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2月25日,今天去北海,本可以輕松坐公交車到東興火車站的,由于一早天就開始下雨???,而且越下越大。我們只好九點半多,從酒店打車(24.16元)到了東興火車站。</p><p class="ql-block">11:19分坐上D8420次(22元)動車。</p> <p class="ql-block">11:38分到達防城港北,13:20分換乘D8334次(49元)動車。</p> <p class="ql-block">14:31分到達北海站。坐2路公交車(2元)入住城市便捷酒店(77.5元)。</p><p class="ql-block">在酒店休整一下,16點了出發(fā)北海老街。</p> <p class="ql-block">雨還在下著,但不影響我們游玩的興致,雨中漫步別有情趣,建筑與人物映在雨中倒影更有韻味!</p><p class="ql-block">北海老街,我?guī)啄昵白嚱?jīng)過,看著老街的古老建筑,很想仔細看看。但,隨團游就是不能如愿。</p><p class="ql-block">今天,可以隨意逛了!</p> <p class="ql-block">有些建筑正在修復中。</p> <p class="ql-block">《咸水歌》一種自娛自樂的疍家漁歌文化。</p> <p class="ql-block">北海老城歷史文化館</p> <p class="ql-block">《商界四大天王》</p><p class="ql-block">珠海路老街尚存老字號印記有126處,眾多老字號店鋪商號名稱依稀可見,向世人昭示著昔年的繁華。鼎盛時期的陳鳴東(生泰)、吳棟南(榮昌泰)、羅振東(羅仁裕)以及梁戴三(廣昌和)號稱“商界四大天王”。</p> <p class="ql-block">搖水井</p> <p class="ql-block">《先睹為快》</p><p class="ql-block">1895年12月世界第一部黑白無聲電影問世,1903年英籍醫(yī)生李慧萊到北海普仁醫(yī)院工作,帶來電影機和影片,這是廣西最早的電影放映活動,北海成為中國最早能看到西洋無聲電影的城市之。</p> <p class="ql-block">我喜歡北海</p> <p class="ql-block">《老街過客一齊白石》</p><p class="ql-block">齊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詩書畫印俱佳,為二十世紀中國書畫藝術(shù)大師、世界文化名人。宣統(tǒng)元年(1909),白石云游至北海,下榻沙脊街,暢飲宜仙樓。</p> <p class="ql-block">雙水井老茶館</p> <p class="ql-block">接龍橋雙水井簡介</p><p class="ql-block">接龍橋雙水井是北海的老井之一,至今有近200年歷史。清末民初,從此井打上來的水,通過井旁一水槽流往海邊一方形大水池,供停泊在北海港的中外貨輪購買。</p><p class="ql-block">該雙水井位于老地名接龍橋,因曾用兩個形似“吊秤”的杠桿裝置打水,故又稱“接龍橋雙吊秤井”。此井除供應外來移民的日常用水外,還給外輪供水,為北海早期的開發(fā)和對外開放作出過貢獻。</p> <p class="ql-block">《趕海歸來》</p><p class="ql-block">疍家人以船為家,捕魚為業(yè),被稱為“海上吉普賽人”。疍家純真少女趕海歸來,街頭小憩。</p> <p class="ql-block">基督教禮拜堂</p><p class="ql-block">基督教于公元19世紀末傳入北海,有英國圣公會·德國信義會、美國五旬節(jié)圣潔會等流派。1953年,北?;浇坛闪⒙?lián)合教會,以位于和平路的原圣公會圣路加堂為聯(lián)合禮拜的場所,后因城市擴建拆除。1983年在珠汽西路新建此禮拜堂。</p> <p class="ql-block">《誠信銅像》</p><p class="ql-block">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p><p class="ql-block">所謂信,既不說假話,亦不做假事;既不自欺,亦不欺人。一切言行皆以誠實為本,排除一切虛偽、虛假。</p><p class="ql-block">誠信乃市場經(jīng)濟的靈魂,是經(jīng)商道路上的一張真正的金質(zhì)名片。</p><p class="ql-block">此銅像象征公平公正的誠信經(jīng)營,握手,表達公平買賣的雙方互相信任;山石,寓意著堅如磐石的真誠和信任是堅不可摧的。</p> <p class="ql-block">升平街舊址(北海市文物點,珠海路近代建筑群)</p><p class="ql-block">升平街位于外沙橋頭的三婆廟往東至金魚巷口路段,寬約1米, 全長約200米 街平的10米。清·道光元年(1821年):升平街若有外來移民自西往東建造商鋪;清·咸豐五年(1855年),珠場司移駐升平街,負責行使治安、稅收等職權(quán)。清·光緒年間:(1875-1908)的廉州水師行臺、龍門協(xié)臺、常關(guān)以及清末至民國初年的厘金廠亦設(shè)于升平街。1927年,道路擴建,自西往東的大西街、升平街、東泰街、東華街、接龍橋的街道統(tǒng)一改為珠海路。</p> <p class="ql-block">雨一直下著,今天逛老街到此吧,明天冠頭嶺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