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撰文:魯海</p><p class="ql-block">攝影:魯海</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這次東瀛之旅是臨時動議,沒有出行計劃。盡管臨時動議,準備工作倒是輕松,因為逗留時間短暫,日本中南部季節(jié)與魯西差距不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這次是與梁先生、師先生、王先生等一路同行。wangsir是個有故事的人,知識淵博,天文地理,見多識廣,與wangsir同行總能有所收獲。。臨行前,梁先生家人為我們安排了豐盛的送行晚宴,歡聲笑語,其樂融融,心里暖暖的。本次出行是雙飛六日游,所乘山航SC8087,4月18日7下午5點由濟南直飛大阪,飛行時間2小時48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飛機落地大阪關西機場已是淺夜,導游原因,出站延誤一個多小時,東京時間11點半下榻大阪關西酒店。日本酒店布局緊湊,但是清潔舒適,使用起來非常放心。日本喜歡喝冷水,吃生食,酒店的自來水可以直飲,大概是中國人居住較多的原因吧,關西酒店提供了電水壺。酒店內部總體情況像是國內的快捷酒店,其酒店早餐也與國內近似。大阪的空氣濕度在40%以上,體感略為潮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據(jù)導游介紹,到日本旅游的外國人中國占了百分之八十五,其次是韓國人、泰國人和歐洲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日本是多地震國家,加之機場近郊,酒店周圍多為二三層房屋,灰墻黛瓦,少有高樓林立。酒店周圍便是民宅、魚塘、農田,路上車馬稀少更無擁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日本是講究衛(wèi)生的國度,人們自覺維護公共環(huán)境。公共場所,基本見不到垃圾桶。日本是一個文明安靜的國家,包括白天在內見不到喧囂,更聽不到刺耳的汽車喇叭,人們安安靜靜地工作,安安靜靜地交流,安安靜靜地生活。大凡喧鬧嘈雜之地,不用說人們都明白是哪里人。據(jù)導游介紹,僅昨天晚上就有三起喧嘩投訴案。今天一整天,我沒聽到一聲汽車喇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日本又是個講究誠信、質量和節(jié)約的社會。在這里不會有假冒偽劣,基本不會存在質量問題,商品價格大差不差,不用為討價還價而傷腦筋。許多商品小巧精致,節(jié)約,簡單,質量上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日上午游覽奈良春日大社,也叫奈良公園。我的理解,春日大社就是一個祭祀靈魂的地方,公園里隨處可見的紀念塔,供奉的應該是各個家族的列位神靈或有功之臣。奈良公園大樹參天,到處都是與游人溫順討食的小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奈良以平原和丘陵山地為主,山上山下郁郁蔥蔥,除了竹子就是雜樹。奈良是世界上為數(shù)不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城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京都是有著千年歷史的文化古都,也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城市,這座城市能幸免戰(zhàn)火還得益于一位中國人——梁思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清水寺規(guī)模宏達,人流如織,歐美人也為數(shù)不少。午餐自理,甜食、冷食,加之語言不通,頗為費力。走了幾十個門店,選了一家冒著熱氣的門店,詢問方知是包子,微甜、微辣、燙嘴,花2000塊買倆包子,果腹而已。景點內外,人流攢動,隨處可見身著各式和服的善男信女打卡留念,男人、女人、大人、孩子,白皮膚、黃皮膚,他們都是外國人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今天的午后時光就是乘車北上了,四個多小時車程,前往一個海邊賓館,途中經過名古屋。名古屋是個規(guī)模不大的海濱工業(yè)城市。今天日本的空氣狀況與國內差別不大,灰蒙蒙并不澄澈。高速公路兩側,早稻已經插秧下地,其農時與江西大致相仿,而灰墻黛瓦的鄉(xiāng)村民居,又與徽派建筑渾然相似。出清水寺沿街商鋪人流,古樸典雅的古式建筑又仿佛置身蘇南小鎮(zhèn)。</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車子沿高速公路曲折而行,蜿蜒起伏的丘陵山地有細心打理的茶園棚菜,有風力發(fā)電和光伏發(fā)電,也有個別百姓點火燒荒現(xiàn)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精明的日本人把小排量、大容量、高品質的汽車留在自己國內。為了保護民族企業(yè),在日本基本看不到國外制造的汽車。他們沒有新能源汽車,因為他們擔心廢棄鋰電污染,小排量汽車都是1.0以下黃牌標識,而綠牌汽車全是營運車輛。包括出租車,都是自動開關車門,做工精細而人性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日本京都景點,還看到了人力黃包車。據(jù)介紹,他們中許多人都是博士學位,他們的工作很辛苦甚至看起來有些卑微,但是他們的薪水高得令人咂舌。在日本,工人、農民,勞動者是高收入者。導游章先生是武漢人,一邊讀研究生,一邊做導游,魚和熊掌兼而得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四個多小時旅途勞頓,傍晚時分入住海濱御前崎賓館。