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讀這本書,既讓我滿足了無盡的好奇心,也讓我感嘆不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比爾-蓋茨如今的成就已無須誰評價和多言。自從我讀大學接觸了計算機和網絡開始,比爾-蓋茨就已經是金字塔頂尖的人,他創(chuàng)立的微軟以及他的財富、社會地位已經讓普通人望塵莫及,反正我是連效仿的心思都沒有一絲一毫。地位相差太過于遙遠的人反而激不起情感上的波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但這樣一個人,實際上并不是天降于世,也是一天天、一步步逐步成長起來的。他也有普通人不合群的煩惱、學習上的困難、考試前的挑燈夜讀拼命復習、青春期的叛逆特別是對最親近的母親的蠻橫無理,甚至在青春期遭遇了好朋友肯特的突然死亡,等等,更別說他創(chuàng)業(yè)的曲折和艱難。只不過,他都跨過去了,而且獲得了他想要的結果,即我們知道的成功。但是,每個人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問題與挑戰(zhàn),不都是要過去的嗎?生命都是過程,區(qū)別在于如何經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本書主要寫的是比爾-蓋茨童年和青少年時期的經歷。作者并沒有寫微軟公司后來的輝煌,僅僅只是寫到微軟創(chuàng)立之初,從一個由幾個曾經的中學同學好友聯(lián)合而成的“興趣小組”逐步轉化為一個開始招聘不熟悉的人就結束了。后續(xù)的故事其實早已經天下皆知,作者也就無需多言。所以,這本書基本上就是從比爾-蓋茨八九歲寫到他二十歲左右的人生經歷。這十年,是比爾-蓋茨一生的基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比爾-蓋茨首先是出生就拿到了一副極好的牌。這個極好,就是我們現(xiàn)在時常提到的原生家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甚至覺得這是一本準備成為媽媽的女性以及準備迎接新生命的家庭非常值得閱讀并深深思考的育兒書籍。我不知道二十多歲的我讀到這本書會有何感想,如今我讀到這本書,讀到比爾-蓋茨的父母、家庭對他的影響與幫助,我對他的父母真是贊嘆不已,也為自己相形見絀的認知與行為感到羞愧。我真的越來越相信:父母以及家庭養(yǎng)育孩子的方式對孩子一生的影響,幾乎是至關重要的。三代養(yǎng)出一個貴族,也是有道理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比爾-蓋茨的母親瑪麗-馬克斯韋爾是一位富養(yǎng)的女子?,旣惖淖娓甘且晃灰簧粩嘧晕彝晟频牡浞?,擔任過市長、州議員、學校董事會成員及西雅圖聯(lián)邦儲備銀行董事會成員,最后成為西雅圖一家大銀行的董事長?,旣惖母赣H也是銀行家,母親讀書成績優(yōu)異、熱愛運動、博覽群書。在這樣的家庭里長大的瑪麗,自然胸懷大志,幾乎全能。瑪麗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自然而然走向職場,特別是公益事業(yè),家庭和事業(yè)之間似乎不存在沖突。她既沒有疏忽子女的養(yǎng)育,三個孩子都很綻放各自精彩的生命;她也沒有放棄自己的事業(yè),甚至在事業(yè)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這樣的女性,一生充沛富足,哪里會有時間無謂的焦慮呢?更不用說給孩子壓力了。所以,在這本書里,比爾-蓋茨沒有寫到任何一點因為父母對他的管束與期望造成了壓力,更別提焦慮這個詞了,在他成長的世界里,所有的煩惱全部來自于他對個人的認知與定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比爾-蓋茨的祖父母沒有巨大的財富托底。守著一個小家具廠的祖父謹小慎微,只希望自己的兒子學點“賺錢的招兒”。但是曾經以班級第一名的成績畢業(yè)的祖母教導自己的兒子:“你知道得越多,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被蛟S,她不一定讀過笛卡爾,但是,她有天生的格局。1944年,戰(zhàn)爭讓比爾-蓋茨當時19歲的父親小蓋茨進入候補軍官基地服役。這段嚴格的服役訓練結束時,小蓋茨已經是一名陸軍少尉。當他準備進入戰(zhàn)場時已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了,二戰(zhàn)結束了。小蓋茨以第一批駐日美軍的身份在東京服役。