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1年4月22日13時05分,原東海艦隊257艇艇長、潛艇42支隊副支隊長、海軍軍事學術(shù)研究所研究員駱小寧因病逝世,享年77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駱小寧是一名優(yōu)秀的共產(chǎn)黨員、人民海軍忠誠的好干部,為海軍事業(yè)奮斗一生。為國防建設(shè)做出卓越貢獻;為海軍潛艇部隊建設(shè)立下汗馬功勞;為我國的國防事業(yè)和海軍現(xiàn)代化、正規(guī)化建設(shè)奉獻了40多年。退休后,又積極為人民和社會做力所能及的貢獻。他的逝世,令我們感到非常悲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北京301醫(yī)院告別大廳,正中用黨旗覆蓋著駱小寧同志遺體,周圍擺放著鮮花,大廳四周布滿了駱小寧艇長生前工作過的海軍軍事學術(shù)研究所、干休所、潛艇42支隊、257潛艇、及海軍中將顧文根、王繼英,海軍少將劉際潘、朱瑞云、李忠文、鄧宏、溫新超、包裕平、海軍大校曹建華、鄭茅、毛永生、鄧福順等送的花圈挽聯(lián),送花圈挽聯(lián)的還有王志明、郭永文、張寶國、張子正、張如秀以及在京戰(zhàn)友、生前戰(zhàn)友、親朋好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1年4月24日上午10點,在低沉的樂曲聲中,駱小寧艇長遺體告別儀式開始,駱小寧的孫子代表家人致悼詞,海軍軍事學術(shù)研究所、干休所領(lǐng)導、曹建華、鄭茅、鄧福順、王志明、郭永文、張寶國以及在京戰(zhàn)友、生前好友、親朋好友等100多人參加告別儀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駱小寧于1944年5月17日出生于廣西桂林市,1957年隨父母來京,在北京五中讀書,1962年參軍入伍,歷任海軍潛艇艇長、海軍潛艇支隊副支隊長、海軍軍事學術(shù)研究所研究員等職務,獲得海軍大校軍銜,部隊專業(yè)技術(shù)四級。1965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2002年退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駱小寧艇長離開我們之際,深深的懷念他,緬懷他的音容笑貌,在他擔任257艇長期間,1977年,他參與組建257艇,1978全訓,1979年5月,257艇進上海海軍船廠,為遠航做準備,同年11月進行了為期30多個晝夜遠航訓練。這次遠航是支隊組建以來遠航天數(shù)最多,航行距離最遠,首次用自己的國家建造的潛艇突破第二島鏈。遠航歸來,又多次組織257艇參加海上實戰(zhàn)演習,33型潛艇東福山首次實打戰(zhàn)雷,完成象山浦潛艇艦員海上逃生訓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89年國際形勢復雜,敵國挑釁,危機時刻他受命率領(lǐng)多艇、及輔助911艦南下巡航。他敢想敢干,勇?lián)厝巍T谥ш牴ぷ髌陂g,培養(yǎng)了大批潛艇骨干力量,為海軍、為艦隊、為支隊爭得了許多榮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16年5月,2019年5月,在駱艇長的指導下,相繼組織257艇戰(zhàn)友聯(lián)誼會,各位老戰(zhàn)友相聚一堂,回憶257艇的光輝歷程,紀念潛艇遠航40周年,追憶戰(zhàn)友情懷,增進各位老戰(zhàn)友了解和聯(lián)系,鞏固加深了戰(zhàn)友情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62年,駱小寧在北京讀高二的時候,響應國家號召,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令人感慨的是,他學習成績優(yōu)異,本可以參加高考,成為一名當時非常稀缺的大學生,但他投筆從戎,毅然放棄了參加高考的機會和大學生的身份,報名參軍。在軍旅生涯中他一直秉持精益求精的態(tài)度,努力鉆研軍事技術(shù),練就過硬本領(lǐng)。在青島潛艇士兵學校,他的絕大多數(shù)專業(yè)課都取得了五分的好成績。由于他的智慧才干,海軍破格由艇長提拔他為副支隊長,這些成績和榮譽,和他刻苦用功鉆研軍事技術(shù),掌握過硬的本領(lǐng)是分不開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他參軍的幾十年間,就是始終以這樣的高尚品格和刻苦作風,鞭策自己。在此期間,他多次受到組織嘉獎,榮立三等功;在擔任研究員期間,潛心科研,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他為我們國家的海軍建設(shè)和國防建設(shè)貢獻了自己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他退休以后,仍保持著共產(chǎn)黨員的品格和操守,力所能及地幫助他人,為社會作貢獻。他家中曾雇有一名保姆廖奶奶,她沒有親人,在他家中盡心盡力服務了幾十年,而當她年紀大了的時候,他和家人們則將廖奶奶當成自己的長輩一樣對待,讓她在自己身邊度過了幸福的晚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寧得知家鄉(xiāng)廣東省和平縣教育水平不高,師資力量和教學硬件薄弱后,毅然同家里的各位長輩晚輩一起拿出錢來慷慨資助,而后大家又四處奔走,向有關(guān)單位籌集資助,最終一座嶄新的現(xiàn)代化小學在當?shù)芈涑?。而學校的名字,則以駱小寧父親駱維強先生的名字為學校冠名。駱小寧說自己希望用行動向老一代革命工作者致敬,將自己父親對革命老區(qū)的感情一直延續(xù)下去,言語間體現(xiàn)的都是不求回報,一心只為家鄉(xiāng)群眾的崇高精神。</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九年前,駱小寧被查出患了鼻咽癌,這對他和家人都是一個晴天霹靂的噩耗,但他的精神一直沒有被疾病所壓倒。在這九年間他一直保持著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同病魔頑強地做著斗爭,配合醫(yī)生的科學治療。而在家休養(yǎng)期間,他還關(guān)心著國內(nèi)外大事。每天必看各類報紙,使自己的思想跟上社會的發(fā)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十九大勝利召開后,他積極學習十九大報告和黨的政策,寫下了不少學習心得體會。他的樂觀態(tài)度和以天下為己任的思想,讓我們深深地為之感動和敬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駱小寧就是這樣一個堅定而純粹的共產(chǎn)黨員,他始終與黨和國家的根本利益保持一致,一直沒有拋棄自己的理想信念,心系國家和社會,真正做到了為國家服役,為人民服務,在退休后仍保持著共產(chǎn)黨員的操守和品格,為社會盡力做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用他的一生,踐行了入黨誓詞中“對黨忠誠,積極工作”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基本宗旨,他是一名真正的共產(chǎn)黨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現(xiàn)在駱小寧離我們而去,但他的精神仍在,駱小寧一直活在我們心中。愿駱艇長一路走好,天堂沒有病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right;">2021年4月25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撰稿:257艇老戰(zhàn)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編輯:馬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