這里頗有些威海海濱之感覺。今天的房間比昨天寬綽許多,還有日本的榻榻米,誰知蚊子又來作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關于日本的經濟,文化,教育,醫(yī)療,住房,就業(yè),信仰,習慣(生活習慣,衛(wèi)生習慣,作息習慣)等方面的問題,我沒有資格說話,如果有所涉及也僅僅是道聽途說,鸚鵡學舌,三天兩早晨怎么可以產生這么深刻的思考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當談到如何理解日本這個民族的時候,導游章立言從他的包包里掏出一本書叫做《菊與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菊與刀》是美國人類學家魯思·本尼迪克特,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接近尾聲時受美國政府委托寫的一部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關鍵《菊與刀》從對戰(zhàn)爭的看法講起,講到明治維新,再分述日本人風俗習慣、道德觀念、一直到怎樣“自我訓練”(修養(yǎng))和孩子怎樣學到傳統(tǒng),主要內容是分析了日本國民的性格,并以日本皇室紋“菊”和象征武士身份的“刀”作為一組矛盾的意象隱喻了日本人性格的二重性。該作指出日本人具有等級制這一價值體系,擁有恥感文化這一文化根源,國民性格具有雙重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菊與刀》聚焦于日本人有關生活方式的各種觀點來探討日本是如何成為日本民族的,并從日本的各文化元素中挑選幾種來描述日本文化心理的特征,著重圍繞日本人的等級制、恥感文化、國民性格,就日本民族、明治維新前后日本的歷史、日本人的情感、價值觀念、思維方式、行為準則、倫理道德等問題做了深入細致的分析與研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想《菊與刀》是否與中國的太極拳法有著道理上的相似之處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導游小章是湖北武漢人,醫(yī)科大學麻醉的,現(xiàn)在日本讀研究生,兼職導游。章立言今年28歲,是個有抱負,有情懷,有能力的年輕人,精明、博學、好學、勤勉、誠實、敬業(yè),是一位不可多得的青年才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凌晨時分,海邊的風力強勁,莽莽蒼蒼的海面波濤翻滾,遠處燈塔閃爍,隱隱約約的船只緩緩而行。窗外就是大海,計劃拍拍日出,看來不可能了。海面一只小船乘風破浪,應該是小型巡邏船只吧。海邊風大,早起鍛煉的穿上了長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今天(20號)一個上午主要也是跑路,從駐地到富士山,途徑名古屋一個購物店。這個購物店主要銷售珍珠、珊瑚和手表三種商品。到店游客多是中國人,為了方便溝通,店內基本是中國服務員。店內服務不錯,沒有強買強賣現(xiàn)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富士山附近磁場復雜,一般常規(guī)手機沒有信號。富士山,日本驕傲的象征,但是近觀不如遠眺。富士山景區(qū)因天氣而隨時調整到達高度。今天的大巴車只開到“四合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地震體驗館,掛羊頭也,醉翁之意也。反誤了遠觀富士,近賞櫻花的大好機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河口湖是一處地震形成的堰塞湖。這個季節(jié),堰塞湖邊拍櫻花,拍富士山的確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天氣和光線十分重要。今天天氣不錯,只是日薄西山,匆匆忙忙,沒有更多機會潤色細節(jié)了。隨團不過如此,好風景,好時光,不是自己可以左右的,到此一游罷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今天下榻的小旅館鹽山莊倒安靜舒適,地地道道,榻榻米一回吆!晚餐也是本次旅行最豐盛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鹽山莊,群山環(huán)繞,風光旖旎。凌晨的小山村,鳥語花香,溪流潺潺。遠眺群山云霧繚繞,忽而露出皎潔的山頂。山村的節(jié)氣大概相當于魯西的仲春吧,一片片火紅的桃花,櫻花、紫荊、連翹各式各樣的花,姹紫嫣紅,五彩繽紛。山村別墅就掩映在萬花叢中,早起晨練的老人身后跟著條小狗。小黃狗見到我這個外國人倒是友好,沒有一點反感和陌生。萬花叢下,蒲公英、苦菜、野薺菜密密麻麻。我對鳥認識極少,但是,在這里我卻聽到也見到了烏鴉,只是沒有見到麻雀、燕子和喜鵲的影子。如癡如醉的時候,耳邊回響起寺院的鐘聲,隱隱約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耗費兩小時,驅車三百里,來到鐮倉市。一趟小火車,一條商業(yè)街,一頓中午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由鐮市站坐小火車14站到達藤沢。一輛看似平常而古老的小火車牽動了世界的神經,黑面孔、白面孔、黃面孔,為了這輛小火車,為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千里迢迢,跋山涉水,甚至痛哭流涕。究竟是什么牽動了它的神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就像前天中午一樣,午餐照樣為難,不知道吃什么,不知道怎么吃。