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中國乒壇一位資深乒乓人給我發(fā)了如下信息:【夏老說球】喜聞新西蘭運動員李春麗復出參賽,世界乒壇又來了一位63歲的“李奶奶”,可喜可賀!但與之相對照的是中國、日本的運動員卻越來越小,張本兄妹14、5歲已成名世界乒壇。此種現象說明的問題顯而易見:乒乓球起源于英國被稱為“桌子上的網球”,但是打乒乓球的年青人卻越來越少,即便在賽場上我們看到的參賽者也都是華裔且年令大,被稱為“奶奶”,相比之下40歲左右的張瑞、袁嘉楠、單小娜等不得不被稱為“阿姨”。這種年令上“巨大”差距其比賽結果可想而知了。世界乒壇的這種現象反映出東西方文化的不同,如何解決其乒乓球運動發(fā)展不均衡的問題成為國際乒聯面臨一道難題![囧][難過][驚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夏老的話表現出了一個負責任的將乒乓球愛到骨頭里的人對當前所謂現代乒乓球運動的憂心忡忡!這又回到老沈經常提起的乒乓球運動究竟要沿著一條什么樣的道路發(fā)展的老話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繼續(xù)像現在這樣被政治金錢綁架成為又一項極限運動?那就一定會彌漫傷殘亡的血腥,會和黃賭毒結下不解之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批有志之士在乒乓球如何沿著一個健康自然的道路前進作了許多探索,可沙板、光板及一再加大球的直徑等都不太為大眾接受,難道就任由一國獨秀和一花獨放,受眾前景暗淡而無所作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想想乒乓之父蒙塔古將一個室內小游戲引導到今日,想想這個世界上唯一一項適合人類所有群體參與的運動,這個體智并舉能陪伴人終生的運動和奧林匹克和平、友誼、進步的初衷漸行漸遠,變得愈來愈功利化,任由其慢慢萎縮?我大聲問一聲,蒙塔古也是人,寧有種乎!</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