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這條在收藏夾里躺了兩年,時不時翻出來念叨一回的古道,終于在山野初醒的春日成行了,恰好這段時間正在看戰(zhàn)國百家爭鳴、諸侯鏖戰(zhàn)的歷史,便又多了一個古道懷古的理由。</p> <p class="ql-block"> 吳越古道是五代十國時期吳越與南唐的主要通道,順著古道石板路臺階而上,穿行在林間,春日新綠在雨后嬌翠欲滴,山中的花草承襲了吳越人軟語輕言的風格,不管是紫色的高山杜鵑、黃色的棣棠花還有許多不知名的野花野草,都是淡淡的柔柔的,仿佛聲高聲點就會驚落一地。一路溪流陪伴,瀑布奏鳴,清澈的溪水拍打著巖石翻起朵朵白花。約2小時到達千頃關山口,春秋時代吳越國建筑的古城墻已殘跡難覓,空剩悠悠白云下浙西天池碧波粼粼,這個江南地勢最高、面積最大的湖泊在海拔1200米的山巔浩浩渺渺,如群山環(huán)抱中一顆璀璨的明珠。這兒還是梅花鹿保護區(qū),可惜我們無緣遇見。一群人在池畔枯黃的葦叢邊席地而坐,佐著春風,戶外人的簡餐似乎也變成了盛宴。過了山口,轉入桃花溪古道,溪水裹夾著落英,涂抹出暮春的繽紛。</p><p class="ql-block"> 入山即野、見水就瘋的驢友在這方錦繡中徹底放飛了自我,連幼童時的“老鷹抓小雞”游戲從記憶里搬了出來,還樂此不疲,灑落一路的笑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