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人生如瀚海,每個人只是朵浪花;浪花有世界,每一步都別有風景。—題記</h3> <p class="ql-block">《瀚海浪花》是侯榮臻先生繼《涅槃重生—抗癌路上的風景》之后,推出的又一部力作。其文之美,其情之深,其敘之實,嘆為觀止。侯榮臻先生說,分享是最大的快樂。作為侯榮臻先生的鐵粉,我有必要把我對侯榮臻先生和他的《瀚海浪花》的理解分享給大家。單純地為了快樂。</p> 《瀚海浪花》分上下兩篇,上篇是“龍城舊事”,滿滿的回憶;下篇是《幸福密碼》,妥妥的傳道?;貞浭沁^來人的專利,傳道是悟道者的品性。而寫作則是寫作者的稟賦和格局。 在“龍城舊事”中,他寫到了父親、母親、愛人、家庭和龍城。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b></h3> 他寫父親,不是直接寫父親。 而是寫父親的中山裝,“父親的發(fā)質比較硬,時間長了,就把衣領的邊兒磨爛了?!薄坝袝r我趁母親剛剛縫補完這件衣服(中山裝—筆者注,下同)還沒架起來的時候偷偷穿一下,還跑出去讓姐姐和妹妹看看我?guī)洸粠洑?,像不像父親那樣威武。”“兒子,你不是很喜歡這件衣服嗎?你爸說了,以后就送給你穿了?!薄皨寢?,這是真的?”當終于穿上父親無比珍愛的中山裝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除了領口邊上織補過外,胳膊肘和兩口袖口也打著補丁,而且,胸前的一溜扣子的邊上都已經磨得起了毛,那個插筆的地方似乎也磨出了毛邊兒……”這就是一個領著高工資的領導干部的衣服。艱苦樸素、永不忘本就是一個老革命的本色。 寫電風扇。寫電風扇的風波。父親把以難解難換來的電風扇退給了他幫助的人,只為了守住一個共產黨員的底線,一個革命干部的初心。樂于助人,不圖回報;解人危難,不存私心。 <p class="ql-block">寫背影。寫花甲之年,為了彌補省內還沒有專業(yè)中醫(yī)大學的不足,為了盡快培養(yǎng)出一批中醫(yī)專門人才來滿足國家急需,為了滿足莘莘學子的求知渴望,籌建成立“山西省中醫(yī)業(yè)余大學”并擔任首任校長時辛勞但挺拔的背影;去大學看望他時,父親在昏暗的路燈下認真看著學校的宣傳欄的背影,“身教”,那是父親深藏不言的秘密。</p> <p class="ql-block">寫第二故鄉(xiāng)探親。寫父親對生死之交的戰(zhàn)友和兄弟的情誼。為了見這個伯父,母親和姐姐們不但給父親和我趕做了新棉衣、新外衣……“印象最深的就是和父母一起去當時太原市最繁華的商業(yè)街‘鐘樓街’的副食品市場、‘稻香村’食品店選購年貨和禮物。在那時我們分別挑選了幾種有名氣又好吃的點心和水果糖,還有剛剛進入太原市場不久的上?!蟀淄谩烫呛途黎F盒裝的曲奇餅干。在剛剛改革開放的那個年代,這些東西就算是上上品了,一般人家是不會買的?!薄拔覀兊能噭倓偼7€(wěn),父親就下了車,三步并作兩步地跨入庭院大門。父親和伯伯一見面,兩個人就緊緊地握住手,使勁晃著,凝視著對方,還不時地相互拍拍對方的肩膀,好像久別重逢,早已忘記了是在寒冷的庭院中。”</p> 寫驚蟄吃梨?!跋矚g研究中醫(yī)的父親,還常在驚蟄這一天給我們講一番吃梨與健康的道理?!薄拔仪宄赜浀茫覀兗胰绻姓l不幸中招感冒、咳嗽,父親就會買幾個大梨,把梨在爐火中烤熟給我們吃,或者把一整梨切成小方塊兒,與鮮姜片(五六片)、白蘿卜(五六片)、蔥須(兩根,最好帶一點蔥白)和香菜根一起煮了,加一些紅糖或冰糖讓我們連湯帶梨一起吃掉……咳嗽比較嚴重時,父親就把一個整梨的梨心挖掉,里面放置少量的川貝和蜂蜜蒸熟了給我們吃……” 寫看飛機?!鞍职?,爸爸,你看,飛來兩架飛機?!薄拔业暮奥暟迅赣H從家里吸引了出來。父親一邊撩起竹簾子一邊問我:‘在哪兒呢?在哪兒呢?’”一個當過兵,打過仗的父親又怎么會稀罕飛機呢? 寫來去匆匆的電視機。為了不影響自己備戰(zhàn)高考,父親居然把好不容易托人從上海買回來的一臺“飛躍”牌電視給賣了。那是大院里第一臺電視機,也是那個時候大院里的唯一一臺電視機。