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們的第二站是金梭島,這是典型的高原白族漁村。因從高空往下看,小島狀如織梭,橫臥在洱海之上,故名。傳說天上一位善織彩錦的仙女將自己的金梭遺落洱海,金梭幻化為島,成為人間美景。島上有一座龍宮,洞中有各種奇形怪狀的鐘乳石,南詔時期,這里曾是皇家避暑行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彩云之南,鮮花的世界,這里到處是鮮花,到處有賣鮮花帽的百姓,那么美的鮮花帽僅僅三塊五塊的,非常便宜,來到這里怎能不買一頂戴上,放飛夢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們坐擺渡游船前往金梭島,在歡聲笑語中欣賞著湖光山色,碧水藍天白云繚繞著,不多時就抵達岸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們沿著岸邊前行,欣賞著島上的白族建筑,來到了另一個世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這里是網(wǎng)紅打卡地,很多游客都在洱海邊拍照留念,我們趁人少的時候也為自己拍攝紀念。周圍的民族建筑極具特色,風(fēng)花雪月的詩意墻壁、龍宮、普通百姓人家相依相鄰,交相呼應(yīng)。這里的人家,對大門的建筑特別講究,每一處細節(jié)都那么精雕細琢,流淌著濃濃的藝術(shù)氣息,展現(xiàn)著深厚的少數(shù)民族文化。每一個細節(jié)都有說法,從大門的外觀建筑,就可以了解這個家庭的官銜地位,職業(yè)背景,家中父母兄弟成人與否等情況。我們參觀了一戶人家,里面還養(yǎng)著許多魚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這就是島上有名的龍宮,南詔時期,皇帝的避暑行宮,真是一處絕佳的風(fēng)水寶地。我們走進去,看到很多色彩繽紛形態(tài)各異的鐘乳石,還有長長的地下河流,五光十色的燈影,把人帶到一種夢幻之地。這種喀斯特地貌和溶洞,看過不少,也便覺得不怎么新奇。然而,當(dāng)我們再往里走的時候,竟然有一片非常開闊的地帶,里面還有一個很大的劇場,舞臺,燈光,觀眾坐席,置身其中,才體會到為什么叫龍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洱海之中,金梭島上,有一個巨大的溶洞,里面光怪陸離,四季恒溫,冬暖夏涼,不僅有形似巨龍的鐘乳石,而且還有渾然天成的“南詔古國太和城宮殿”,其形如國王端坐殿上,下面有文武百官,上面宮燈高掛,還有兩座寶塔相應(yīng)。難怪這里成為南詔國王避暑行宮,在此不但可以避暑,而且可以歌舞升平,享受龍王仙境生活?!吧n山不墨千秋畫,洱海無弦萬古琴”。正像龍宮門樓兩邊的對聯(lián)所言,蒼山洱海的帝王生活和深厚文化底蘊在此得到淋漓盡致的詮釋。我們也有幸在此觀看了一場大型歌舞表演《海菜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這是一場沉浸式大型歌舞表演,看罷,心靈受到深深地震撼。演出以洱海和金梭島為背景的大,展現(xiàn)了白族人民的生活和文化。 表演以只能在潔凈海水中生長的海菜花為主題,分為四個篇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海之花?:展現(xiàn)海菜花的自然之美,象征洱海的純凈與生命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捕魚舞?:通過舞蹈還原金梭島漁民在洱海捕魚的生動場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撒網(wǎng)舞?:以藝術(shù)化的手法表現(xiàn)漁民撒網(wǎng)捕魚的日常勞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魚調(diào)?:結(jié)合音樂與舞蹈,展現(xiàn)漁民與洱海和諧共處的生活畫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表演以金梭島漁民世世代代在洱海打魚、捕撈、航運的生活習(xí)俗為依托,展現(xiàn)了白族人民幸福祥和的生活,傳遞了保護洱海、愛護環(huán)境,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理念,歌頌了大理燦爛的白族文化和濃郁的民族風(fēng)情。通過舞蹈、音樂和服飾等元素,將漁民的生活場景藝術(shù)化呈現(xiàn),同時,融入了白族的傳統(tǒng)舞蹈和音樂,展現(xiàn)了獨特的民族風(fēng)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海菜花,說實在的,這個名字我是第一次聽說,更令我沒想到的是,這竟然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水性楊花!很慚愧,身為教師的我,這些年來只知道水性楊花這個詞用來比喻感情不專一、性格多變輕浮。一提到這個詞,總想到貶義。來到彩云之南,我才真正了解了這個詞,原來是真有其花,是生長在清澈透明的湖泊中,對水質(zhì)的要求非常高,遠望白花朵朵,星星點點,非常美麗,為中國特有,是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瀕危水生藥用植物。這可真是改變了我的三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彩云之南,真是個神奇美麗的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作者簡介:韓慶梅,小學(xué)教師,山東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散文學(xué)會會員,山東大學(xué)作家研究生班結(jié)業(yè)。在國內(nèi)各種報刊網(wǎng)絡(luò)媒體等發(fā)表作品一百多萬字,出版湘西支教日記《石榴花開紅勝火》,散文集《繡江情未了》《小樹林的月光》(合集),教育專著《且學(xué)且思且行》,編劇并導(dǎo)演過校園科普劇《樂樂和小白帽》,參與編寫濟南章丘多部文史書籍。2014年9月榮獲山東省委宣傳部和山東作協(xié)組織的“中國夢”主題文學(xué)獎。2021年12月支教日記《石榴花開紅勝火》榮獲共青團中央、中國作家協(xié)會頒發(fā)的“志愿文學(xué)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