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出來旅游碰到極端天氣的概率是極小的,氣象臺大風橙色預(yù)警凌晨3~4點鐘成為了現(xiàn)實,窗外呼嘯的大風發(fā)出刺耳的咆哮,完了完了,今天的行程走不了了,此時此刻我們有些沮喪。</p><p class="ql-block">早上八點旅游大巴準時出發(fā),但中原地區(qū)所有的景點都關(guān)閉,去哪里?看天空藍天白云,體表溫度正適合旅游,就是時不時的陣陣大風吹過,但風的威力明顯比凌晨小了許多,由于廣府古城在邯鄲市內(nèi),導游征求大家意見,最后決定前往廣府古城碰運氣。</p> <p class="ql-block">廣府古城距邯鄲市20多公里,<span style="font-size:18px;">汽車停穩(wěn)后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是綿延</span>九里十三步的城墻,<span style="font-size:18px;">青磚壘砌,</span>高逾十丈,寬寬的護城河盤踞四周,水色與磚色交融,其氣勢不顯張揚,卻在滄桑中透出凜然不可侵的威嚴。</p> <p class="ql-block">廣府古城大門緊閉,顯眼的告示令人沮喪,我們在古城外圍東、西二條街轉(zhuǎn)轉(zhuǎn),商店招牌琳瑯滿目,多數(shù)商店不開門。</p> <p class="ql-block">廣府古城是楊氏太極拳的發(fā)源地之一,楊露禪是楊氏太極拳的奠基人,楊露禪自幼習武,后到河南溫縣陳家溝(陳氏太極拳的發(fā)源地)拜陳氏太極拳第六代傳人陳長興為師,學習陳氏太極拳,楊露禪在陳氏太極拳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自身對武術(shù)的理解和教學實踐,逐步簡化招式、弱化發(fā)力動作,形成了更注重柔緩、舒展、養(yǎng)生與技擊結(jié)合的拳法風格,為楊氏太極拳奠定了基礎(chǔ)。</p> <p class="ql-block">千里迢迢來拜師,花拳繡腳來一下。</p> <p class="ql-block">古城外面靠近停車場是一條寬的馬路,楊露禪的故居緊靠馬路,故居馬路對面是一個有半個籃球場大的廣場,聳立著巨大的楊露禪大師的雕像,虔誠者到此一拜。</p> <p class="ql-block">我們前往下一個景點叢山公園碰碰運氣,汽車到叢山公園距離不遠,但運氣不佳,公園保安態(tài)度堅決,沒有接到上級開園指示,他們沒有權(quán)力讓我們進去。沒有辦法西瓜視頻上搜個叢山公園的視頻看看吧。</p> <p class="ql-block">西瓜視頻《從山公園》</p> <p class="ql-block">西瓜視頻《黃梁夢》</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行程上午10:00基本結(jié)束,導游說邯鄲市學步橋景點值得看看,我們前往學步橋。</p> <p class="ql-block">據(jù)《邯鄲縣志》記載,學步橋原名“北關(guān)橋”,系木架結(jié)構(gòu),明萬歷四十五年(1617年)改為石拱橋,改建后以“邯鄲學步”典故取名為“學步橋”,全長31.1米,寬7.44米。橋兩側(cè)各有望柱19個,柱頂端雕蹲獅等動物,1987年,對學步橋進行了重修翻建,原橋墩基礎(chǔ)被保留包裹在里面。翻建后的學步橋基本保留了原主體風貌。</p> <p class="ql-block">團友劉柳拍攝</p> <p class="ql-block">“邯鄲學步”出自《莊子·秋水》:比喻一味地模仿別人,不僅沒學到本事,反而把原來的本事也丟了。</p><p class="ql-block">相傳戰(zhàn)國時,趙都邯鄲人走路的婆勢特別優(yōu)美。燕國壽陵有個青年人,不顧路速遙遠,跋山涉水,專程來到邯鄲,學習當?shù)厝俗呗返钠艅?。到了邯鄲,壽陵青年顧不得休息,便極為認真地向邯鄲人學起走路來。他整天觀看人家怎樣走路,邊看邊琢磨邯鄲人走路的特點,然后就模仿著走路,可是學來學去總是不像。他想:也許自己走了20多年路,習慣于原來的步法,所以學不好,于是下決心丟掉原來的步法,從頭學起。時間一長,不但沒有學會邯鄲人的步法,反而把自己原來的步法也您掉了。時間一長,他的錢已經(jīng)花光,不得不返回壽陵,可是他已經(jīng)忘記怎樣走路了,只好狠狽地爬了回去。</p><p class="ql-block">唐代詩人享白曾用這個典故寫出了“壽陵失本步,笑煞邯鄲人”的名句。 </p> <p class="ql-block">模仿學步來一張,學別人的樣子還真有難度,腰背弓、屁股撅、提左腿、右手向前伸直,左手反向后伸手背朝上,這姿勢模仿還挻費勁的,看看我錯在哪里?真是開心一笑。</p> <p class="ql-block">中午12:00我們正在午餐,導游接到文旅局電話,邯鄲市博物館下午1:00開放,要預(yù)約參觀,由于怕各旅游團隊都前往,導游要求團隊人員立馬關(guān)注博物館小程序進行預(yù)約,在這電信發(fā)達的時代,老人玩手機也不含糊,幾分鐘全團預(yù)約成功。