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部分圖片來自網(wǎng)絡,在此向作者致謝。</p><p class="ql-block"> 亭臺樓閣是中式建筑的閬苑仙葩,到中國的任何一個風景名勝地旅游觀光,都能看到它們的風姿:或小巧玲瓏,惹人憐愛;或大氣磅礴,撼人心魄;或是畫龍點睛之筆,錦上添花;或是遺世獨立,仙風道骨------形態(tài)各異,千姿百態(tài)。</p><p class="ql-block"> 亭是一種小型的開放式建筑,通常用于休息、觀景或聚會。它由柱子支撐屋頂,設計多樣,造型美觀,是園林中的點景建筑。</p> <p class="ql-block"> 如果問著名的亭由哪些?中國人會隨口說出滁州的醉翁亭、杭州的湖心亭、北京的陶然亭和長沙的愛晚亭等等。其中古樸典雅,坐西向東的愛晚亭原名紅葉亭,由清代岳麓書院山長羅典創(chuàng)建,后因唐代詩人杜牧在此亭寫下“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的詩句,把淡泊愜意表達得那么隨性自然,后更名為愛晚亭?,F(xiàn)在的愛晚亭內(nèi)有一橫匾,上刻毛澤東手跡《沁園春.長沙》一詞,亭正面額朱色鎏金“愛晚亭”匾,系毛澤東而題。亭中方石上刻有張南軒和錢南園游山的七律詩。吸引眾多游客到愛晚亭參觀游覽的重要因素是與它相關的詩詞,坐在亭中,能夠親切而自然地感受詩人的浪漫情懷和寬闊的視野和心胸,仿佛自己也生出一股強勁的抵御人生風浪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臺是一種高出地面的平坦建筑物,通常用于舉行儀式或作為觀賞、游樂的場所。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祀活動。被詩詞記錄歌詠的臺有:銅雀臺、幽州臺、鳳凰臺等。唐代詩人杜牧寫到:“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站在銅雀臺上,我們能看到到歷史的天空中繁星閃過,也能聽到詩人對東吳才俊周瑜早逝的深深的嘆息和風云變幻中難以施展才華的愁苦。頗具建安風骨的中唐詩人陳子昂涕淚雙流地呤唱著《登幽州臺歌》探尋入世報國之路時,詩仙李白也在屢仕無果的無奈之中寫下《登金陵鳳凰臺》,以此抒發(fā)他個人失意的蒼涼和無盡的憂愁:“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p> <p class="ql-block"> 樓是指兩層或兩層以上的建筑,通常具有較為寬敞的室內(nèi)空間,可以用于居住、倉儲、觀景等,較為著名的樓有湖北的黃鶴樓,山西的鸛雀樓和湖南的岳陽樓。被詩詞賦予難以磨滅友情印記的樓非黃鶴樓莫屬。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原本想稍稍彌補一下登黃鶴樓時“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的遺憾,不想詩仙妙筆寫出了綿延如滔滔江水的深情厚誼:“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倍顒钪镜臉躯X雀樓也因王之渙的《登鸛雀樓》而成為登高望遠的最佳境界:“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北娝苤?,《岳陽樓記》是宋代名臣范仲淹的名篇,它描繪了岳陽樓的景色,揭示作者仁人之心,表達憂國憂民情懷,蘊含深刻哲理思考。它超越了自我的局限,不再拘泥于個人的得失,把天下的憂樂作為行動的方向,人生的格局豁然開朗。當你在人生的低谷和巔峰的時候,你都可以在這里得到啟示,作出選擇“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人生的意義在這里找到了最終答案。</p> <p class="ql-block"> 閣與樓類似,但一般規(guī)模較小,常用于登高觀景或藏書。閣的設計精細,造型優(yōu)雅。著名的滕王閣,因唐代少年天才王勃《滕王閣序》而聞名天下,文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被譽為千古名句。王勃的意外早逝,人才濟濟的長安,多少人扼腕嘆息。</p> <p class="ql-block"> 和亭臺樓閣這些精致建筑共繪人間美麗畫卷的則是和它們相得益彰是那些經(jīng)久不衰的詩詞,這些詩詞讓亭臺樓閣和周圍的環(huán)境融為一體,讓人讀懂了亭臺樓閣的深意,它們不僅是建筑意象,更是詩詞作者寄托情感、哲思的載體?;虻歉邞堰h,或借景抒情,展現(xiàn)了詩人“寄情于物”的獨特審美,造就了獨屬中國人的浪漫,煥發(fā)出濃郁深遠的家國情懷,永遠留在人們的心上,也永遠留在了奔流不息的中華文化歷史長河中。人們記住的不僅有它們美輪美奐的外觀,還有詩詞賦予它們高貴純潔的靈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