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4月8日,用腳步丈量城市進入</b><b style="color:rgb(255, 138, 0);">第八站</b><b>。這次打卡城市公園和以往相比有三個不同的地方。</b><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一是</b><b>第一次打卡兩個公園,而且在我超10個月的跑步史上也是第一次。這兩個公園分別是通榆河生態(tài)公園和濱河公園。</b><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二是</b><b>通榆河生態(tài)公園是以好空氣出名的公園。前幾天晨跑回來,碰到同一小區(qū)的薛先生,他專門開車到通榆河生態(tài)公園跑步,他說那里的空氣太好了。</b><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三是</b><b>跨越通榆河上的公路大橋(開放大橋)跑步。這在我的打卡之旅上是第一次,到公園跑第一次在公路上跑了一段,而且還跨越了運河上的大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通榆河生態(tài)公園</b><b>東臨通榆河,西至運河路,北鄰鹽城高鐵站和世紀(jì)大道,南至新都路,總面積約40畝左右。公園原來是通榆河西側(cè)綠化帶的一部分,2020年12月動工改造,2021年5月建成開放。公園雖然面積不大,但景點豐富,有功能區(qū)、活動區(qū)和配套功能區(qū)。</b><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景觀區(qū)</b><b>有“花海融春”、“櫻林棧道”、“湖濱棧道”、“杉林花徑”等景點。</b><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活動區(qū)</b><b>包括“歡樂草坡”、“高臺吊橋”、“繽紛童趣”、“戶外營地”、“穿林覓趣”、“運河碼頭”等項目。</b></p> <p class="ql-block"><b> 通榆河生態(tài)公園的步道是淺灰色瀝青,一圏大約2.5km,距離適中,彈性較好。周邊有森林花樹、綠地河流,空氣清新,應(yīng)該算是</b><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城市氧吧</b><b>。這對跑者來說,特別友好。早上6:28分,我從通榆河開發(fā)區(qū)大橋東側(cè)出發(fā),至通榆河生態(tài)公園后沿著公園步道慢跑一圈,大約3km,然后又返回新都路,跨過通榆河,到河?xùn)|側(cè)的濱河公園繼續(xù)晨跑。用時41分鐘,全長5.12km,配速8’03,心率125,順利完成當(dāng)天晨跑任務(w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濱河公園,原來叫迎春公園,</b><b>2012年開工建設(shè),2014年建成開放。2021年改造升級,改名為濱河公園,</b><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又稱東郊河濱公園</b><b>。公園西側(cè)為通榆運河,東側(cè)是開放大道,南至新都路,北面和迎賓館相接,面積不大,大約不到20畝。如果把通榆河?xùn)|側(cè)沿河綠化算上,向北至世紀(jì)大道的話,公園面積約35畝,和通榆河生態(tài)公園相仿。公園有“櫻語芳華”“碧水輕瀾”“秋棠煙雨”“丹桂飄香”四大景觀區(qū),有河流、島嶼、橋梁、森林、花卉、草坪、步道、廣場、小品、棧道等景觀元素,有100多種觀賞植物科學(xué)配植,形成水綠交融、動靜相諧、步移景異的公園景觀。但</b><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我還是希望公園的名稱要相對固定,不要造成認(rèn)知混亂。 </b></p> <p class="ql-block"><b> 說到通榆河生態(tài)公園,就不能不說說</b><b style="color:rgb(1, 1, 1);">通榆河。</b><b style="color:rgb(255, 138, 0);">通榆河的“通”指南通,“榆”指贛榆。</b><b>通榆河南起南通市海安縣新通揚運河河口,北至連云港贛榆區(qū)柘汪臨港產(chǎn)業(yè)區(qū),全長415公里,其中鹽城境內(nèi)約200公里。1958年冬通榆河海安至阜寧段157.7公里開挖,1992年冬季全線開始試驗性開挖,1993年9月正式開工,2002年建成通水;2007年12月9日開始實施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2011年全線建成通航,成為江蘇第二條南北千噸級航道(第一條為京杭大運河)。</b></p> <p class="ql-block"><b> 我的</b><b style="color:rgb(255, 138, 0);">父親母親</b><b>都是當(dāng)年通榆運河的建設(shè)者。1958年冬政府一聲令下,十萬民工齊會戰(zhàn),采取人工挑抬的方式開挖運河,我的父親母親就在鹽城伍佑段的工地上。父親給我講,在工地挑河的有一天下午,他接到我曾祖父病危的電報。我的父親母親當(dāng)晚在登瀛橋跟一個順路的民船到溝墩,然后在施莊的北陳莊過一宿,第二天天麻花亮步行回家,我的曾祖父已經(jīng)過世,成為心中抹不去的痛。那時的交通太不發(fā)達(dá),那時的老百姓真能吃苦、干勁真大,海安至阜寧段通榆河157公里建成。但因為人力、財力、物力的限制,通榆河成了半拉子工程。直到上世紀(jì)九十年代,通榆河工程復(fù)工,且全部采取機械化施工,到本世紀(jì)初建成通水。</b></p> <p class="ql-block"><b> 站在通榆河大橋上,眺望運河浩浩蕩蕩,運輸船只南來北往。運河兩岸的通榆河生態(tài)公園、濱河公園、新四軍文化林,構(gòu)成通榆河的綠色生態(tài)廊道???lt;/b><b style="color:rgb(255, 138, 0);">花紅柳綠鶯啼,河水碧波蕩漾,百姓笑靨滿面,真是一派迷人的春光,我也從心底里笑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i>(以上照片均為作者攝于2025.04.08日晨)</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