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訴說</p><p class="ql-block"> 父親在我五歲那年病逝了。母親獨自擔(dān)起了養(yǎng)家的重擔(dān)。那一年,常在母親懷里被母親夜晚抽泣的聲音擾醒。因為小只知道母親哭了。不知道怎么讓母親不哭。六歲的時候就知道幫母親干活了,磨面都是母親推推然后停下來羅面,我與姐姐試著推磨,竟然被我們姊妹倆慢慢推著轉(zhuǎn)了起來。為了讓母親多休息一會。努著勁兒一個推一個用繩子在前面拉,硬撐著直到真的走不動了才停下。放學(xué)了那時候沒有作業(yè)。把書放到桌上就去給豬打草。只有等豬長到臘月二十七殺了才能吃豬雜碎與豬頭肉。肉都被母親還債了。母親會把豬頭耳朵后面的肥肉哚成餃子餡。煮熟一盆白蘿卜配上肉餡一直吃到元宵節(jié)。餃子餡有點發(fā)酸了但吃起來還是很香。</p><p class="ql-block"> 直到我參加工作,姐姐出嫁,母親一直在家,因為母親做的一手好廚藝。先后在公社小食堂,糧站,郊區(qū)指揮部,知青食堂做飯。掙工分貼補我們。我與妻子想孝教老人但是手里沒錢,年前單位分了二個碭山梨,非常珍惜。與三個孩子吃了一個。給母親留了一個。用棉手套裝著,星期天帶著孩子回鄉(xiāng)下的家給母親送去,盡一點綿薄的孝心。并告知孩子們這是給奶奶送的,讓奶奶先吃,奶奶給你們才能拿。母親給孩子的梨時,孩子們看著我,我點頭了才高興接著。</p><p class="ql-block"> 好景不長,我三十歲時母親突發(fā)心梗乘鶴仙逝,悲痛中我挑起了家庭生活重擔(dān),轉(zhuǎn)眼女兒長大考入大學(xué),接著老二老三錄續(xù)考上大學(xué),每次送孩子入學(xué)報道,我與妻子口袋里僅剩一頓飯錢與回家的車費。生活雖清苦但希望滿滿。為了給孩子們掙學(xué)費。削尖腦袋尋找兼職賺錢。為市區(qū)單位需要寫門牌,會議室畫迎賓畫,承接廣告宣傳畫,那時候的廣告畫都是手工畫,夏天蚊子叮還可以忍受。冬天上到二十米高的架子上從晚上八點工作到凌晨五點,西北風(fēng)象刀子一樣刮得臉生疼。凍得手麻木,強忍著堅持,只為給孩子們掙點學(xué)費。凌晨五點坐長途車返回市區(qū)上班。下了車連跑帶走的提前十分鐘到辦公室。處理完事情用報紙擋著臉瞇一會兒,堅難的生活持續(xù)。孩子們上班了,成家了。照看孫子孫女,外孫。他們長大了,任務(wù)完成了已是近耄耋之年。每逢清明節(jié)我總是來到母親墳前訴說心事,思念,愧疚,遺憾,淚水盈框。訴說我的努力。生活的堅難,不負囑托。</p><p class="ql-block"> 母親安靜的聽著我的訴說。訴說之時腦子里浮現(xiàn)母親慈祥音容婉在,洗耳恭聽著母親的教悔。愿母親英靈永存,流芳百世。永澤后人。</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