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蓬車”帶領(lǐng)我們來到了蘇州,在江南的水墨畫卷中,藏匿著一個時光流轉(zhuǎn)、古韻依舊的秘境——木瀆古鎮(zhèn)。這里,青石板路蜿蜒,白墻黛瓦掩映,每一塊磚、每一片瓦都訴說著千年的故事。 木瀆古鎮(zhèn),是一個有著2500余年歷史的古鎮(zhèn),與蘇州古城同齡?!澳緸^”這一叫法,在江南水鄉(xiāng)并不多見,它的起因竟然是因為古時候成排成列的木材,塞滿了古鎮(zhèn)周邊的河浜,所以外界便稱這一地方為“木瀆”。<div> 曾經(jīng)的繁忙見不到了,留下卻是一片寧靜和安詳。</div> 踏入古鎮(zhèn),仿佛穿越了時空的隧道,回到了那個煙雨蒙蒙的江南。古鎮(zhèn)的街巷狹窄而幽深,兩旁的店鋪古色古香,售賣著各種傳統(tǒng)的手工藝品和地道的小吃。走在這里,你可以聽到腳下青石板的輕響,可以聞到空氣中飄散的飯菜香,可以感受到古鎮(zhèn)居民悠閑自在的生活氣息。 有人說,賞木瀆,就是沿著山塘老街一路向西浪。木瀆的山塘街建成很早,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那時,吳王興建館娃宮、增筑姑蘇臺,常年集中大批的勞力、物力,并會聚了許多能工巧匠在此。不少人家就在山塘兩岸定居,形成了最早的居民聚居點,并逐漸發(fā)展成為集鎮(zhèn)。因此山塘街也就成為木瀆古鎮(zhèn)最古老的一條街。<br> 在蘇州,古鎮(zhèn)要有獨屬于自己的小橋、河流,木瀆的這條,就叫香溪河,與山塘老街相依偎。傳說,西施每天用香料沐浴,這些水流入山下的河中,日子久了,滿河生香,于是取名為“香溪”。同時,香溪也是木瀆舊時的雅稱。 作為溝通蘇州城和浩淼太湖的交通樞紐,木瀆古鎮(zhèn)是太湖地區(qū)的門戶。在明清時期,木瀆古鎮(zhèn)成為了蘇州城西最繁華的商埠之一。商賈云集,繁華異常,各種商業(yè)活動和貿(mào)易往來頻繁。這里不僅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商人和貨物,還有來自海外的僑民和外商。木瀆古鎮(zhèn)成為了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之一。 木瀆古鎮(zhèn),被稱為“吳中第一鎮(zhèn)”。小橋流水、深宅古木,在一眾古鎮(zhèn)中別有一番情調(diào)。鎮(zhèn)上木光河等河道縱橫,和綿延的石駁岸組成了蒼古的水上風景。老街縱橫,古巷中深宅大院薈萃。<div> 我們再到“嚴家花園”看看。</div> 木瀆古鎮(zhèn)的景點眾多,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嚴家花園。這座花園占地十六畝,是江南大型私家園林,為木瀆首富嚴國馨于清光緒年間所建。 嚴家花園,乃乾隆的老師、中國最長壽的詩人沈德潛故居,后歸木瀆首富嚴國馨,園中布局疏密曲折,高下得宜,局部處理精巧雅致,幽深婉約,顯示了營造者獨具匠心的造園藝術(shù),現(xiàn)代建筑學家劉敦楨、梁思成、童俊等人數(shù)次考察此園,倍加推崇,稱其為蘇州當?shù)貓@林之“翹楚”。 踏入嚴家花園的那一刻,仿佛跌進了一幅徐徐展開的水墨長卷。粉墻黛瓦間,飛檐翹角如白鶴振翅,廊下掛著的銅鈴在穿堂風里叮咚作響,恍惚間,連時光都變得柔軟而悠長。<div> 園中有四季小園,以“春、夏、秋、冬”命名,園內(nèi)假山號稱“江南第一山”,構(gòu)成一幅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山中立體游覽通道。</div> 初春的嚴家花園是一幅靈動的工筆畫。海棠未雨,梨花先雪,白墻前幾株早櫻簌簌飄落,粉白花瓣打著旋兒落在青石板上,與池中錦鯉攪碎的月影相映成趣。繞過太湖石堆砌的屏風,忽見一泓碧水橫陳,曲橋如虹臥波,橋頭石欄上爬滿嫩綠的藤蔓,葉尖垂落的晨露墜入水中,驚起圈圈漣漪。 這座藏在木瀆古鎮(zhèn)深處的園子,處處是匠心獨運的巧思。