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21日,樺妝學校的客座教授張邦寵老師,這位八一廠的影視化妝造型大師,帶著她豐富的經驗來到樺妝學校。上午9點,她與學員分享了央視電視劇《西北歲月》人物化妝造型的創(chuàng)作體會。該劇在央視播出后,獲得了觀眾的一致好評,尤其是妝容服飾整體造型,無懈可擊,完美還原了厚重的西北風貌,逼真地刻畫了那個年代的形象,展現(xiàn)了獨特的陜北鄉(xiāng)土氣息和北平南京的歷史人物舊貌,在影視化妝史上堪稱經典。</p> 電視劇《西北歲月》場面宏大,波瀾壯闊,僅劇中角色就達400多個,展現(xiàn)了300多名歷史真實人物。對該劇化妝造型的特點,張邦寵老師總結說:<div>一是秉持了“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原則,通過嚴謹?shù)氖妨峡甲C還原歷史場景。黃土高原與窯洞、土炕等陳設,高度貼合時代背景,演員妝容“高原紅”與風吹日曬的肌理感,服裝采用粗布材質并加入補丁細節(jié),營造出質樸的西北風貌。觀眾評價“場景真實得仿佛能聞到黃土味”,劇中人物的“糙臉”設計打破了傳統(tǒng)主旋律劇的“美化”傾向,更貼近革命年代的真實狀態(tài)。<br>二是 群像塑造的差異化表達。面對300余位歷史人物的造型需求,劇組采用“典型特征強化”策略。例如,毛澤東的發(fā)型參考了1943年后的“主席頭”,但未刻意模仿特型演員的夸張效果,而是通過蓬松的發(fā)質和自然的輪廓線條展現(xiàn)領袖氣質。這種處理既避免了觀眾的審美疲勞,又突出了人物的辨識度。</div><div><br>三是地域文化符號的融入?;瘖y造型中融入秦腔、信天游等西北文化元素。例如,劉志丹在劇中佩戴的羊肚子手巾、習仲勛與齊心婚禮上的紅色剪紙裝飾,以及陜北民歌《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藍》的場景化運用,強化了地域文化的視覺符號。<br></div> 成都大成美視總經理馬抒揚(左)、樺妝學校影視造型顧問姚小苗,熱情歡迎張老師 <p class="ql-block">同學們早早地聚集在校門口,熱烈歡迎張邦寵老師的到來。她的到來,就像是一場春雨,滋潤著同學們求知若渴的的心田。</p> 馬抒揚總經理主持大師課 <p class="ql-block">在熱烈的氣氛中,張邦寵老師開始了她的演講。她的講述繪聲繪色,引人入勝。她不僅講述了習仲勛為何被毛主席稱為“陜北人民的娃娃主席”,還解析了劉志丹為何被周恩來同志稱為“人民的領袖”。她強調,人物化妝造型就是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p> <p class="ql-block">張老師說,《西北歲月》的化妝造型以“真實、質樸、地域化”為核心原則,通過細節(jié)考據與藝術加工的結合,成功塑造了一批鮮活的革命人物群像。盡管在部分領袖人物的“去神化”處理上存在爭議,但其對西北革命歷史的全景式還原和對人物內心世界的細膩刻畫,為重大革命題材劇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新的思路。</p> <p class="ql-block">張邦寵老師講述人物造型時,總是能抓住觀眾的心。她不僅講述了化妝技巧,還分享了她對人物性格的理解和對歷史背景的深入研究。她的講解讓我們明白了,化妝造型不僅僅是外表的修飾,更是對時代背景的深刻詮釋,對人物內心世界的深刻挖掘。</p> <p class="ql-block">聚精會神,全情投入</p> 全程錄像,不漏細節(jié) <p class="ql-block">座無虛席,站立聽講</p> <p class="ql-block">張老師還具體分析了《西北歲月》主演的選角過程和造型特點</p> 吳磊飾演的少年習仲勛,以粗布短衫、光頭造型亮相,突出貧苦農家子弟的質樸感。眼神中既有少年的青澀,又透露出堅定的革命信念。 <p class="ql-block">靳東飾演的 習仲勛,造型注重“群眾領袖”的親和力。服裝以灰藍色中山裝為主,領口微敞,體現(xiàn)其深入群眾的工作作風;發(fā)型保留自然卷,未刻意模仿晚年的背頭形象,更貼近歷史照片中中年時期的特征。劇中習仲勛與李老栓一家的情感戲中,其補丁棉襖和粗糙的手掌特寫,強化了“從群眾中走出來娃娃主席”(毛澤東贊語)的人物底色。</p> 齊心(倪妮飾),造型定位:作為知識青年,齊心的造型在樸素中不失文雅。劇中她常穿灰布旗袍或列寧裝,搭配齊耳短發(fā),既符合革命女性的身份,又展現(xiàn)出知識分子的書卷氣。 <p class="ql-block">于和偉飾演的劉志丹,凸顯軍人氣質,以粗布軍裝、綁腿和皮靴為主要裝束,面部輪廓棱角分明,眼神堅毅。劇中他與習仲勛討論革命理想時,敞懷露出的舊棉絮背心細節(jié),凸顯了艱苦環(huán)境下的革命者形象。 藝術突破:相較于傳統(tǒng)影視中“高大全”的英雄形象,該劇通過劉志丹與家人分別時的“打、抱、吻”三個動作,以生活化的細節(jié)展現(xiàn)其鐵漢柔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李健 飾演的謝子長,具有農民領袖特質:謝子長的造型以陜北老農形象為基礎,頭戴氈帽,身著羊皮襖,面部皮膚黝黑且布滿皺紋。劇中他與劉志丹在窯洞中商討戰(zhàn)略時,粗糙的雙手和煙袋道具強化了其“接地氣”的領袖風格。</p> <p class="ql-block">《西北歲月》在領袖人物造型上摒棄了傳統(tǒng)“偉人光環(huán)”,例如毛澤東在劇中多次以不修邊幅的形象出現(xiàn),周恩來的服裝也有補丁細節(jié),這種處理貼近史實,讓觀眾認為“更真實可信”。</p> 虛構人物的造型融合。劇中虛構人物如秦木蘭、李老栓一家的造型,既參考了西北農民的典型特征,又通過服裝色彩和配飾(如李老栓的旱煙袋、秦木蘭的紅頭巾)增強戲劇張力,實現(xiàn)了歷史真實與藝術虛構的平衡。<br> <p class="ql-block">《西北歲月》的化妝造型以“真實、質樸、地域化”為核心原則,通過細節(jié)考據與藝術加工的結合,成功塑造了一批鮮活的革命人物群像。尤其對西北革命歷史的全景式還原和對人物內心世界,為重大革命題材劇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劇中“天總會亮的”等臺詞與人物造型的深度融合,更讓觀眾在歷史共情中感受到信仰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大師繪聲繪色,學員們如癡如醉</p> <p class="ql-block">互動環(huán)節(jié)。有同學問,我作為彩妝班的學生,張老師如何看待時尚美?</p> 張老師答,時尚是相對的,也是比較短暫的,要真正做一個時尚的化妝師,就必須學貫中西,尤其要真正領會和傳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像《只此青綠》那樣,把民族的傳統(tǒng)的美學表達學到手。 有聽眾問,作為導演應該如何選擇化妝指導? 張老師說,選擇化妝指導,必須看他的資歷和作品,看他的行業(yè)影響力。選好了化妝指導,你的影視劇,就成功了一半。 <p class="ql-block">同學們還提出了現(xiàn)場跟妝、戰(zhàn)場氣氛妝、頭套與發(fā)髻邊緣處理、臉部傷效妝處理等技法問題,張老師一一介紹了她的經驗。</p> <p class="ql-block">張老師深情寄望同學們,她說,不想當冠軍的運動員,不是好運動員;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當藝術家的化妝師,不是有抱負的化妝師!</p> <p class="ql-block">張老師的講解,讓我們明白了,化妝造型不僅是技術的展現(xiàn),更是藝術的表達。</p> <p class="ql-block">張老師對樺妝學校培養(yǎng)影視化妝造型人才的舉措,非常支持;對樺妝學員尤其厚愛。她從《跨過鴨綠江》到《西北歲月》,再到《天下同心》,一次次對樺妝師生言傳身教,并身體力行在劇組傳幫帶,受到了樺妝師生的衷心愛戴。</p>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鮮花掌聲獻給《西北歲月》的幕后英雄團隊。 <p class="ql-block">姚小苗老師一席話,代表了樺妝師生們的心聲,她說:張邦寵老師再次做客樺妝,看著她在教室里侃侃而談,內心滿是敬意與感慨!78歲的她依舊活躍在創(chuàng)作一線,用扎實的經驗為學生們點亮 前路,對《西北歲月》造型的每一個細節(jié)的講解,都像一把鑰匙,開啟了影視造型的無限可能,她毫無保留地分享行業(yè)秘籍,殷殷之心,溢于言表,每句話都暗藏著歲月打磨的智慧!張老師希望學生都能在熱愛的領域,學有所成,學有所用,并永葆這份熱忱!??</p> <p class="ql-block">視頻:張老師大師課風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