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稱 老驥</p><p class="ql-block">美篇號 11250158</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華山,自古以來便享有“西岳”的美譽,作為中國五岳之一,它巍然屹立于陜西省華陰市,其險峻之勢冠絕天下,被譽為“奇險天下第一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華山之美,不僅在于其雄偉壯觀,更在于其多變的氣候賦予的四季不同的風景。2025.3.27年過古稀的我們兩口子事先制定了爬華山的攻略:西峰乘索道上山經過南峰、東峰、中峰,再由北峰乘索道下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們提前一天到達華山腳下,入住民宿,這家民宿包接包送(接送車站和接送景區(qū)),服務超好,很適合我們老年人。民宿還有飯廳,吃、住、行這里都能解決。并且免費提供手套用于爬山,我們自己花20元買了兩根登山杖,朋友提示我們山上氣候多變,讓我們事先準備好雨披,再帶上了午餐和相機,民宿派車一早8:20出發(fā),把我們送到景區(qū)游客中心。</b></p> <p class="ql-block">景區(qū)中巴上拍攝的,經過隧道。</p> <p class="ql-block">中巴即將駛出隧道</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按計劃我們從景區(qū)游客中心乘坐景區(qū)中巴車到達索道門口,從索道門口購票,到真正乘坐到索道還有一段距離,這一段有無數(shù)層的步梯等著我們攀登,其實旁邊有與步梯相鄰的滑道,30元就乘坐上山,直達索道購票處,這樣能保持體力,但很遺憾這滑道被我們忽視了,步梯結束就驗票進入索道,上索道之前還要征服一段旋轉樓梯才能乘上索道。</b></p> <p class="ql-block">購票之后還有步梯需要攀爬</p> <p class="ql-block">索道上拍攝的風景</p> <p class="ql-block">到西峰的索道</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值得一提的是,西峰纜車是世界上第一條采取崖壁開鑿硐室站房、起伏式走向、設中間站的單線循環(huán)脫掛式索道。索道線路斜長4211米,相對高差894米,耗時20分鐘左右。</b></p> <p class="ql-block">西峰索道的站房</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們兩口子已年逾古稀,還能夠攀登華山,已實屬不易。在乘坐纜車的時候,老伴還回憶起他:“40年前來華山一游的情景,那時的他正值青壯年,華山纜車也還沒有開通,他們一行三人在夏日,身著短袖短褲,懷抱著一個大西瓜,從老隴海鐵路華山站下車,一路步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從西峰索道出來,便看見點點雪花輕輕飄落。對于長期生活在西南地區(qū)、難得見到雪花的我們而言,心中頓時涌起無限期待與喜悅。</b></p> <p class="ql-block">西峰的風景</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們第一站是西峰,是華山最秀麗的山峰,又稱“蓮花峰”,離索道出口不遠,登山的新鮮感尚存,登頂后俯瞰群山,一片壯麗景色。這時侯雪花輕輕的飛舞著,我覺得雖然能見度不高,但給了這次登山添加一點新鮮的味道。</b></p> <p class="ql-block">迎著輕輕飄落的雪花,向著南峰進發(fā)</p> <p class="ql-block">雪越下越大,地面已經有了積雪。</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再往南峰進發(fā),有些路段地上的水漬形成了冰面,踏上去非常濕滑,這時雪也越下越大,幸好帶著雨披,趕緊穿上,發(fā)現(xiàn)相機的遮光罩里已經塞滿了雪花,忙不迭的把相機收入背包,以后的路程都是雖然背著相機但只用手機拍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華山南峰海拔2154.9米,為華山最高峰也是五岳最高頂峰。因歸雁南飛憩于此又名落雁峰。登臨絕頂一覽眾山小。宋寇準在此寫下:“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俯首白云低:”西岳華山以奇險峻秀威名天下,乃道家圣地,是座財富華山,愛情華山,由來,游人并在此求鎖,祈福,祈愿,終如愿以償。華山是財富山,又似一座碩大金元寶形成,漢武帝分封西岳華山主金,華山神少吳管天下金銀財寶分發(fā)。華山是愛情山,相傳毒秋時期在華山修行的吹簫人蕭史和秦穆公女兒弄玉就在此華山相識相愛,因山上沒有房屋,就在崖壁上鑿洞成婚,“洞房”一詞由此可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雪勢逐漸增大,最初零星的小雪花漸漸演變成了一場漫天飛舞的大雪。