來家里看電視成了鄰居每晚的盛典。家里坐不下了,“父親干脆就把電視機架在窗臺上,屏幕朝外讓鄰居們坐在院子里看。一時間,我們家成了全院最熱鬧的地方?!本瓦@樣一個坦誠正直、熱情真誠的老革命,居然掐滅了全院人的快樂。作者不理解,很不理解,認為父親“過于呆板,不通人情”?!澳銈兒袜従觽兠刻焱砩隙伎措娨?,我都沒怎么看,也沒埋怨你們……”“于是,他就給我講了一大通道理……”“兒子,你放心吧,等你明年考上大學了,爸爸一定給你買一臺更大更好的電視機?!? <p class="ql-block">寫我和當兵擦肩而過?!爱敱?,是我青少年時期的一個夢想”,當1976年春天招飛初審通過后,“我的心情特別激動,走起路來常常蹦蹦跳跳的,那幾天的高興勁兒就別提了,興奮得上課不安心,連覺都睡不好。恨不得馬上進入軍營,穿上軍裝……”結果卻因左鼻竇肥大,與藍天雄鷹失之交臂?!拔覞M心沮喪地回家和父親說了此事,意思是想讓父親幫我找人說說情。父親卻說:‘兒子,不去也好,好好讀書吧?!?lt;/p> 寫家長會?!案赣H告訴我說,‘兒子,學校號召每個學生要學一兩項特長,以便使你們更好地成長。我想讓你參加學校的宣傳隊,負責宣傳隊工作的張林祥老師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優(yōu)秀老師,跟著他能夠學到很多東西?!? 一個慈祥板正的父親形象和一個活潑懂事的兒子形象躍然紙上,父子之情就這樣自然地流淌在字里行間……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b></h3> 如果說父親是載侯榮臻先生出海的大船,母親就是他溫柔的港灣。有時候,母愛跳動在針線里:“母親就帶著我大姐,一邊耐心地教她如何織補,一邊一針一針地把磨爛了的領口邊兒織補起來”。有時候,母愛活躍在細節(jié)中:“母親瞇著眼睛,帶著慈祥的微笑上下左右打量著我,接著又戴上她的眼鏡端祥了我一番,說:‘哦,我兒子真是長成大人了啊,都能穿你爸爸的衣服了。雖然稍顯肥大,但挺好的,就是顏色有點淺,不太耐臟,你注意點就好了。’”中山裝的顏色怎么會淺呢?母親明明知道是她洗了又洗的結果啊??赡赣H還是這樣說。那是一個妻子對丈夫的心疼,是一個母親對兒子的期盼。 先生總是把對母親的愛藏在文章的縫隙里,借“母親對父親的理解”凸顯他對母親的依戀。當先生跟隨父親回第二故鄉(xiāng)探親時,“臨行前一天,母親把所有要帶的東西,小心,仔細地擺放在行禮箱里……臨開車了,母親又拿出半袋大米,非得讓拿上,說這是山西省最好的晉祠大米。” <p class="ql-block">兒女是這個世界上最貪婪的生物。侯榮臻先生也一樣,母愛之花一直開在他的味蕾上:“媽媽做的打鹵面特別香,在我的記憶里,任何山珍海味也比不過媽媽做的打鹵面。每次媽媽給我們做打鹵面,我都會超出平時的飯量許多,都有了吃了還想吃的欲望……如果半月二十天沒吃上打鹵面,我們必定會強烈要求媽媽做一次?!薄案呖嫉牡谝惶臁赃^早飯,母親就為我準備好兩個饅頭、一大塊榨菜、幾塊豆腐干和一根黃瓜,小心地把它們裝在一個袋子里?!?lt;/p> <p class="ql-block">“母親的身材雖然不夠高大,卻有著博大的胸懷和濃濃的家國情懷。我和秀驊(侯榮臻先生的愛人)工作很忙,她總是把全部家務承擔下來,不讓我們做。”當先生矯情時,媽媽卻這樣說:“你和秀驊都是一校之長,你們要負責幾千師生的學習、工作和安全,特別是教學質量,媽媽干點家務沒啥,就當是鍛煉身體,你們能向組織上交出滿意的答卷,就是我和你爸爸最希望看到的。”</p> 如果說,父親是先生的豐碑;那么,母親就是先生豐碑的底座。在先生的文章里,父親的高頻率出現(xiàn),我認為是每一個男人,每一個兒子的本能,這是一種血脈上的壓制。但,母親才是那個情感和理想的底座。先生愛他的父親,更愛他的母親。先生何必要歇斯底里地向整個世界呼喊,說母親是他今生最愛的兩個女人之一。不是這個世界不相信,是他怕這個世界不相信。因為,他對母親愛得深沉,愛得不知所以。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b></h3> 真愛是熱辣的。