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每年的四月中旬是珙桐花開的時節(jié),而且南北各地沒太大偏差。</p> <p class="ql-block">國家植物園北園栽植的珙桐,每年花開時節(jié),很多人慕名而來瞻仰它,我也是其中一員。</p> <p class="ql-block">珙桐開花似鴿子停在樹上,但我使勁地想象都沒覺得像鴿子,倒像是一些塑料袋子被風吹起掛在了樹上,再深琢磨又像是身穿白衣的吊死鬼,這樣描述并不代表我不欣賞它,人家畢竟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植物,很早以前就出現(xiàn)在中學課本上。</p> <p class="ql-block">重新描述一下珙桐花的花姿:花初淡綠色,繼變?nèi)榘咨?,后變棕黃色而脫落,那長得像葉子一樣的兩枚苞片,一大一小,飄飄欲飛,如優(yōu)雅展翅的白鴿,“翅膀”苞片下護衛(wèi)著球形花序,故稱“鴿子樹”。</p> <p class="ql-block">珙桐為什么著名?一是古老珍稀,珙桐和水杉一樣,經(jīng)歷了第四紀冰川,能留存至今就是一個奇跡,稱得上是植物界的“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二是花形優(yōu)美(不如說奇特),兩個似鴿子的白色翅膀,并不是花瓣,而是苞片,保護著內(nèi)里的球狀的頭狀花序,花序中包括多數(shù)雄花和一枚雌花,雄花沒有花萼和花瓣,花藥紫色;雌花中只見子房和分枝的花柱;</p> <p class="ql-block">三是珙桐的繁殖非常不易,種子的休眠期長達2-3年,物以稀為貴嘛。它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果實成熟要到9月份,到時候繼續(xù)關(guān)注它。</span></p> <p class="ql-block">四是它不凡的來歷:</p><p class="ql-block">藍果樹科珙桐屬,此屬僅此一種~珙桐(Dravidian involucrata)的拉丁名意思是“戴維發(fā)現(xiàn)的帶有苞片的植物”,1869年由法國神父戴維在我國四川發(fā)現(xiàn)的。</p><p class="ql-block">1900年英倫園藝公司派植物學家威爾遜到中國搜集珙桐種子,帶回英國繁殖,并取名“中國鴿樹”。</p><p class="ql-block">1925年我國老一輩植物學家陳嶸教授赴鄂西考察發(fā)現(xiàn)了珙桐。</p><p class="ql-block">1954年,周總理在日內(nèi)瓦參加國際會議,看見從我國引種的花開滿樹的珙桐,非常欣賞,回國后指示林業(yè)工作者要重視珙桐的研發(fā)技術(shù)。</p><p class="ql-block">2008年為了迎奧運,珙桐家鄉(xiāng)的人送給北京六十棵珙桐樹,兩棵種在了宿根園西北角,一直茁壯成長。</p> <p class="ql-block">珙桐的新生葉子也非常漂亮。</p> <p class="ql-block">謝謝您的欣賞!</p><p class="ql-block">2025.4.19拍攝于北植宿根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