每一扇花窗都是一幅天然的畫框,將四季風光裁剪入景;每一處亭臺都暗含天地之道,曲徑通幽處,竟藏著 “雖由人作,宛自天開” 的東方美學。在這里,時間仿佛凝固成了永恒,唯有花木春秋,訴說著百年的風雅與浪漫。 御碼頭碑亭。據(jù)說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都來到了木瀆。乾隆的龍舟經(jīng)過運河轉(zhuǎn)胥江再折入香溪,并在御碼頭舍舟登岸入住虹飲山房。御碼頭為乾隆親題,乾隆與他的老師沈德潛吟詩唱和,與他的好友徐士元茶棋相娛,留下了一個個膾炙人口的傳說。 虹飲山房,是鎮(zhèn)中另一處豪宅,曾是木瀆文人徐士元故宅,占地廣袤,建筑大氣,其“溪山風月之美,池亭花木之勝”,遠勝過其它園林,乾隆每到木瀆必游此園。<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公元1751年的春,清朝的乾隆第一次來到木瀆,當他乘坐的龍船抵達古鎮(zhèn)山塘街的碼頭時,一登岸,便被古鎮(zhèn)的秀美所打動,于是寫下了一首盛贊木瀆的詩作:平樓春日駐姑蘇,為問民風豈自娛。艷舞新歌翻覺鬧。老扶幼摯遠物趨,周咨歲計云秋有,旋察官方道弊無,入耳信疑還個半,可誠萬眾慶恬愉。 乾隆是個喜歡涂鴉的“自媒體”皇帝,他一生寫下了41863首詩作,大部分是不值一提的“白開水”作品。這首寫木瀆古鎮(zhèn)的,也算其中之一。當然,好拍馬屁的地方官員,還是把乾隆的這首詩,刻在石碑上,樹立在古鎮(zhèn)的山塘街上。 此后,乾隆皇帝下江南都要到木瀆古鎮(zhèn),可以看出他當年對木瀆還是很偏愛的。乾隆最喜歡去的地方,分別為古鎮(zhèn)上的虹飲山房和嚴家花園,前者為古鎮(zhèn)上著名的江南園林,因為門對香溪河,背靠靈巖山,風水絕佳。所以乾隆每次來木瀆,都要在這座園林內(nèi)賞園看戲。因此,虹飲山房在當?shù)赜直环Q為乾隆皇帝的“民間行宮”。 在園中有一處乾隆用餐的展室,美味佳肴布滿桌面,再看看一旁的“膳單”,方知其一餐之豐盛和奢華。 清代圣旨館。館內(nèi)陳列有清代入關(guān)后“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tǒng)”十位皇帝的十五道真跡圣旨,襯托出十位帝王相映生輝的圣旨珍品(孤本),更體現(xiàn)出了木瀆古鎮(zhèn)歷史文化的厚重。<div> “曾經(jīng)多少帝王夢,而今早已人事非”。走進中國歷史,走近皇牘文化,解讀圣旨這一中國古老悠久歷史文化遺產(chǎn),感受姑蘇木瀆古典園林與皇朝帝王曾歷經(jīng)的淵源。</div> 虹飲山房是皇帝住過的“行宮”現(xiàn)在是木瀆古鎮(zhèn)最知名的建筑,紀曉嵐、劉墉、和珅也都曾在此下榻。蘇州多精致小巧,這般將青山綠水的曠野與皇家背景的渾厚古韻融為一體的,怕是也只有木瀆了。<div> 這是劉庸隨乾隆來木瀆時的居所,并設(shè)有關(guān)于劉庸的傳奇事故和生平簡介。</div> 選幾幅木刻畫,回味一下木瀆虹飲山房曾經(jīng)的韻味。 這個木瀆古鎮(zhèn)面積并不大,但也有公認的“十景”,因此必須以精致而取勝。真正要論江南文化的精髓,木瀆是一個完美的體現(xiàn)。 木瀆古鎮(zhèn),一個充滿歷史韻味和文化底蘊的地方。在這里,你可以感受到江南水鄉(xiāng)的獨特魅力,可以領(lǐng)略到古代園林的精致與典雅,可以品嘗到地道的美食與小吃。無論你是歷史文化愛好者還是美食愛好者,木瀆古鎮(zhèn)都是一個值得一游的好去處。 古鎮(zhèn)的中段,有一座黃色外墻的寺院“明月寺”,它最早建于公元935年的唐末,清代時重修過。現(xiàn)今人們見到的明月寺,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時翻新過的。古時,明月寺附近還有大片的梨花樹,清代詩人李果曾寫下:“梨花明月寺,芳草牧牛庵”??上КF(xiàn)今已看不到梨花盛開的景象了。 木瀆古鎮(zhèn)是一個充滿歷史和文化底蘊的地方,是一個值得一游的旅游勝地。在這里,你可以感受到江南水鄉(xiāng)的獨特魅力和吳文化的深厚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