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第六天早晨我們從威尼斯出發(fā)驅(qū)車約380公里來到了因斯布魯克。</p><p class="ql-block"> 因斯布魯克的意思是“茵河上的橋”。</p> <p class="ql-block">這里至今仍然保持著中世紀(jì)城市的風(fēng)貌,在狹窄的小街上,哥特式風(fēng)格的樓房鱗次櫛比,巴洛克式的大門和文藝復(fù)興式的連拱廊展現(xiàn)出古城的風(fēng)貌。</p> <p class="ql-block">因斯布魯克(Innsbruck),蒂羅爾州首府,又稱阿爾卑斯山之都。坐落在阿爾卑斯山谷之中,</p> <p class="ql-block">北臨德國,南臨意大利,西面通往瑞士,東面通往首都維也納,面積105平方千米,是一個(gè)位于中歐十字路口的城市。氣候宜人,也是國際旅游勝地。</p> <p class="ql-block">因斯布魯克為因河架橋之意。橋梁修建之前,只有零星的居民點(diǎn)散落在因河兩岸,建橋之后才發(fā)展成現(xiàn)在這個(gè)樣子。</p> <p class="ql-block">這個(gè)阿爾卑斯山的小城市,擁用優(yōu)美的哥特式建筑,馬克希米利安大帝和瑪利亞·特蕾西亞女王都很喜歡這里。</p> <p class="ql-block">因斯布魯克是一個(gè)天主教教省的省會(huì),這個(gè)教省包括蒂羅爾的西部、中部和東部的部分地區(qū)。因斯布魯克大學(xué)的神學(xué)系非常著名。除天主教外市內(nèi)還有新教、摩門教、伊斯蘭教和猶太教的信徒。</p> <p class="ql-block">因斯布魯克市區(qū)分布在茵河(Inn)兩岸,多古老建筑的街道。東阿爾卑斯山雪峰交相輝映,市南91米高的橋梁極為壯麗,名勝古跡有菲爾施滕堡(內(nèi)有覆以鎦金銅瓦的陽臺(tái))、</p> <p class="ql-block">霍夫城堡(1754—1770年建)、宮廷教堂(1553—1556年建)、斐迪南博物館、民間藝術(shù)博物館等。旅游業(yè)發(fā)達(dá)。</p> <p class="ql-block">因斯布魯克是個(gè)迷人的小鎮(zhèn),它的觀光客居奧地利之冠。</p> <p class="ql-block">茵斯布魯克是哈布斯堡家族(統(tǒng)治奧匈帝國及后來奧地利帝國的皇族)的主要住所,也可以說是哈布斯堡家族的權(quán)力與版圖開始走向顛峰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也可以說是哈布斯堡家族的權(quán)力與版圖開始走向顛峰的地方。因此,在這里你可以看到很多昔日皇親貴戚留下來的宮殿、墓地與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茵斯布魯克最早的部落形成于靠近席爾河及茵河匯流處。邁希米連大帝在位時(shí)所蓋的黃金屋頂,也成為茵斯布魯克的著名象征。</p> <p class="ql-block">因斯布魯克自13世紀(jì)設(shè)市,19世紀(jì)因鐵路通車而繁榮起來。</p> <p class="ql-block">市內(nèi)古建筑頗多,著名的有菲爾施膝堡、霍夫城堡和宮廷教堂等。</p> <p class="ql-block">遠(yuǎn)處雪峰與城郊古堡交相輝映,景色壯麗,這里交通便利,為奧地利交通樞紐,是奧地利的旅游與冬季運(yùn)動(dòng)勝地。</p> <p class="ql-block">圣雅可布大教堂是一座巴洛克式建筑,建于1717年~1724年,大教堂內(nèi)圣壇邊懸掛著克拉納赫的著名畫作《圣母瑪利亞施舍》的畫像。</p> <p class="ql-block">天花板上的濕壁畫和石膏花飾出自阿薩姆兄弟之手。教堂的塔樓中懸掛著因斯布魯克的和平組鐘。</p> <p class="ql-block">馬克西米利安三世大公爵的墓碑是由卡斯帕·格拉斯于1620年制作的。</p> <p class="ql-block">二十世紀(jì)九十年代初,大教堂用了整整兩年時(shí)間進(jìn)行修復(fù),于1993年重新開放。</p> <p class="ql-block">宮廷教堂與維也納霍夫堡宮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在斐迪南一世的統(tǒng)治下于1553~1556年間修建。</p> <p class="ql-block">該教堂有三個(gè)大殿,其中最主要的是有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皇帝墓穴的大殿;在皇帝大理石石棺的周圍矗立著28尊比真人還大的銅像,這些是馬克西米利安的祖先和后代。</p> <p class="ql-block">因斯布魯克是奧地利蒂羅爾州的首府,坐落在阿爾卑斯山谷之中,意為“因河”上的橋。