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讓平安成為孩子回家的路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給家長的一封信</p><p class="ql-block">親愛的家長朋友:</p><p class="ql-block"> 您好!孩子的平安成長,是我們共同的心愿。每一次目送他們背著書包走出家門,我們的心便隨著他們的腳步懸起。然而,近年來,全國涉未成年人交通事故中,超過60%的傷害事件與違規(guī)騎行電動車有關。這些數字背后,是一個個家庭的淚水與悔恨,更是一聲聲對生命安全的叩問。</p><p class="ql-block">請與我們共同做到:</p><p class="ql-block"><b>一、用愛守護:別讓“危險”成為成長的代價</b></p><p class="ql-block"> 法律是底線,更是保護。國家規(guī)定,未滿16周歲的孩子禁止騎行電動車。這不是冰冷的條文,而是無數教訓換來的生命屏障。數據顯示,違規(guī)騎行的未成年人發(fā)生事故的概率是成年人的3倍以上,而他們受傷后的康復時間更長,甚至可能留下終身遺憾。</p><p class="ql-block"> 別讓“僥幸”成為隱患。孩子或許會央求:“同學都騎,我也能行。”但請堅定地告訴孩子:真正的勇敢不是冒險騎行,而是懂得拒絕危險。數據顯示,未成年人騎行電動車時因分心(如使用手機)導致的事故占比高達45%。一個頭盔、一次拒絕,或許就能改寫故事的結局。</p><p class="ql-block"><b>二、溫暖行動:從家庭到校園的每一程陪伴</b></p><p class="ql-block"> 安全出行,從“家”開始。請為孩子選擇步行、公交或家長接送。若必須騎行自行車,請確保孩子年滿12周歲,并全程佩戴頭盔。數據顯示,佩戴頭盔可使頭部受傷風險降低70%。</p><p class="ql-block"> 做孩子眼中的“榜樣”。當我們騎行時不闖紅燈、不接打電話,孩子便學會了“規(guī)則”;當我們主動為校門口的“護學崗”志愿者道一聲感謝,孩子便懂得了“責任”。</p><p class="ql-block"><b>三、攜手同行:讓安全成為社會的約定</b></p><p class="ql-block"> 家校共筑“防護網”。家校警聯合開展的“護學崗”活動,請您踴躍參與。據統(tǒng)計,家校協(xié)同管理的學校,學生交通事故發(fā)生率下降80%。</p><p class="ql-block"> 拒絕沉默,守護身邊。若發(fā)現商家向孩子售賣電動車、共享平臺未審核年齡,或校門口存在超速、違停等亂象,請立即撥打12345反饋。您的每一次發(fā)聲,都在為孩子們鋪就更安全的道路。</p><p class="ql-block"> 親愛的家長朋友,孩子的生命只有一次,容不得試錯。讓我們用今天的細心與堅持,換他們一生的平安與坦途。</p><p class="ql-block"> 星光不問趕路人,歲月不負有心人。愿每個孩子都能平安回家,每個家庭都擁有穩(wěn)穩(wěn)的幸福。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大濟烏石小學</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5.4.14</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