這之后,美國為參與戰(zhàn)爭的軍人提供了援助計劃,小蓋茨進入華盛頓大學學習法律。比爾-蓋茨的父母就是在華盛頓大學相遇相識并相愛結婚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比爾-蓋茨回憶,在他出生后幾個月,他們搬進了西雅圖觀景嶺社區(qū)的一棟新建住宅。在社區(qū)里,步行距離內有一所小學、一個兒童公園和一座圖書館。這是一個專為精英打造的高檔社區(qū)。比爾-蓋茨從小接觸的同伴和家庭,對他的影響也是至關重要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美國家庭喜歡聚會社交。比爾-蓋茨回憶,小時候家里舉行聚會的時候,他主要負責給客人添咖啡。每個家庭成員都有自己的任務,比爾-蓋茨為自己能夠在成人世界“立足”倍感自豪。而且,蓋茨家的聚會每次都有確定的主題,甚至杜絕八卦閑聊,畢竟參加的人不是銀行家,就是醫(yī)生、法官等等。于是,穿行于成人之間只有七八歲的比爾-蓋茨早就對“對等資金”、“債券”、“醫(yī)療”、“選舉”等等詞匯耳熟能詳。再加上比爾-蓋茨家每日餐桌上父母都會認真談論時事與政務,法律與慈善相關的話題經常出現(xiàn)。比爾-蓋茨很小就意識到:他和成年人之間的溝通更為順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時候,比爾-蓋茨幾乎沒有朋友,他喜歡讀書、發(fā)呆,也就是思考。他很多時間都是和外祖母在一起玩紙牌游戲。各種各樣的紙牌。比爾-蓋茨也說,外祖母對孩子們的愛與照顧也是母親得以能夠在家庭和事業(yè)平衡的強大支持。外祖母給他們讀書、帶他們去社區(qū)圖書館,玩很厲害的紙牌游戲。外祖母極具智慧,長達幾年的紙牌游戲讓比爾-蓋茨得到了學會新技能所產生的強烈的滿足感,他享受這種心智的較量。比爾-蓋茨寫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玩紙牌游戲教會我:無論某些事情看起來多復雜、多神秘,我們通常都能最終琢磨出個究竟。這個世界是可以被理解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樣的認知對于一個孩子來說,是多么的難能可貴!在比爾-蓋茨的成長過程中,他都是這樣一次次自己領悟出來的。但是,如果沒有外力持久智慧的引導與幫助,后來的一切幾乎都很難發(fā)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比爾-蓋茨說自己9歲就進入了叛逆期。叛逆期的孩子幾乎都會將矛頭對準父母,比爾-蓋茨也不例外。倍感挫折的父母想了很多招:和學校老師溝通、促成更多的活動讓孩子釋放精力、報名參加父母效能訓練、向社工查爾斯-克雷西博士求助等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比爾-蓋茨是幸運的??死孜鞑┦坎粌H給他和父母提供了專業(yè)的咨詢服務,還極其富有同理心、富有智慧和洞察力??死孜鞑┦口A的了比爾-蓋茨的尊重與認可,也讓比爾-蓋茨的父母及時地調整了養(yǎng)育他的方式:更多的自由。比爾-蓋茨也意識到父母對自己毫無條件的愛和真正的盟友關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樣的認知雖然簡單,但是要讓青少年自己明白這一點,其實很難。很多人,其實都是多年之后,才真正明白父母對自己的愛。這一過程,或許幾年,或許很多年。而在吸收知識和豐富頭腦的青春期,那些寶貴的精力旺盛的時間都被消耗在與父母的對抗里,極其可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比爾-蓋茨中學被送入了湖濱中學。這是一所私立的貴族學校。比爾-蓋茨后來創(chuàng)立微軟的想法、前期的鋪墊,后來長期的合作者,都是在湖濱中學的同學。這所學校里不僅學生都是優(yōu)等生,師資也非常雄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60年代,一所中學的任課老師不是學科博士,就是企業(yè)公司的實干家高級技術人員。校方的教學理念是,高水平的教師有足夠的自信,可以給學生留出探索的空間,即便這意味著打破常規(guī)邊界。在這樣的氛圍里,聰明的頭腦會得到更多的激發(fā)和碰撞。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學習進度和喜好,不僅可以自行選擇課程,還可以停課休學去實踐。只要你的理由是合情合理的,申請過程規(guī)范且態(tài)度理智,沒有任何規(guī)章制度可以限制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比爾-蓋茨在湖濱中學開始接觸終端機。這段經歷在這本書占了很大的篇幅。