題回答得好,給你點贊!</p><p class="ql-block">豆包笑了:哈哈,謝謝認可!能幫到你太好啦,如果還有其他關于器物、歷史的問題,隨時喊我哦!</p><p class="ql-block">待我與豆包交流完畢,拍賣這個瓷器的博主給了我一個回復:這是回流的,可能是老外用的奶壺吧。</p><p class="ql-block">博主的回答也不是很肯定,也許是順著我的桿子往上爬吧,因為我在與他的提問中說到了沖牛奶。</p><p class="ql-block">收藏的樂趣就在于不斷的遇見新問題,不斷地去解決、去解密。各位讀者,您覺得這個瓷器應該是做什么用的呢?</p><p class="ql-block">2025.4.2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