</p> <p class="ql-block">邯鄲博物館位于邯鄲市文化藝術(shù)中心,是國家一級博物館,這里是主館,主館有五個專題陳列?,分別是:《磁山文化》、《趙文化》、《邯鄲古代石刻藝術(shù)》、《中國磁州窯瓷器精品展》和《方圓世界——中國歷代錢幣展》?。展廳分散在四層樓面,我們戴著耳麥邊聽邊拍,整理后發(fā)現(xiàn)拍了許多鎮(zhèn)館之寶,和國家一級文物。</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鎮(zhèn)館之寶: </span>金銀涂乘輿大爵酒樽、乘盤,國家一級文物,它們和同一時期的蜀郡西工造的其他文物一樣,都是國內(nèi)僅有的兩件,另一件在故宮博物院,相比之下,這個可是有紋飾的,真是美不勝收。</p> <p class="ql-block">鎮(zhèn)館之寶: 戰(zhàn)國青銅馬?(公元前475—前221年),出土于趙王陵二號陵。</p><p class="ql-block">?青銅馬共三匹,形態(tài)各異,馬尾打結(jié),肌肉線條寫實,是我國目前發(fā)現(xiàn)最早的寫實風格青銅馬?,比漢代“馬踏飛燕”早約400年,推測為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改革的產(chǎn)物。</p> <p class="ql-block">這個“琵琶形”的帶鉤是國家一級文物,表面采用了高超的高拋光工藝,非常精致漂亮。</p> <p class="ql-block">透雕螭龍紋金牌: 國家一級文物融合了少數(shù)民族和中原的紋飾,是中原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融合的見證,也是胡服騎射改革后的產(chǎn)物。</p> <p class="ql-block">“倒流壺”古老器皿,以其獨特的逆反注水方式吸引了眾多目光。不同于傳統(tǒng)的壺頂注水法,它需要將壺倒置,從底部注入水,再放正后倒出。</p><p class="ql-block">倒流壺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經(jīng)過唐宋的流行,明清時期的完善,它已成為我國陶瓷藝術(shù)中的璀璨明珠。其奇特的構(gòu)造和內(nèi)部設(shè)計,都體現(xiàn)了古代匠人的非凡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p> <p class="ql-block">鳳鳥形青銅宮燈: 是戰(zhàn)國時期宮廷或貴族使用的照明器具,燈體為一只昂首展翅的鳳鳥,姿態(tài)優(yōu)雅靈動,鳳鳥背部托舉圓形燈盤,內(nèi)部中空,燃燒產(chǎn)生的煙塵可通過鳥頸導入體內(nèi),減少污染,體現(xiàn)古代環(huán)保理念。</p> <p class="ql-block">素面鴨形陶尊,這件呆萌可愛的鴨形陶尊,展現(xiàn)了古代工藝的獨特創(chuàng)意。</p> <p class="ql-block">綠松石小熊</p><p class="ql-block">這件綠松石小熊雕像展現(xiàn)了古代工藝的精湛技藝。</p> <p class="ql-block">這件純金打造的“關(guān)中侯”金印,上有龜紐,既方便系掛,又能寄托美好的祝愿。</p> <p class="ql-block">這是一尊唐代石雕脅侍菩薩立像,雖有殘缺,但雕刻精細。其頸戴項圈,下著長裙,衣紋華麗,展現(xiàn)出唐代石刻藝術(shù)的精湛技藝與獨特風格,這類造像在古代石刻藝術(shù)中具有重要地位,體現(xiàn)了當時的藝術(shù)審美與宗教文化內(nèi)涵。</p> <p class="ql-block">“邯鄲微笑”石刻,這個有點丑萌可愛的人面紋石雕,展現(xiàn)了古代工藝的獨特創(chuàng)意</p> <p class="ql-block">古枕: 古代人的枕頭</p> <p class="ql-block">各年代的錢幣</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四層樓面,三萬余件文物編織出趙文化八千年文明長卷,時間在不知不覺過去了近4個小時,離館時我們回望博物館,心中有種愜意的滿足,我們目睹了邯鄲3000年歷史,又很榮幸感受到了邯鄲最璀璨的記憶基因,我們收獲滿滿,流連忘返。</p> <p class="ql-block">參觀結(jié)束走出博物館,博物館前廣場一群老人正在跳廣場舞,我擁入之中即興發(fā)揮一下。</p> <p class="ql-block">生活中總有些事超出我們的掌控,既然無法改變不如調(diào)整心態(tài),以微笑面對現(xiàn)實,生活自豁然開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敬請關(guān)注第四集: 北響堂山、紅旗渠</p><p class="ql-block"> 2025.4.2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