這既是比爾-蓋茨事業(yè)萌芽的起點,也是他性格完善并成熟的關鍵時期。湖濱中學引進當時非常前沿的終端機的時候,相關的計算機課程幾乎都沒有。為之著迷的幾位中學生,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他們不僅自己摸索計算機語言,還自己制定了對應的教材。后來,他們還自己編了一個學校排課選課的程序。在校期間,比爾-蓋茨就和肯特、保羅、里克一起參與了當時很先進的數(shù)據(jù)公司的編程、測試、校驗等正式的工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比爾-蓋茨與肯特最為契合。他們倆給當時的信息科學公司工作了數(shù)百個小時后,沒有得到之前公司承諾給他們的免費上機時間。因為當時是撥號上機,費用也不低。當時他們倆還在讀高二,因此被成人當做小孩免費使用了。為此,比爾-蓋茨求助于父親。這是比爾-蓋茨記憶中為了個人的利益受損第一次求助與父親,這之后,還有一次,就是哈佛大學因為比爾-蓋茨過度使用學校的終端機而打算開除比爾-蓋茨的時候,父親第二次幫了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比爾-蓋茨對于父親的專業(yè)幫助記憶深刻。因為父親是完全把他們的事當成一件“正事”,了解前因后果之后,給對方公司總裁打了一個電話。比爾-蓋茨對父親語氣中的沉穩(wěn)以及專業(yè)非常敬佩,這也是之后他處理很多復雜問題時潛移默化使用的方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一點,對于比爾-蓋茨來說,或許是理所當然就擁有的,但對于很多孩子來說,這是可以不可求的。比爾-蓋茨的父親不僅可以在孩子求助時給予專業(yè)幫助,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一直都非常深度地參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比爾-蓋茨的父母在搬到觀景嶺社區(qū)之后,每年都會組織一次為期兩周的家庭度假活動。差不多十組家庭,每年夏季固定地去一個度假村集體活動。比爾-蓋茨的父親是一年一度孩子們奧林匹克運動會的領頭羊。不僅涉及了很多趣味游戲,還有很專業(yè)的競技體育,給獲勝的孩子頒發(fā)獎牌等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樣的社交活動其實就是父母給孩子打造的成長樂園。說句實在的,我讀到這些的時候,真心羨慕。不僅我的父母沒辦法給我創(chuàng)造這樣的條件,我也沒有你給孩子創(chuàng)造這樣的條件與機會。我們都太過于努力地掙錢生活,又不曾有足夠的財富挑選生存環(huán)境和鄰居,更沒有這樣盡心盡力地享受家庭生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比爾-蓋茨在書后面也說,如果是幾十年后,他孤僻的性格以及不善于處理日常事務的能力,或許會被歸為自閉癥兒童而要接受治療,那將是完全不一樣的人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本書是比爾-蓋茨的自傳。然而,我在這本書里,看到了很多都是他的家庭給予的托舉。不僅僅是毫無保留的愛,還有真正用心的養(yǎng)育。天才還真不是自然而然就有的,需要小心地、智慧地呵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當然,我這么說并不是否定比爾-蓋茨的天賦異稟。他對數(shù)學以及計算機程序語言的癡迷和狂熱的投入,是他得以找到人生目標的最本質的原因。我只是在讀了這本自傳之后,看到他在童年和青少年時期的經歷,有感而發(fā)而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本書里還有很多細節(jié)值得有天賦的孩子,以及想為孩子長遠計的父母細細品味。我想,這本書里的內容都是真實可信的。比爾-蓋茨犯不著虛構情節(jié),而且,他的文筆非常好。讀這本書,完全可以沉浸其中,就像一本吸引人的小說一樣。要知道,比爾-蓋茨五年級的時候就可以自力更生寫出一本長達177頁的城市介紹。別忘了,他最喜歡的是閱讀。很小很小的時候,他就可以獨立閱讀了。他說,他最喜歡的就是閱讀和思考。微軟最初的源代碼,就是他十三歲的時候在一次長距離遠足的時候想出來的。他一邊爬山涉水,一邊專注地思考代碼語言,一遍一遍,直到他自認為完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是不是很天才?反正我是很佩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