頃刻之間,整個山巒被厚厚的白雪覆蓋,宛如披上了一層晶瑩剔透的銀裝。道路兩旁的樹木也被積雪壓彎了枝條,顯得格外寧靜而壯美。起初,包括我們在內的游客們都沉浸在這一片純白世界的興奮與驚喜之中,紛紛開心的欣賞這難得一見的春雪盛景。</b></p> <p class="ql-block">引鳳亭</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華山東峰,又名朝陽峰°,海拔2096.2米,是華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東而得名。東峰以其險峻的山勢和絕佳的觀日出位置而聞名,峰頂有一平臺,居高臨險,視野開闊,是著名的觀日出的地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民間有種說法:最難爬華山認第二,估計沒山敢認第一。華山那可真是老天爺設下的極限挑戰(zhàn)場。當你踏上自古華山一條路,就像開啟了一場刺激的冒險游戲。那陡峭的石階仿佛是通往云端的天梯,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稍不留神就可能來個屁股墩兒,那都算是輕的。我事先對華山有了些了解:“長空棧道”,木板窄的可憐,腳下是萬丈深淵,山風呼呼的吹,吹的人腿肚子直打顫?!苞_子翻身”更是華山的招牌,光聽名字是不是覺得挺瀟灑,真到了那兒,你就知道啥叫騎虎難,嚇得像鷂子一樣緊貼著懸崖峭壁,翻轉身體,心臟在胸腔里瘋狂跳動,仿佛隨時要蹦出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大雪紛紛揚揚地飄落,華山被厚厚的白雪覆蓋,宛如披上了一層銀白色的外衣。整座山峰在雪花的點綴下顯得格外壯美,仿佛一幅渾然天成的水墨畫卷。然而,這絕美的景色卻也給登山帶來了極大的挑戰(zhàn),其難度之高堪稱“地獄級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地面上的積雪經過游人的踩踏后變得異常結實,幾乎與冰面無異。每一步都顯得艱難而危險,稍有不慎就可能滑倒。一路上,我只能連滾帶爬地艱難前行。好在事先準備了手套和登山杖,它們成了我的“救命裝備”。我需要緊緊抓住山路兩側的鐵鏈,手套是必需品,山上鐵鏈沒有一處是生銹的,原因是游客們不斷用手套搽試著鐵鏈,我們還需小心翼翼地挪動腳步,這才勉強保持平衡,繼續(xù)前行。</b></p> <p class="ql-block">中峰</p> <p class="ql-block">存在感最低的山峰就是中峰了,但每座山峰都有著獨特的風景和傳說。</p><p class="ql-block">華山中峰,又名玉女峰,居于東、西、南三峰中央,是從北峰到其他三峰的必經之地。許多人在游玩主峰區(qū)時通常會不小心忽略這座峰,但其實,中峰蕭史弄玉吹簫引鳳的愛情神話極其浪漫,華山“愛情山”的文化也是由此而得命。</p> <p class="ql-block">在華山之上,一株美麗的桃花在雪中傲然綻放,其背后是巍峨聳立的群峰,云霧如同輕紗一樣繚繞。轉瞬之間霧氣升騰,這美景被云霧籠罩消失不見!這就是華山的魅力所在!</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過了中峰之后,我們繼續(xù)朝著北峰進發(fā)。大約前行了一百多米時,我突然感覺到左膝關節(jié)外側隱隱作痛,行走有些困難。盡管如此,我還是咬緊牙關,忍著疼痛繼續(xù)向前邁進。然而沒過多久,右側的膝關節(jié)也開始出現(xiàn)同樣的不適感。即便如此,我也依然選擇堅持走下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當時的山路濕滑,地形復雜,每一步都顯得格外艱難。然而,除了繼續(xù)前行,別無他法。在這樣的困境中,我逐漸發(fā)現(xiàn)了一個小竅門:如果采取倒退的方式行走,膝蓋的疼痛能夠稍微緩解一些,同時也能讓步伐更為穩(wěn)妥和安全。這一發(fā)現(xiàn)讓我在艱難的攀爬過程中找到了一絲慰藉與保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們老兩口歷經近9個小時的攀爬與徒步,終于完成了這次華山之旅。一般人若走我們選擇的西上北下線路,通常需要約6個小時,而我們由于在山上突遇大雪,雪天導致路面濕滑,加上我們體力不支,所以比別人多花了三個小時,不過我還是為自己感到驕傲,畢竟以我們的年紀還能堅持完成華山之行,著實不易。老伴說他現(xiàn)在體重比年輕時候已經增長了約15公斤,加上這次的一身棉服和“裝備”,起碼比上一次登山多負重20公斤,同時年齡增長了20公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這段經歷對我們已到古稀之年的老人來說尤為珍貴,能夠在這樣的年紀挑戰(zhàn)自我,攀登名山大川,本身就是一種值得銘記的體驗。山上那紛飛雪花,更讓整個行程增添了幾分詩意和驚喜,還帶有幾分驚嚇。這是一次難忘的旅行。</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