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 神秘的薩普神山 </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第557集)</span></p> 自然風光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攝影:曹國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后期:曹國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器材:X2D哈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美篇號:55196466</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薩普山峰藏奧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云霧繚繞顯仙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雪域之巔神靈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巍峨壯麗世人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2025年4月初,念青唐古拉山脈的春雪尚未消融,我隨鏡頭跋涉于藏東南的秘境深處。車輪碾過25,000公里起伏的等高線,每一道褶皺里都藏匿著天地初開時的原始詩意。在尼屋鄉(xiāng),雪山環(huán)抱的桃花灼灼綻放,粉白花瓣裹著冰晶簌簌飄落,恍若神靈撒向人間的胭脂雪。金嶺鄉(xiāng)的木屋升起炊煙,青稞架投下幾何光影,牦牛脖頸的銅鈴搖碎晨霧,將田園牧歌譜寫在海拔4000米的云端。穿越桃花溝的剎那,粉浪洶涌的山谷里,百年野桃虬枝如潑墨揮毫,與雪山冰川構成驚心動魄的冷暖對話。半秀鄉(xiāng)的薩普神山終年端坐蓮臺,幽藍冰湖倒映著金字塔狀的主峰,冰裂聲在寂靜中炸響,仿佛聽見地殼深處的心跳。念青唐古拉山脈的冰川如凝固的河流,在陽光下折射出億萬年前的星光,那些褶皺巖層里,或許還封存著古特提斯洋的潮汐韻律。經(jīng)幡在山口翻飛,將六字真言織進風里,瑪尼堆的每塊石頭都鐫刻著輪回的密碼。藏族阿媽轉(zhuǎn)動經(jīng)筒時,陽光正穿透她布滿溝壑的手掌,將信仰的溫度融進酥油茶的氤氳。在現(xiàn)代化進程中,布達拉宮的鎏金頂始終凝視蒼穹,藏戲面具的斑斕色彩躍入短視頻光影,千年唐卡的礦物顏料與新銳畫師的丙烯相遇,碰撞出文明傳承的璀璨星火,當越野車攀上最后一座埡口,鏡頭里盛滿的3900幀光影,不僅是地理意義的記錄,更是對生命哲學的叩問——在這片離天最近的土地上,人類以謙卑姿態(tài)與自然締約,用轉(zhuǎn)經(jīng)筒的圓周丈量永恒,讓桃花年復一年地盛開成雪山的冠冕。西藏的純凈,終究是心靈對永恒的凝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5px;"> 在4月17日的黎明時分,我們踏上了一段特別的越野車之旅,整個行程預計持續(xù)六小時。不同于常規(guī)的路線,我們選擇從東側悄然切入,探索一條鮮有人跡的路徑。我們驅(qū)車穿越蜿蜒曲折的山路,心中懷揣著對未知的好奇與向往。這是一次真正的探險,因為我們走的是一條未曾有人走過的路,領略的是那些未曾有人目睹的山巒景色。每一轉(zhuǎn)彎,都可能揭開一片新的天地,每一次凝視,都仿佛在與自然進行一場靜默的對話。隨著車輪的滾動,我們終于抵達了神秘的薩普神山。這里,空氣似乎都凝固著神圣與莊嚴,每一寸土地都蘊藏著古老的故事與傳說。我們迫不及待地架起相機,渴望以最真實、最貼近的方式記錄下這一切。在這里,我們忘卻了塵世的喧囂,只想靜靜地站在山前,用鏡頭捕捉每一縷光線、每一抹色彩。這是一場與薩普神山的零距離接觸,每一聲快門的輕響,都是對這份壯麗與神秘的由衷贊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 曹國才,1954年出生于世,系中國老攝影家協(xié)會及河北省攝影家協(xié)會的尊貴會員,亦是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首屆函授課程的一員驍將,榮獲國家一級攝影師的殊榮。自1972年起,身著戎裝,步入軍營,擔任放映組長與文化干事的雙重職責,為軍旅生涯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1981年的作品《蜂戀》在青海省青年攝影大賽中脫穎而出,榮獲二等獎,這是對我攝影才華的初次肯定。1983年,又在部隊中擔當起主講重任,成功組織了首屆攝影培訓班,為培養(yǎng)攝影新人貢獻了自己的力量。1989年親手拍攝并導演了《永清在騰飛》宣傳片,展現(xiàn)了家鄉(xiāng)的蓬勃發(fā)展與壯麗風貌。1991年,再次執(zhí)導并拍攝了醫(yī)學科普片《學按摩》,該片共計六集,由中華醫(yī)學出版社隆重推出,并成功發(fā)行至香港、臺灣等地,擴大了其影響力。五十余載春秋,我的攝影作品頻繁亮相于省、地級報紙、雜志等媒體平臺,贏得了廣泛的贊譽與認可。攝影不僅成為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為我的人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退休后更加熱衷于行走在祖國的大好河山之間,投身于風光、風景攝影的廣闊天地。用鏡頭捕捉世界的美麗,用光影講述人生的故事,繼續(xù)在攝影的道路上追尋著屬于自己的夢想與輝煌。</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