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家住湘江堤邊,學齡前就替爺爺奶奶去湘江擔吃水。離開家鄉(xiāng)62年,退休后又回到生我養(yǎng)我的地方。如今,雖說不用到河里擔水吃,但飲用的仍是湘江水。</p><p class="ql-block"> 湘江,作為中國的一條重要河流,記憶猶新的是湘江水上運輸。兒時湘江主要運輸工具是木帆船和以煤炭為主要燃料的“洋船”。又叫機帆船。</p><p class="ql-block"> 當年,逆水的木帆船上都配有三四個纖夫,只看著他們肩膀上掛著繩索弓著背“四只腳”落地的形態(tài),一步一步的艱難沿河而上,運輸效率超低。江中心少量蒸汽機拖輪,拖著幾十噸的木帆船逆水速度也不是很快…</p><p class="ql-block"> 到了1955年中國自行設計制造的木売蒸汽機拖輪“森工八號”和“湖泰”輪船出現(xiàn)在湘江流域溯湘而上到達湘潭、衡陽,再進入資水和沅水流域的益陽、常徳、南縣等,再通過洞庭湖進入長江到達漢口…</p><p class="ql-block"> 因水上運輸條件便利,使得湘江成為湖南水上交通的樞紐。湘江水運也就有其重要的經濟和文化意義。省內物資交流便利也促進了沿岸經濟發(fā)展。更重要的是孕育了長沙的造船行業(yè)…</p><p class="ql-block"> 幾十年過去了,湘江邊長大慢慢變老的我,對水上運輸這一塊一直有心關注。今年初,我在手機上讀到一則消息:湖南水運領域的投資額達到18.96億元…從而顯示出湘江水運建設的強勁勢頭…</p><p class="ql-block"> 今日,來到江邊風光帶晨練,看到江中心的跑運輸的船,立馬拿出手機錄了一段視頻,情不自禁的寫下一段回憶。心生感激,為偉大祖國繁榮昌盛自豪!點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