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本圖禹門口上破舊的鐵索橋。</p> <p class="ql-block"> 1969年3月9日,我們清華中技校延安插隊的北京知青一行14人,回京路過此鐵索橋。</p><p class="ql-block"> 禹門口鐵索橋,由東西兩部分組成。中間是個小島,收費站就設在此處。過橋費,每人每次一角錢。橋的底部只鋪著窄窄的一小部分木板,大部分的留空,讓人膽戰(zhàn)心驚。濤濤不絕驚濤拍岸的黃河水,狂風吹得鐵索橋搖搖晃晃,我一只手緊緊的扶著鐵索,另一只手緊緊抓住棉帽子,生怕被風吹到河里。眼睛緊緊地盯著腳下窄窄的木板,唯恐一不小心踩空掉到河里。我顫顫巍巍,哆哆嗦嗦,不知用了多少時間才艱難地走了鐵索橋。過了黃河我的全身都被冷汗?jié)裢噶耍任易狭巳ズ铖R火車站的汽車,我的恐懼之心才慢慢地放下來。</p><p class="ql-block"> 時間過去56年了,回想起過鐵索橋時令人膽寒的場景記憶猶新。而今,黃河禹門口的鐵索橋早已被新建的鐵路、公路大橋所取代。滾滾不息的黃河水,見證著歷史的變遷,人民群眾生活越來越好。象征中華民族不屈不撓勇往直前奮斗精神。</p> <p class="ql-block">過鐵索橋的14名同學:</p><p class="ql-block">吳建國、蔣叔惠、梁劉兵、劉立根、王國佑、岳長來、劉學軍、張建鋼、劉根生、丁國柱、李瑞德、盛郁生、秦新民、康心元。</p> 當年過橋同學的回憶: <p class="ql-block">走過禹門口的同學同事的感想</p> <p class="ql-block">鐵路橋上游的是鐵索橋。</p> <p class="ql-block">黃河禹門口公路大橋</p> <p class="ql-block">黃河禹門口鐵路大橋</p> <p class="ql-block">連接陜西韓城山西河津的公路大橋</p> <p class="ql-block">晉陜黃河禹門口公路大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