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經常說到“紳士”、“土豪劣紳”、“士紳吏民”,那什么是“紳”,又什么是“士”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紳”原指腰帶。因過去官員上朝要隨身攜帶一個記事本,竹子或木頭的,叫“笏”,很多電影電視里都能看到。這東西在不用的時候就插在寬大的腰帶上,叫“縉紳”,縉就是插的意思。所以久而久之,就以“縉紳”指代官員。因為官員過去也叫“士人”,所以有時候也叫“紳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紳”和“士”是有異同的。相同之處是兩者都是讀書人,不同之處是身份?!凹潯笔侵鸽x職在家的,有的是告老還鄉(xiāng)的;有的是“丁憂”在家,就是父母等直系親屬去世,必須辭去官職回家守孝;“士”指候補官員,就是還沒當上官的。古代只要考中舉人就有當官的資格。但每年考取的舉人很多,官員的編制只有那么多,僧多粥少,很多人只能等著有空位下來,叫候補官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告老必須還鄉(xiāng),候補當然也在家里等著,都在鄉(xiāng)里,所以叫“鄉(xiāng)紳”。這其中有部分人因為見過世面,又讀過書,有一定文化,有的自己當過官或有同學正在當官,有一定人脈,所以就會橫行鄉(xiāng)里,魚肉百姓,包攬詞訟,這部分又叫土豪劣紳。</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