上海小籠蒸包,十幾塊一只,肯定不會撐著了??墒?,這也是最可口的午餐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下午三時徐,日本首都東京到了。東京高樓大廈鱗次櫛比,世界大都市一展風彩。東京市區(qū)車馬稀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東京第一站購物,日本的小電器還是非常受寵的,特別是電飯鍋備受游客青睞,今天這個商店已經斷貨了。45層的新宿都廳大概相當于上海東方明珠吧。黃昏時分,落日余暉潑灑在這個神秘的東方都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今日晚餐在東京鬧市區(qū),鰻魚飯還是第一次嘗試。晚餐后開往東京都江戶川區(qū)中葛西,下榻ILFIORE快捷酒店。這是應該是本次旅行最精致、最袖珍、最個性的寓所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今天,東京的天氣是晴朗的。郊區(qū)的早晨溫馨而清靜,這個季節(jié),街道上到處鮮花綻放,如火如荼的杜鵑,小巧玲瓏的海棠……街道小區(qū)車輛行人稀少,偶爾可見悠閑的晨練者,或騎車、或步行,穿著整齊者應該是上班族,男士們西裝革履,拎著手提兜或雙肩包,匆匆忙忙的樣子。無論西裝還是簡裝,都十分規(guī)整而規(guī)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東京的街道方向性很強,有點像我們的古都,方方正正的。小區(qū)里道路、綠化、給排水、消防、停車布局精致,每隔幾百米就有一個休閑活動場地,幾乎每家門外都設置了一個盛放垃圾的裝置。小廣場配套設施齊全,包括直飲水、洗手間等等。不過,小小廣場并不像我們象征的那么潔凈,亂丟垃圾現(xiàn)象也是有的。十幾只鴿子正在小廣場覓食,見我去了,離開飛過來討要吃食,甚至跟著我刨。那一會兒,還真有點不好意思,好像有點對不住那些小小精靈,無奈囊中羞澀吆!這個時辰叫得最響亮的是那些烏鴉了,或飛或落,爭先恐后地呼喚。我一直納悶“烏鴉去哪兒了”。這會兒,好像真的找到了它們的蹤跡。據(jù)說,在日本烏鴉是吉祥的象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4/22。日本自古至今浸泡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中,特別喜歡中國的詩詞歌賦,尤其是唐代詩人白居易。淺草寺的名字就取自于《錢塘湖春行》“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表達了人們對生機勃勃的向往和憧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進入淺草寺,首入眼簾的標志性建筑——五重塔。淺草寺建筑外觀與國內基本相似,細看卻有明顯的不同。其最大區(qū)別是中國的塔多數(shù)是木制結構,更有生命力和滄桑感,而古老的淺草寺五重塔,像極了鋼結構的積木,方方正正,棱角分明,用板正來描述更貼切。建筑面積不大的淺草寺內,有雷門、寶藏門、本堂、五重塔、二天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淺草寺之后又是一個多小時的購物,沒有強制也沒有誘導只有自愿。但是,自愿已經讓游人徹底瘋狂了,大包小包,視金錢如糞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午餐,銀座負一層自助餐。今天的自助餐足夠豐盛,已經不是果腹的問題了,有點過量。下午,又要驅車四個多小時去往大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日本的綠化覆蓋率相當高,除了極個別正在施工的山巒,沒有一片荒山禿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黃昏時分,大巴車沿著蜿蜒曲折的山路開進一個沿海山莊,今夜就下榻這個山村驛站了,名曰東海園。與東京的居住相比,這里的房間算是總統(tǒng)套房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4/23。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一夜細雨洗禮了這個安靜的濱海山村。黎明時分,風還在搖它的葉子,雨還在敲打它的西窗,海水照樣拍打它沙灘。山村,春雨,海灣,遠方的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阪商業(yè)區(qū),包括午餐在內安排了四個小時活動。午餐的選擇性還是寬松的,不少朋友吃到了地道的網(wǎng)紅拉面,1300日元一餐,價格還算親民,朋友們臉上掛著滿意的榮光,畢竟找到了家的味道。作為大型商業(yè)中心,這個片區(qū)商品門類齊全,而游客的采購目標則是以小家電、行李箱、化妝品、藥品、小食品為主,大包小包,滿滿當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山東航空公司SC8088次航班東京時間晚上9:45由大阪關西機場準時起飛。這個時辰的大阪燈火闌珊,夜色輝煌。機場附近一個摩天輪,五顏六色,不時地切換著它的色彩。起飛2分鐘,飛機進入低層云,五分鐘穿越底層云,繼續(xù)往高處攀升。放在小桌板上的手機徐徐向我懷里滑動,起初考慮到一個物理現(xiàn)象,后來又考慮到另外一個物理現(xiàn)象,后來這個考慮才是正確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晚上11:32飛機落地濟南遙墻機場,到家已經凌晨2點多,本次旅行順利結束。</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