當先生寫妻子的時候,那種“熱辣”毫不掩飾。但熱辣中透著無可名狀的小心。我想先生一定是一個長不大的丈夫。先生在文章“我一生最愛的兩個女人”中,看似也寫了他親愛的母親,但我以為,他其實是用他親愛的母親襯托他的愛人,他的秀驊女士?!耙粋€好女人可以旺三代,我一生中幸福地遇到了兩個最美、最賢惠,能夠旺三代的女人,一個是生我養(yǎng)我的慈祥的母親,一個是賢良智慧的我的結發(fā)愛妻秀驊?!蹦闱魄?,“最美”“最賢惠”“能夠旺三代”這樣的定語是他母親和他愛人共有的。注意,接下來,母親的定語只有兩個:“生我養(yǎng)我的”和“慈祥的”,而妻子的定語則有四個:“賢良”“智慧”“結發(fā)”“愛妻”。直接翻倍。不是說先生對母親的愛比妻子少,而是先生把母愛投射給了妻子,把妻子對他的愛濃縮成了母愛。所以,有人說,丈夫是妻子的第一個孩子。 “龍城舊事”中,先生用整整兩篇文章表白他對妻子的愛。一篇是上面我提到的“我一生最愛的兩個女人”(典型的娶了媳婦兒忘了娘),一篇是“遇見你是我一生的福”。 遇見你是我一生的福,是嫂子60歲生日時,先生對嫂子驚天動地的表白:“我要感恩我的愛人。我感恩她,一個甲子,半個世紀的勤奮、辛勞和奉獻;感恩她,對雙方父母一往情深的愛和孝順;感恩她,對家庭,對孩子的傾心經營、培養(yǎng)與呵護;感恩她,在我抗癌過程中的全力支持和溫暖陪伴?。ㄔ斠姟赌鶚勚厣拱┞飞系娘L景》)”“如果說苦難是一所最好的大學,那么,我的愛人,就是我最好的導師?。ㄗ⒁飧袊@號)”但先生還是在不經意中透露了一個很重大的秘密,在先生和嫂子上大學期間的全校紀念五四運動的歌詠比賽中,嫂子是指揮,而先生只是領唱。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四</b></h3> <p class="ql-block">所謂“龍城舊事”,我以為分界點要么是先生新婚,要么是先生患病,總要有一個要點節(jié)點。我以為是先生患病,但他在給嫂子的表白中,又涵蓋了他整個的抗癌過程。我們允許一個紅色基因強大的政治老師、“太原市名校長”在給他深愛的妻子表白時越過了本應有的界限,畢竟,真愛無所畏懼。至于“舊事”的分界點是“先生患病”,還是“先生新婚”,其實已經不重要了。我很討厭“患病”這個說法,但我還是堅持以為分界點應該是“先生患病”。既然是舊事,一定要寫他的原生家庭,寫他的成長環(huán)境,寫他經歷的一切。</p> 先生重情,首篇寫了父親后,就開始毫不掩飾地寫他的第二次擁抱。那是先生從香港返家后最重要的一個安排,便是看望分別三年之久的小學班主任郝佩英老師。注意這個時間節(jié)點:陽春三月,渲土播種的季節(jié)。一個六十多歲的人,能如此關注細節(jié)。感恩之心無需言表。他這樣描述他的老師:“想起了老師梳著順溜好看的大辮子,在黑板上寫著工整漂亮的仿宋體粉筆字”。他這樣描述他的第二次擁抱:“這第二次擁抱,依然是老師那溫馨而有力的雙手擁抱著我,一只手還不停地輕拍著我的背膀,摩挲著我的頭發(fā),我能感受到她的鼓舞和力量,感受到她堅強話語中聲音的顫抖,感受到慈母般的真情和真愛……”然后,以同樣的深情,寫了教他武術的范師傅,寫了教他農活的農民伯伯,寫了教他車軸的張師傅…… <p class="ql-block">先生淳樸。他竟然在“給了奶媽的姐姐”中這樣寫:“姐姐對母親說,‘媽,這么多孩子,你咋就把我給了人呢?’”能這樣寫么?樸素而殘忍!沒有一點兒藝術的溫情!要知道,在那個年代,有多少人忍受著這樣的痛苦,而且不一定能夠順利認親!我就是被寄養(yǎng)在奶媽(三姑)家的,可我至今也沒有問過我的母親:“媽呀,我是你第一個孩子,你怎么忍心把我寄養(yǎng)給別人?”那是一個孩子的痛,更是一個母親的痛!先生啥也不懂,怎么能這樣寫呢?</p> 先生大義。他寫了那個年代,寫了“學農”“學工”“學軍”,寫了“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他寫得細膩溫婉、生動有趣、轉承起伏、回腸蕩氣?!