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為落實《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對口語能力的培養(yǎng)要求,針對小學英語學生口語交際語言能力的差異,探索分層教學策略,提升教師口語教學實踐能力。4月22日上午,平陸縣小學英語名師工作室全體成員和第二、五集團校英語教師在第二小學錄播室開展基于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的“生本課堂模式”探究教研活動。</p> <p class="ql-block"> 課例研修環(huán)節(jié),名師工作室成員李芬老師和運城專家王婧老師共同對三年級下冊Unit6 What are our homes like?這一課時的教學內(nèi)容進行了同課異構。</p> <p class="ql-block">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李芬老師以學生為中心,在語篇教學中注重學生口語訓練,通過模仿跟讀,自然拼讀,升降調(diào)訓練等多種方式培養(yǎng)學生口語能力。此外,李老師通過教授學生勾畫重點,圈關鍵詞等技巧訓練學生聽力,閱讀能力。李老師以“Different homes ,same love.”結(jié)束課堂,讓學生體會家是充滿愛的地方。一堂課下來,滿滿干貨,學生真正學有所獲,學有所得。</p> <p class="ql-block"> 教學的藝術并非在于單純傳授知識與技能,而關鍵是激勵、喚醒與鼓舞學生。王婧老師呈現(xiàn)的生本課堂獨具特色。“Great”“Fantastic” 等充滿愛意的評價語,極大滿足了學生的情感需求,有效提升了其情緒價值。依據(jù)英語新課標的活動觀,王老師精準錨定 “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chuàng)新” 這三個層次的目標。她精心設計的三項學習任務,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遞進,真正實現(xiàn)了知識的內(nèi)化吸收與生活化運用的完美融合,讓學生在英語學習活動中不斷發(fā)展語言能力、思維品質(zhì)、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 。</p> <p class="ql-block"> 經(jīng)驗分享環(huán)節(jié),首先由王靖老師進行說課示范。王老師以英語新課標核心素養(yǎng)為設計綱領,將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zhì)和學習能力四大維度融入學習目標的設定。王老師還重點分享了學習目標下學生的理解性表現(xiàn),讓我們明白了如何實現(xiàn)高效能課堂。接著,各成員分享在“生本課堂模式”和口語教學方面成功的教學案例、有效的教學技巧和方法。大家針對分享者提出的困惑,和專家共同探討解決方案,形成頭腦風暴,促進了經(jīng)驗交流和共享,真正達到了教與研的結(jié)合,共同提高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 經(jīng)過一上午的學習,老師們收獲滿滿,教研員林佳老師對此次教研活動進行了總結(jié)發(fā)言。林老師強調(diào),英語教學應使學生實現(xiàn)從“學英語”到“用英語”的轉(zhuǎn)變,教師應化身“引導者”,充分利用好課前三分鐘,活躍課堂氣氛,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她提出英語課堂應以學生為中心,趣味活動要貼近學生生活,有趣味性并關注個體差異,真正踐行“動起來、玩起來、用起來、學起來”的生本理念。同時,林老師鼓勵大家向?qū)<依蠋煂W習,注重過程性評價,以精準激勵不同水平學生,實現(xiàn)課堂“全員參與、多維成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