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聞《金剛經》說眾生有佛性,(Buddha)譯文覺悟者。我以為佛所思維必定是多維空間吧?</p><p class="ql-block"> 有科學家耗盡畢生經歷專門研究過螞蟻,說這種生物的思維是二維的,專家從沒說螞蟻的宇宙觀。我理論屬于三維人類,認真了解過各學派天文學家的宇宙的起源比如Discover探索。</p><p class="ql-block"> 既然世上有二維,三維生物,我想四維乃至十六維生物應該也是有的?說不定真有靈魂輪回會或再生人什么的也說不定。于是一有感興趣的事,只要有時間就習慣做些流水賬似的筆記預備量子互通。</p><p class="ql-block"> 不幸的是,在整理過程中發(fā)現之前的文章大部分丟失了,只有2017年以后的這部分。好在早年QQ剛開通了日志,我寫了一部《我的伊甸園》如今再寫一部美篇《我的伊甸園》吧!</p><p class="ql-block"> 在文字的世界里,我們每個人都是孤獨的旅人,用筆尖劃過歲月的長河,我試圖留下一些屬于自己的痕跡。</p><p class="ql-block"> 記憶的書頁仿佛還在歲月里沙沙翻動,曾經精心儲存的文章如散落的星子,消逝在時光的洪流中。那些文字承載的故事、情感與思考,本應是串聯(lián)生命軌跡的珠鏈,卻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化作難以追尋的幻影,只留下悵然若失的遺憾。每一篇文章都像是我與世界對話的記錄,是我情感、思考和生活的縮影。那些曾經用心寫下的文字,那些承載著我無數回憶的文章,就在不經意間,悄無聲息地消失已無跡可尋。那些在腦海中閃現的靈感,仿佛被忽然之間一陣風吹散,只留下空蕩的屏幕和無盡的懊悔。責怪自己太想當然,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沒有做好其它妥善備份。</p><p class="ql-block"> 然而,生活總是要繼續(xù)的,文字的旅程也不能就此停歇。在經歷了最初的失落之后,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剩下的文字。雖然很多文章已經丟失,但還有一些片段、一些回憶,依然在我的腦海中徘徊。我決定,把這些剩下的文字整理出來,把它們匯聚成一本書,作為對過去寫作旅程的一種紀念,也作為對那些失去的文字的一種慰藉。文字的魅力或許正在于它永不磨滅的生命力。即便曾經的篇章湮滅,新的靈感與感悟仍如破土的春筍,在心靈的沃土上蓬勃生長。如今,我將這些劫后重生的文字匯聚成冊,既是對過往遺失的緬懷,也是對當下創(chuàng)作的珍視,更是對未來的期許。</p><p class="ql-block"> 我已經下載了手機??Word文檔,自行編輯自行打印成書,這本書里的文章,或許沒有了完整的體系,或許沒有了曾經的連貫性,但它們都是我真實的情感流露,是我曾經在這個世界上存在過的證明。每一篇文章,都像是時光里的碎片,雖然不完整,但依然閃爍著屬于自己的光芒。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讓大家看到一個曾經用心寫作的我,看到那些在文字里跳躍的靈魂。</p><p class="ql-block"> 這本書,也是我對自己的一種提醒。它讓我明白,文字雖然脆弱,但只要我們用心去寫,用心保存,它們就會成為我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 這本書里的每一個字符,都是我與生活對話的印記。它們或記錄了某個觸動心弦的瞬間,或抒發(fā)了沉淀于心底的思索,或編織著天馬行空的想象。盡管失去了部分過去的積累,但也正因如此,這些文字更顯純粹而珍貴——它們掙脫了過往的束縛,以全新的姿態(tài)展現著此刻的我,展現著我對世界、對生命的獨特理解。即使有一天,它們會因為各種原因而消失,但它們曾經帶著我的思考和感動,卻永遠不會磨滅。寫作的過程,如同在暗夜中執(zhí)燈前行,雖有迷茫,卻始終朝著內心的方向。希望這本書能成為一盞微光,在某個時刻,照亮讀者的心靈角落,引發(fā)共鳴與思索。也愿它成為一座橋梁,連接你我,讓那些曾經遺失的美好,以另一種方式重新綻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后的話:</p><p class="ql-block">這本書不僅僅是我一個人的紀念,它也屬于每一個曾經讀過我的文章、和我一起在文字世界里漫步的人。感謝你們一直以來的支持和陪伴,是你們讓我有了繼續(xù)寫作的動力,也是你們讓我相信,文字的力量是無窮的。</p><p class="ql-block">愿這本書能成為我們共同的回憶,愿我們在未來的文字旅程中,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方向。</p><p class="ql-block"> 劉崑嶺2025年4月18日于北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