皩W農、學工、學軍”“這‘三學’是20世紀七十年代中期我上初中前,國家實行的教育方針,也是一個偉大的創(chuàng)舉,它不僅極大地促進了學校教育的改變,還極大地促進、影響了一代人的教育和培養(yǎng)。它貫穿于我的小學后期和初中階段。人生中這種難得的經歷,在我的心靈深處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也成了我們這一代人的集體記憶。”現(xiàn)在的年輕人,不懂。 一個優(yōu)秀的學生、優(yōu)秀的老師、優(yōu)秀的校長,必然要寫他的學校,他的老師,他的學生,他的高考,他入團的經歷,他的畢業(yè)照,他退休的日子。除了感動,就是感恩,他總是記著別人的好,并把這種好以忽略自己的努力表達出來。既有對舊事的追憶,又有對當下的思考,更有對未來的擔憂。我想這應該就是趙少琳先生在序言里說的“本色與本真釀造的淳樸美”。 <p class="ql-block">他把家庭與父母緊緊地聯(lián)系起來,把龍城的變遷和時代的進步緊緊地聯(lián)系起來。“每當母親進入病房,父親那特別高興的樣子就像一個孩子。二老就和好久沒見面似的,問長問短說東道西的,好像有說不完的話?!币粋€東站,能讓先生記住一輩子;一碗老豆腐,能讓先生滾燙到如今;立夏的雨,可以讓先生浸潤人生;太原的橋,可以讓先生通達古今。</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五</b></h3> 在下篇“幸福密碼”里,我以為有三個緯度:一個緯度就是“指引”,一個緯度就是“布道”,一個就是“分享”。 所謂“指引”就是“以身作引”,首先就是讓自己快樂起來,譬如“你好,新年快樂!”;所謂布道,就是“以病悟道”,譬如“健康不是第一是唯一”;所謂“分享”,就是“分享一切”,譬如“香港的叮叮車”。 先生的文風可以用這樣幾個詞來形容:細膩、縝密、煽情。他能記住每一個細節(jié),而且要對每一個細節(jié)做論述,這還不算,他還能用最樸實的敘事炫彩(出自曾聆和老師語:一朵樸實又炫彩的浪花)。我想這與先生的原生家庭、紅色基因、成長經歷、奮斗歷程,以及他的成就,他的重生,他的交際是分不開的。 先生博愛。幸福的密碼,早在《涅槃重生—抗癌路上的風景》里,先生就無私地、反復地分享給了大家。先生之所以將“幸福的密碼”在《瀚海浪花》中另辟一篇來再次分享,是因為先生洞察了人性:在健康沒有被侵蝕之前,很少有人真正注重健康。他不想、不愿看到他經受的痛苦發(fā)生在你我的身上。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六</b></h3> 先生說,孫女兒糖糖是這個世界送給他的最美、最珍貴的禮物。是他抗癌成功的無上動力,是他余生特別的牽掛。 先生總是這樣,總是在我們讀他文章時,很突兀地插入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譬如,當我懷著充滿希望的喜悅,讀完他的“生命的意義在于生活總有小目標”時。他突然插入一篇文章“我讀臺灣作家邱文周的一封家書”。更可恨的是,他還附錄了邱先生寫給女兒的信和16年后她女兒寫給邱先生的回信。 當我讀到“爸爸和你玩了好多次捉迷藏,每次都一下子就被你找出來。不過這一次,爸爸決定要躲好久。你先不要找,等你十六歲的時候,再問媽媽爸爸躲在哪里,好不好?”“我們這次是在比賽,看看你厲害,還是爸爸厲害,準備好了嗎?比賽就要開始了。”時,已然淚如雨下。及至讀到“爸爸,我真的好愛你。可惜,比賽結束了。爸爸,我贏了……我是不是可以哭了?”時,我終于忍不住嚎啕痛哭。 我理解先生寫這篇文章的心情,更明白先生選附邱先生父女倆家書的心境,但先生不一定知道:我或許就是澣海中那朵哭泣的浪花。 <p class="ql-block">還是說可愛的糖糖吧,她真的很可愛,她絕不只是“卓成家園的天使”,也是我們所有人的天使。因為她的出現(xiàn),讓先生戰(zhàn)勝了病魔,實現(xiàn)了希望。那么,也一定會因為她的誕生,給我們所有人帶來好運,助力我們所有人實現(xiàn)夢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