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自1949年新中國解放后,五原路140號的老虎灶便有一項頗為穩(wěn)定的營生——給單位送熱水,這幾乎是老虎灶收入的重要來源。韋老板對這份生意極為上心,絲毫不敢懈怠。</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那時,永隆食品店和第九羊毛衫廠職工日常飲用的開水,必須趕在上午上班前送達,下午有時還需額外添送。五原路與常熟路拐角處的衛(wèi)生防疫站,以及延慶路和華亭路東北角的結(jié)核病防治所,它們沖洗膠片也需用到老虎灶供應的熱水。結(jié)核病防治所的暗房設計很是獨特,其弓形走道拐了好幾個彎,巧妙地將光線完全屏蔽,即便不關門,光線也透不進去。送水時,只需把熱水倒入他們指定的水槽即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五原路120號的五原路幼兒園和340號的宋慶齡幼兒園,也是老虎灶的???,每周都會訂熱水供小朋友洗澡。</p><p class="ql-block">五原路249號是一座大別墅,曾作為某單位的宿舍,每天都得送去好幾擔開水,供人沖熱水瓶,只是當時并不知道那是什么單位。</p><p class="ql-block">永嘉路636號原是申新九廠老板吳昆生的別墅,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被用作紡織女工宿舍,我家每天上午和下午都要往那兒送去好幾擔熱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讀初中的時候,就開始幫家里送熱水了。送水一般用的是裝有四個小鐵輪子的小平板車,一次能裝三四擔熱水,要是把水桶疊起來,還能再多裝一兩擔,不過那樣車子太過沉重,推送起來十分費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記得1957年一個星期天的下午,剛吃過午飯,我便和榮生一起推著平板車給永嘉路636號送熱水。到那兒卸完熱水后,女工們嘰嘰喳喳地很快就沖滿熱水瓶離開了。我和榮生心里很是高興,想著今天下午能多玩會兒了,便趕忙把空桶裝上車子往回趕。我們沿著烏魯木齊路,順利地推車經(jīng)過衡山路、東平路和桃江路,可到了淮海路時,卻被一位警察攔住了去路,不許我們通行。我滿心疑惑,便與警察理論起來。我問:“為什么不能過去?”警察只是生硬地回答:“這個小車子不能推過去。”我又追問:“為什么不能推過去?”他卻只是重復:“不可以推過去,就是不可以推過去?!?lt;/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一下子著急了,心想既然不讓推車過去,便對榮生說:“不讓推過去,那咱們把車子抬過去吧。”于是,我倆抬起車子就要過淮海中路。警察見狀,立刻上前阻攔,說道:“你們怎么這么不聽話?”接著又命令道:“你們倆推著車子跟我走?!睙o奈之下,我和榮生只好推著車子,跟著警察沿著淮海中路往東走去。過了復興中路,我還以為他會讓我們穿過1412號弄堂回五原路,沒想到他竟徑直把我們帶進了徐匯分局。進去之后,他和里面的人說了些什么,然后就讓我們在那兒等著。一直等到三點多,我爸才趕來,把我們倆接回了家。</p><p class="ql-block">嚇,白相的時間少了很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