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是杜鵑花科杜鵑花屬的落葉灌木,高2-5米,分枝多而纖細。葉為革質,常聚集生在枝端,呈卵形、橢圓狀卵形或倒卵形,前端短逐漸變尖,葉子邊緣微微反卷并帶有細齒,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白色;花冠呈闊漏斗形、倒卵形,一般2-6簇生于枝頂,有玫瑰色、鮮紅色或暗紅色,花期4-5月,果期6-8月。<br>杜鵑廣泛分布于歐洲、亞洲、北美洲,主產東亞和東南亞,在中國集中產于西南、華南地區(qū),為中國中南及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 杜鵑花喜酸性肥沃土壤。耐蔭涼喜溫暖,常綠杜鵑在山地空氣濕潤涼爽處,才能生長良好。<br>杜鵑是中國三大自然野生名花之一,也是世界四大高山花卉之一,是重要的森林植被組成種類。 杜鵑有較為廣泛的藥用價值,據《中藥大辭典》等有關中醫(yī)藥文獻記載:杜鵑花味酸甘,有活血調經之效,可治跌打損傷、風濕關節(jié)痛等疾?。?因花冠鮮紅色,可作花卉植物,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杜鵑還能監(jiān)測有毒氣體,當空氣中有二氧化硫、一氧化氮時,杜鵑葉片會出現(xiàn)斑紋,邊緣開始枯萎;杜鵑花寓意人們對生活熱烈美好的感情,也象征著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幸福生活,故常被古人作詩,詩仙李白曾作《宣城見杜鵑花》。<br>注:杜鵑花也是杜鵑花屬(Rhododendron)約960種植物的通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