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軍旅生涯,宛若一部厚重的書。輕輕翻開,便不盡流淌著故事,緩緩合上,則化作深沉的記憶。</p><p class="ql-block">今日早上,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一位戰(zhàn)友回憶西藏甘巴拉山雷達站的故事,驀然喚起了當年在北京空軍學院(現(xiàn)為空軍指揮學院)參加空軍“三代會”的記憶。</p> <p class="ql-block">我這里說的“三代會”,不是家中父、子、孫三代相會。它是專指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初之前,軍隊中評選的四好連隊、五好戰(zhàn)士、學習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的代表會議。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這是軍隊建設中一個很重要的會議。</p> <p class="ql-block">1970年7月底,空軍召開的三代會,規(guī)模很大,共有6000多人參加??哲姼鞔髥挝?,民航、三機部、六院都組成了代表團。</p><p class="ql-block">昆指代表團有150多人,由后勤部長路長云任團長,政治部副主任馮振業(yè)任政委。下設秘書組、簡報組、后勤組,分別由司辦主任劉鴻弟、組織處副處長黃毓鶴、軍需處副處長金志賢任組長。工作人員司政后各2人:李啟鼎、黎迪仲、陳生、王堯生、劉增華、李子金(醫(yī)生),還有一個衛(wèi)生員。我分在簡報組。</p> <p class="ql-block">空軍三代會的會場很大,是在操場上臨時搭建的,有60多米長,40多米寬。會議在八月中旬前,還是例行的領導講話,大會發(fā)言,分組討論,外出參觀,每周都有事先安排。大會典型材料很多,有近百份。昆指和成指最少,都僅有一份且是書面發(fā)言。昆指是空軍醫(yī)院護士莊愛彩,用針灸治愈后勤部干部施友石的青光眼的事跡。成指是駐守西藏甘巴拉山雷達站艱苦戍邊的先進事跡。</p><p class="ql-block">在8月下旬的一天,情況驟變!大會組織收聽林彪之子林立果(時任空軍司辦副主任兼空司作戰(zhàn)部副部長)講用報告,講了三個多小時。當時大都不明究里,只是在一些領導發(fā)言中,在會議的簡報中,大肆吹捧林小賊是天才、全才、奇才,在空軍可以指揮一切、調動一切……這對大多數(shù)代表來說,真的是墜入五里霧中。當時我們不知道黨的九屆二中全會情況,直至9.13事件后,方知山上山下遙相呼應,瘋狂吹天才,是樹林家父子權威的一場陰謀。</p> <p class="ql-block">此次三代會,從7月下旬開幕,會期一拖再拖,直至10月初結束,歷時66天。我們去時是盛夏,穿的是單衣,9月下旬北京天氣轉冷,不得已,從空軍后勤倉庫調撥絨衣給代表御寒。</p> <p class="ql-block">三代會期間,組織的參觀活動較多。</p><p class="ql-block">試乘了當時我國第一條地鐵,即現(xiàn)在的北京地鐵一號線。</p><p class="ql-block">在人民大會堂觀看芭蕾舞《紅色娘子軍》。代表團領導看到我編寫簡報很辛苦,把最好位置的票子發(fā)給了我。這是我一生中唯一一次在人民大會堂看演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最使我們難忘的是參加了慶祝國慶21周年活動。昆指代表團的空27師飛行員于壽清,參加人民大會堂的國慶招待會。三代會全體人員參加了10月1日晚的天安門廣場國慶活動,觀看了焰火。最使我激動的是自己在隊伍最前面,在金水橋下,親眼見到偉大領袖毛主席登上天安門城樓,向廣場上的群眾揮手,這是我終生的幸福。</p> <p class="ql-block">歲月飛馳,光陰似流水。當年的情景,一晃已過去半個多世紀。歷史的經(jīng)驗值得注意!光明正大,心胸坦蕩,在政治風浪中可經(jīng)得起考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