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打開家中的書柜,那擺放的一摞證書,靜靜地訴說著往昔歲月。立功受獎證書,承載著拼搏奮進的榮耀時刻;學歷證書,標記著求知逐夢的艱辛旅程;退休證書,則宣告一段漫長職業(yè)生涯的落幕。每一本,都鑲嵌著生活的碎片,記錄著我的人生軌跡。在這眾多證書之中,有一本卻讓我感到愧疚——那就是2004年3月獲得的簡陽市作協(xié)證書。</p><p class="ql-block">回想過往,七十年代我在部隊當連隊文書時,就與文字結下了不解之緣。后來參加團報道組的學習搞新聞報道,進一步提高了我的寫作水平和興趣。提干后長期在部隊政治機關撰寫材料,那些日子,文字是我的武器,是我與外界溝通的橋梁。閑暇時,靈感乍現(xiàn)就寫些文章,有的也能在報刊雜志上發(fā)表,看到那些變成鉛字的文章,那怕是個“豆腐塊”,也是對我莫大的鼓勵,這讓我對文字創(chuàng)作愈發(fā)癡迷。</p> <p class="ql-block">轉業(yè)到地方,進入市人事局辦公室工作,我依舊保持著這份熱愛。辦公室工作,接觸最多的就是文字材料,除了總結、領導講話、上報材料,還有信息工作考核。局長曾是部隊的新聞干事,轉業(yè)后在市組織部是有名的“筆桿子”,他豐富的經驗和深厚的文字功底,是我學習的榜樣,從他身上,我汲取了不少寫作的養(yǎng)分。那時單位在上級部門組織的信息工作考核中落后,我便利用業(yè)余時間,一頭扎進信息稿件的寫作中。一篇篇傾注心血的稿件投遞出去,漸漸有了回響,上級部門和報刊雜志采用我們的稿件越來越多,單位的信息工作面貌煥然一新,在上級的考核評比中被評為人事宣傳工作先進單位,這讓我在寫作上更有了信心。</p><p class="ql-block">后來到市職改辦和科技干部管理科工作,那時職改辦和科干科兩塊牌子一套人馬,負責全市兩萬多企事業(yè)專業(yè)技術人員的職稱評審、考試、認定、聘任、考核和優(yōu)秀拔尖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的選拔管理,政策性強,工作任務繁重,經常加班加點。信息宣傳已不是我的本職工作,但我把它作為一種興趣愛好堅持了下來,在熟悉工作后,利用業(yè)余時間,寫點稿件,宣傳職改,宣傳優(yōu)秀的專業(yè)人員,不時有稿件見諸報刊雜志,受到領導和同事們的好評。</p> <p class="ql-block">因與局里的陳學明興趣相投,他和我是同事加戰(zhàn)友,同為文學發(fā)燒友,我們常一起交流創(chuàng)作心得。一次機緣巧合,他帶我結識了劉中橋老師和陳水章等一眾文友。初次見面,是在一個茶香裊裊的午后,大家圍坐在一起,談論文學創(chuàng)作,那些新穎的觀點、深刻的見解,像一道道光照進我原本略顯狹隘的文學認知里。后來我才知道,他們是巴金文學院的大咖,劉老師更是其中的"教頭"級人物。他們是簡陽文壇的重量級人物,他們對文學的熱愛純粹而熾熱,對待像我這樣的文學新人,也是毫無保留地扶持。</p><p class="ql-block">就在那次相聚后不久,水章鄭重地遞給我一本簡陽市作協(xié)的會員證書。我本無心,他們把我拉進作協(xié)是鼓勵我,希望我多寫稿。能找到組織,跟著他們這些文學高手學習,自然是一件高興的事,開心之余又有一些惶恐,怕辜負了他們的期望。</p> <p class="ql-block">加入作協(xié)后,文學創(chuàng)作本應再上一層樓,可事與愿違。那時負責人才交流和干部調配,人事制度改革的浪潮襲來,我市率先實行了人事制度改革,干部調動方式從調配改為公開招聘,新進事業(yè)單位的人員(包括專業(yè)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工勤人員)一律實行面向社會公開招聘,本著“公開、平等、競爭、擇優(yōu)”的原則錄取,一律實行聘用制。</p><p class="ql-block">對我們而言,這是一項嶄新的工作,工作任務陡然變得繁重不堪。要收集審核各單位的崗位設置,發(fā)招聘公告,組織報名、筆試、面試、體檢、考核,辦理聘用手續(xù),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失誤,都會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最初那幾年,沒有網上報名,都是現(xiàn)場報名,工作量大,經常加班加點,頭腦里經常裝的都是招聘考試那些事。有時閃過一個靈感,也想寫點東西,但馬上就被工作上的事沖淡了。</p><p class="ql-block">寫作只是一種個人業(yè)余愛好,當與工作發(fā)生矛盾時,自然要讓位于工作。在工作的壓力下,加上人上了年紀,漸漸懶惰,無暇顧及文學創(chuàng)作,也沒時間參加作協(xié)的會和筆友的聚會,手中的筆,就這樣無奈地停了下來,這一停,便是許多年。劉老師在兼任四川政協(xié)報天府廣場副刊編輯時,希望我們多寫稿,可我無暇顧及,辜負了他的期望。偶爾瞥見書架上那本作協(xié)證書,心中也泛起過愧疚。我只能算作一個有名無實的作協(xié)會員,愧對這本證書。</p> <p class="ql-block">退休后的生活仿佛按下了慢放健,空余時間多了,人也輕松了,終于能與生活溫柔相擁。我又拿起了那支擱置多年的筆,寫點“親友情,故鄉(xiāng)情,部隊情”,一是打發(fā)時間,二是留下人生中的歲月往事。我以筆為舟,打撈記憶長河中的璀璨星辰,記錄下與親人相處的溫馨瞬間,鐫刻故鄉(xiāng)的山水草木、煙火晨昏,也將軍旅生涯的熱血與堅守訴諸筆端。這些文章,不追求鉛字印成的功名,只在美篇發(fā)表,和志同道合的美友共享,每年底把它匯編成冊,留作紀念。如今,我已經寫了130多篇文章,當年愧對那本作協(xié)證書,如今總算有些彌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