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軍帽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六十年代,中國人民解放軍914部隊奉命進駐城廂古城武廟,因為駐地沒有生活水源,部隊找城廂銀行商量決定借用隔壁銀行大院里面的一臺人工機井抽取生活用水,從此以后,每天早上的6點半,某連炊事班的戰(zhàn)士們就會來到銀行大院里面的機井旁邊取水,每天早上“吱呀!吱呀”壓水的聲音成了小孩子們上學(xué)的起床號,銀行大院的小孩們非常高興認(rèn)識穿綠軍裝的解放軍戰(zhàn)士,他們很快就和這些戰(zhàn)士們混熟了。曾經(jīng)年少的我還和炊事班的副班長黃建民演繹了一段難以忘懷的軍民魚水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一年我8歲,當(dāng)兵的黃建民20歲,他和我成了忘年交的好朋友。每個星期天父親都會從趙鎮(zhèn)騎車回到城廂古城,我悄悄地把父親的自行車推出去,和他一起到城廂古城的家珍公園里面學(xué)騎自行車,兩個月以后他掌握了駕馭自行車的技術(shù)。他悄悄把我拉到?jīng)]人的地方,從上衣口袋里掏出來一張姑娘的照片,他說這姑娘是他的未婚妻,那姑娘黑油油的辮子搭在隆起的胸前,蘋果似的臉蛋,長得十分俊俏。八一建軍節(jié)到了,炊事班的戰(zhàn)士們邀請我去部隊過節(jié),那天在炊事班吃的是豬肉大蔥包子,這是我一生中吃過的最香的包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年以后,部隊奉命遷往金堂縣焦山附近,部隊拔營的那天晚上,我和他約好晚上七點鐘在武廟門口見面,我的衣服口袋里裝著5個煮熟的雞蛋早早地跑到武廟門口,他終于來了,從軍挎包里拿出來一頂嶄新的軍帽端端正正地戴在我頭上,我把5個帶著余溫的雞蛋放進了他的挎包,時間過得飛快,部隊的熄燈號吹響了,他和我匆匆告別離開了,我早已經(jīng)淚流滿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放暑假的時候,我打聽到部隊在金堂往中江的一個山坳里開采石頭修部隊的營房,我徒步走了5個多小時終于找到了部隊的臨時住地,在那里我見到了黃建民,那天中午我在炊事班吃的午飯,下午他向連長請了幾個小時的假,借了一部自行車搭著我來到趙鎮(zhèn),他臨走時送給我了一個硬殼的筆記本,扉頁上簽有他的名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年以后,我上金堂縣焦山的部隊營房里尋找黃建明,接待我的是炊事班長,他告訴我說,黃建民已經(jīng)從部隊退伍回家了,原來那天他騎車送我到趙鎮(zhèn),返回駐地時不幸撞倒了一位農(nóng)村婦女,造成這位婦女下肢嚴(yán)重骨折,部隊給了黃建民記過處分,安排他提前退伍回射洪縣農(nóng)村老家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從那以后我再也沒有見到黃建民,也不知道他的音信,那頂軍帽至今我還保留著,每當(dāng)我看見那頂保存完好的草綠色軍帽,我的心里就會隱隱作痛!</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很棒精彩寫于青白江.城廂古城</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