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漫步于蘭州黃河之濱的《華夏人文始祖園》,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時光。伏羲與女媧,這兩位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被尊為人文始祖的傳奇人物,其傳說與故事在中國歷史和文化中占據(jù)著舉足輕重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伏羲,華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亦是福佑社稷的正神,更是我國文獻記載中最早的創(chuàng)世神。他的形象和傳說,深深鐫刻在華夏兒女的心中。</p> <p class="ql-block">女媧,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創(chuàng)世女神,是華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的正神。她的傳說,如同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中國文化的浩瀚星空中。</p> <p class="ql-block">相傳,女媧以黃泥仿照自己摶土造人,創(chuàng)造了人類社會并建立了婚姻制度。當(dāng)世間遭遇天塌地陷的災(zāi)難時,她熔彩石以補蒼天,斬鱉足以立四極,留下了女媧補天的神話傳說,彰顯了她無畏的勇氣與智慧。</p> <p class="ql-block">《文選 王延壽》有云:“伏羲鱗身,女媧蛇軀?!薄逗鬂h書人表考》卷二引《春秋世普》曰:“華胥生男子為伏羲,生女子為女媧?!边@些古籍中的記載,為我們描繪了伏羲與女媧的神秘形象。</p> <p class="ql-block">2001年6月在北京出版的《中國民間故事集成·甘肅卷》中,收錄了三篇流傳在甘肅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天水市和徽縣的有關(guān)伏羲、女媧兄妹洪水后婚配的神話。這些故事雖只是甘肅境內(nèi)流傳的該類神話的一小部分,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p> <p class="ql-block">在女媧神話中,女媧并無配偶,先人類而生。她的功業(yè)一是造人,二是補天。相傳女媧依照自己的形狀,捏黃土造人,造好后就會說話,成了活人。后來女媧造人累了,便用藤條抽打黃泥,甩出的泥點子也變成了人,會咿咿呀呀地說話。因為她是用黃土造人,所以中國人是黃皮膚。并且,黃土中最養(yǎng)人的地方就在天水。</p> <p class="ql-block">女媧補天的傳說更是令人嘆為觀止。天為何破,原因眾多,但女媧真是一位偉大的工程師母親,不辭辛勞,燒煉了數(shù)萬顆五彩石,補在天的破洞上,使她的子民有一個舒適的生存環(huán)境。女媧氏族發(fā)源地,文獻雖無明確記載,但根據(jù)伏羲與女媧的關(guān)系,女媧故里也應(yīng)在古成紀(jì)(天水)范圍內(nèi)。在葫蘆河畔,與大地灣相距不遠的秦安隴城鎮(zhèn),有女媧洞,又有女媧廟,祭祀女媧,隴城又稱“媧皇故里”。女媧也以風(fēng)為姓,至今其地有風(fēng)臺、風(fēng)瑩、鳳尾村等地名,均與女媧氏有關(guān)。(AI圖片)</p> <p class="ql-block">目前已知最早的伏羲女媧帛畫可能是馬王堆一號墓帛畫上出現(xiàn)的人首蛇身者。比較公認(rèn)的最早一幅是山東梁山漢墓壁畫,在這幅壁畫中,伏羲頭戴通天冠,身旁明確有榜題“伏羲”,故此沒有爭議。而新疆“阿斯塔納”晉唐古墓出土的《伏羲女媧交尾圖》則是較為明確的例證。</p> <p class="ql-block">伏羲的傳說,相傳他的母親名叫華胥氏,是一位非常美麗的女子。有一天,她去雷澤郊游,在游玩途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大大的腳印。出于好奇,她將自己的腳踏在大腳印上,當(dāng)下就覺得有種被蛇纏身的感覺,于是就有了身孕。令人驚訝的是,這一懷孕竟持續(xù)了十二年。后來生下了一個蛇身人首的孩子,這就是伏羲。當(dāng)?shù)氐娜藶榱思o(jì)念伏羲的誕生,特將地名改為成紀(jì),因為在古代,人們把十二年作為一紀(jì)。據(jù)史學(xué)家考證,古成紀(jì)就是今天的天水?!稘h書》中說道:“成紀(jì)屬漢陽郡,漢陽郡即天水郡也。古帝伏羲氏所生之地。”所以,天水歷來被稱為“羲皇故里”。</p> <p class="ql-block">《山海經(jīng)》中有關(guān)于伏羲的記載。在《山海經(jīng)·海內(nèi)經(jīng)》中有一處提及伏羲,記載為:“有九丘,以水絡(luò)之:名曰陶唐之丘、有叔得之丘、孟盈之丘、昆吾之丘、黑白之丘、赤望之丘、參衛(wèi)之丘、武夫之丘、神民之丘。有木,青葉紫莖,玄華黃實,名曰建木,百仞無枝,有九欘,下有九枸,其實如麻,其葉如芒,大皞爰過,黃帝所為?!边@里的“大皞”,郭璞注釋為“庖羲”,也就是伏羲。</p> <p class="ql-block">雖然《山海經(jīng)》中關(guān)于伏羲的記載相對較少,但伏羲在華夏文明中有著重要的地位。他被尊為“中華人文之祖”。(AI圖片)</p> <p class="ql-block">《周易·系辭下》記載:“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边@是對伏羲功績最早、最全面的描述,強調(diào)其創(chuàng)制八卦的貢獻。(AI圖片)</p> <p class="ql-block">《淮南子·覽冥訓(xùn)》明確記錄了女媧補天的完整故事,包括煉五色石、斷鰲足立四極、殺黑龍止洪水等細(xì)節(jié),并強調(diào)其改造天地的精神內(nèi)涵。(AI圖片)</p> <p class="ql-block">在《華夏人文始祖園》中,有女孩身著古裝拍攝視頻,我也不禁湊熱鬧拍了幾張照片,仿佛置身于古代的畫卷之中。</p> <p class="ql-block">《華夏人文始祖園》中伏羲女媧大型造像的作者是中國美術(shù)館館長,雕塑家吳為山先生。觀伏羲造像,我發(fā)現(xiàn)吳先生似乎將自己塑造成伏羲的形象,那姿態(tài)猶如地雷戰(zhàn)中民兵抱地雷沖鋒陷陣,玩笑而已,哈哈?。ňW(wǎng)圖)</p> <p class="ql-block">1、本篇圖片版權(quán)歸本人所有,下載轉(zhuǎn)貼請注明出處!</p><p class="ql-block">2 、背景音樂素材 古箏曲《紅顏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