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法源寺——京城歷史悠久的佛教寺院之一,那里是市內(nèi)最著名的賞丁香花之地。這是一座始建于唐貞觀十九年(645年),原名憫忠寺的寺廟,是唐太宗在遼東征戰(zhàn)高句麗失敗后,為了紀念陣亡的十萬將士,下令建造了憫忠寺。明清重修。雍正帝賜名為法源寺。1400多年來,法源寺經(jīng)歷了無數(shù)風吹雨打,見證了眾多歷史事件,民間有言:“一座法源寺,半部中國史”。</p> <p class="ql-block"> 寺院坐北朝南,基本保持了早期寺廟建筑的格局。中軸線主要建筑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憫忠臺、毗盧殿、觀音殿、藏經(jīng)閣等七進院落,真是一眼望不到頭的大寺廟!沿著東路走過去松柏參天林立,丁香花開茂盛,一凝重古樸一瀟灑俏麗,一四季常青一春意濃濃,一高一低錯落有致相得益彰!寺內(nèi)的丁香花不是一棵,幾顆,而是一排排,一叢叢、一列列的,路兩側的丁香延展成為勾肩搭背花海隧道,游人在花海的隧道里遨游,密集的丁香花遮天蔽日,晴朗的天空都暗淡了許多!大雄寶殿及憫忠臺周圍密密匝匝的猶如迎面涌來的紫白兩色的丁香海、丁香云!</p> <p class="ql-block"> 這里還是中國佛學院、中國佛教圖書文物館之所在地。是我國珍藏佛經(jīng)最多、版本最珍貴的寺院之一,2001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 丁香花開,為寂靜的寺廟注入了一縷流動的詩意與生機。起風了,寺內(nèi)的丁香花浪在風中翻涌,深紫、淺粉、雪白層層疊疊地流淌,像天邊揉碎的云霞傾瀉在人間。枝椏交錯間,日光穿過花瓣的縫隙,細碎的影子在青石板上織成跳動的詩行?;ò牦洌孟裨诩漓氲叵蚂o默的亡靈,暗香涌動漫進土壤的顆粒,讓陣亡的將士們在冥冥中也能聞到丁香的蜜意。</p> <p class="ql-block"> 我們見到的丁香花一般都是四瓣花,不知道是什么時候有眼尖的人,發(fā)現(xiàn)了這寺廟里面不僅有二瓣丁香花、三瓣丁香花,還有九瓣,甚至有人發(fā)現(xiàn)了十五瓣的丁香花,可惜的是十五瓣丁香掉落了。那天我們?nèi)サ臅r候發(fā)現(xiàn)了九瓣的丁香,游人如織,熙熙攘攘,想拍個九瓣的丁香花真不容易,等啊等啊等了半天也擠不上去,只能把長焦開的最遠,還要避開如叢林般的手機,結果回家一看有點虛。圖片上畫紅框的數(shù)數(shù)有幾個花瓣?九瓣丁香花?!?lt;/p> <p class="ql-block"> 還有這張丁香花的花束,基本上不是2個花瓣的,就是3個花瓣的,真是奇異之地!我現(xiàn)在開始留意其他地方的丁香花花瓣,結果真奇怪,一朵也沒有看到奇異花瓣的丁香?!?lt;/p> <p class="ql-block"> 據(jù)記載這里從千年前就開始有丁香種植。到清朝時,廟里的僧人開始陸續(xù)種植丁香,法源寺因滿園的丁香花而成為舊時京城著名的四大賞花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 寺里的西府海棠也正在花期,藏經(jīng)閣前乾隆種植的西府海棠250年了也仍然是樹大根深、枝繁葉茂、花朵鮮艷。</p> <p class="ql-block"> 作為一座歷史名剎,曾經(jīng)歷過許多著名的歷史事件。</p> <p class="ql-block"> 唐天寶年間,導致大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安史之亂”,也是從憫忠寺起兵的。安祿山改寺名為“順天寺”,平亂后恢復“憫忠寺”名稱。</p> <p class="ql-block"> 導致北宋滅亡的“靖康之變”,金兵大舉進犯,攻破北宋國都東京“汴梁”(今日之開封),掠走徽、欽二宗,宋欽宗就曾被關押在憫忠寺內(nèi)。</p> <p class="ql-block"> 清末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死后,遺體就是在該寺停靈,并由住持做法事的。</p> <p class="ql-block"> 憫忠寺不僅是北京一座地理坐標,更具有文化的符號。1924年4月26日,林徽音與徐志摩陪同印度文壇巨匠泰戈爾,共同踏足法源寺,賞花、尋古。泰戈爾是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這一行,不僅成為了中國文學史上的佳話,更在中印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2002年起恢復了原本每年四月舉辦的“丁香詩會”。</p> <p class="ql-block"> 還有諸多的歷史事件與該寺有一定的聯(lián)系,不再贅述。</p> <p class="ql-block"> 謝謝觀看。</p><p class="ql-block"> 拍攝時間:2025.4.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