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是齊白石先生誕辰160周年,全國好幾處博物館、紀念館都相繼舉行了齊白石畫展,北京大運河博物館也于2024年的10月底舉辦了《齊白石在北京》畫展,展覽時間只有五個月。2025年3月底如期撤展。作為博物館的講解員,因投入了很多精力,面對突然撤展有很多的不舍,雖然已經撤展近十天的時間了,仍是情懷滿滿,回味無窮∞回味這個農民出身的大畫家生活的艱辛,回味這個農民出身的大畫家“衰年變法”的艱難,回味這個農民出身的大畫家骨子里的堅強與不屈。</p> <p class="ql-block"> 每次講解,都被這個雖農民出身卻始終被愛包圍著的畫家感染著。</p><p class="ql-block"> 出生在湖南湘潭農村的白石老人,雖是家中長子,但四歲前總有病,母親為了他,很多食物都不去吃,很多東西也不去沾。那個《百壽圖》是他因多年離開母親卻不能盡孝的愧疚的表達。</p><p class="ql-block"> 白石先生因身體瘦弱等原因由學粗木匠改學了細木匠,對將他引進細木匠行里的周之美師傅感激不盡,因為他的篆刻手藝很多得意于周之美的啟發(fā)與傳授。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周之美去世,齊白石聽到消息后猶如晴天霹靂,他不思茶飯,獨自坐在畫室里,回想起當初跟師傅學藝的一幕幕。悲傷之中,他拿起筆,寫下了一篇《大匠墓志》,以表達對師傅的懷念和感激之情。</p><p class="ql-block"> 白石先生因人物畫像出色引起當?shù)孛澓邎@關注,并親自安排人教他學畫畫,不圖任何回報,因白石先生小時只上半年學,胡沁園就請人教他唐詩三百首,猛補文化課。正是胡沁園的幫助,讓白石先生在當?shù)赜辛嗣麣猓纳顝拇艘灿辛撕棉D。當他得知恩師胡沁園病逝,齊白石悲痛萬分,嚎啕大哭。為悼念恩師,他連作二十多幅畫,精心裝裱后再拿到靈堂前焚化;又一連寫了十幾篇詩文一并燒了去,并為老師寫下挽聯(lián):“衣缽信真?zhèn)?,三絕不愁知己少。功名應無分,一生長笑折腰卑”。后來,胡沁園的孫子前來拜訪他,90多歲的齊白石還拖著孱弱的身子精心繪制了一幅山水畫,并題上了幾個小字“……為制此圖,以永兩家之好”。</p><p class="ql-block"> 白石先生來北京也是因為北京有個欣賞他的人,那就是與魯迅先生日本留學時的同窗好友陳師曾先生。陳師曾是齊白石來北京后事業(yè)得到發(fā)展的伯樂。他不僅欣賞齊白石的篆刻,更欣賞他的繪畫??讓齊白石開始衰年變法的就是陳師曾,讓齊白石走向世界的也是陳師曾,讓齊白石形成“紅花墨葉派”的就是陳師曾。他對陳師曾對他的各種欣賞終生不忘。陳師曾去世后,齊白石十分悲痛,他在日記中寫道:“師曾之死,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打擊。我失去了一個知己,也失去了一個良師益友?!彼€為陳師曾題寫了墓碑,并在自己的畫作中多次表達了對陳師曾的懷念之情。</p><p class="ql-block"> 白石先生到北京后,得到了梅蘭芳先生的賞識和照顧。梅先生是京劇大家,但梅先生見到齊白石后就拜齊先生為師,并多次在齊白石因初來北京無人賞識無人搭理時為齊白石解圍,齊白石永記心中。在很多場合都要提上幾句。有機會就會用書畫表達。當梅蘭芳所在的伶界需要募捐時,白石先生都會拿起畫筆作為禮物捐贈。</p><p class="ql-block"> 白石先生到北京后又得到了徐悲鴻夫婦的關心照顧。徐悲鴻不僅把齊白石介紹到了北京藝專工作,還利用各種展覽的機會把齊白石的作品介紹到歐洲,以幫助他生活方面的貼補。在齊白石90大壽時,徐悲鴻送給他“康強逢吉真人瑞,老返童還無盡年”,白石先生確實活到了94歲。當徐悲鴻去世后,怕影響齊白石的身體,過了半年才告訴他。齊白石對徐悲鴻充滿了感激之情,他曾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徐君?!?lt;/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每次講解都被白石先生窮且志堅的性格感染著?!独踝虞┧j》圖展示了他一切畫會都不加入的決心;他的《磚文若鳥圖》體現(xiàn)了白石先生“真有天然之趣”的繪畫理念;他的七雞圖,展示了他的豪放不羈;他的墨竹,展現(xiàn)了他面對困境與沖破困境的力度:他在不同時期畫的的老少年,真真展現(xiàn)了他不服老不服輸?shù)闹練狻?lt;/p> <p class="ql-block"> 齊白石在北京展雖然結束了,但給我們這些講解員提供一次了解齊白石、走進齊白石、認識齊白石、欣賞齊白石的機會。白石先生對和平的熱愛是很多人無法企及的,因為他獲得國際和平獎上講話一直讓人記憶猶新:正由于愛我的家鄉(xiāng),愛我祖國美麗富饒的山河大地,愛大地上的一切活生生的生命,因而花費了我的畢生精力,把一個普通中國人民的感情畫在畫里,寫在詩文里。直到近幾年,我才體會到,原來我所追求的就是和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