</p> <p class="ql-block">它北臨德國,南臨意大利,西面通往瑞士,東面通往首都維也納,地處布雷根茨-維也納東西向谷地及經(jīng)布倫納山口南北要道,這是一個(gè)位于中歐十字路口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該市建立于1239年,1363年由哈布斯堡王朝的一支旁系管轄;在1420~1665年間這里一直是皇帝的居住地,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皇帝在位期間(1490~1519)因斯布魯克成為歐洲藝術(shù)和文化的中心。</p> <p class="ql-block">巴伐利亞對(duì)這片土地垂涎三尺,盡管蒂羅爾州在1809年的解放戰(zhàn)爭(zhēng)中進(jìn)行了成功的抵御,因斯布魯克仍然落入了巴伐利亞人之手;直至1814年維也納會(huì)議期間,因斯布魯克才重新回到奧地利的懷抱,成為蒂羅爾州的首府。</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金頂屋、霍夫城堡和宮廷教堂,巴洛克式的宮殿和凱旋拱門為瑪麗亞·特雷西亞大街(Maria-Theresien-Strasse)增添了無窮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黃金屋頂(Godenes Dachl)是因斯布魯克的標(biāo)志建筑。建于1500年,以前這座建筑曾是公爵的府第。其出名之處是建筑物突出的陽臺(tái)上裝飾華麗的金色屋頂,整個(gè)墻面及陽臺(tái)雕梁畫棟裝飾非常講究。</p> <p class="ql-block">因斯布魯克仍然保持著中世紀(jì)城市的容貌,在狹窄的小街上,歌特風(fēng)格的樓房鱗次櫛比。這座小山城曾經(jīng)于1964年和1976年兩次舉辦冬季奧運(yùn)會(huì),載入了體育史冊(cè)。</p> <p class="ql-block">如今,因斯布魯克是一座大學(xué)城,也是主教所在地,工業(yè)非常發(fā)達(dá),并且經(jīng)常舉辦展覽會(huì)。因?yàn)楸泵姹簧矫}遮擋,所以氣候宜人,又成為國際旅游勝地。</p> <p class="ql-block">因斯布魯克市區(qū)分布在茵河(Inn)兩岸,多古老建筑的街道。東阿爾卑斯山雪峰交相輝映,市南91米高的橋梁極為壯麗。</p> <p class="ql-block">名勝古跡有菲爾施滕堡(內(nèi)有覆以鎦金銅瓦的陽臺(tái))、霍夫城堡(1754—1770年建)、宮廷教堂(1553—1556年建)、斐迪南博物館、民間藝術(shù)博物館等。</p> <p class="ql-block">因斯布魯克美麗的街景。</p> <p class="ql-block">色彩斑斕的房子布滿山間。</p> <p class="ql-block">茵河的晚霞。</p> <p class="ql-block">水晶世界,(Swarovski Kristallwelten)</p><p class="ql-block">著名的水晶制品制造商施華洛世奇Swarovsk公司于1995年在城市郊區(qū)的總部建了這座多媒體聲光的水晶世界。</p> <p class="ql-block">在水晶世界可以欣賞到水晶世界獨(dú)特的韻味。</p> <p class="ql-block">琳瑯滿目的水晶奢品讓人目不暇接。</p> <p class="ql-block">水晶制品做的非常漂亮。</p> <p class="ql-block">一只大豹和三只小豹形象逼真。</p> <p class="ql-block">一大一小的兩只斑馬??做的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奔跑著的兩只豹子姿態(tài)優(yōu)美。</p> <p class="ql-block">施瓦洛世奇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第九屆冬季奧林匹克運(yùn)動(dòng)會(huì)于1964年1月29日至2月9日在奧地利因斯布魯克舉行。因斯布魯克有完善的冬季運(yùn)動(dòng)設(shè)施,體育館可容萬名觀眾,還有設(shè)備齊全的滑冰場(chǎng),滑雪場(chǎng)設(shè)施優(yōu)良。</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金頂屋、霍夫城堡和宮廷教堂,巴洛克式的宮殿和凱旋拱門為瑪麗亞·特雷西亞大街(Maria-Theresien-Strasse)增添了無窮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因斯布魯克是個(gè)迷人的小鎮(zhèn),它的觀光客居奧地利之冠。</p> <p class="ql-block">茵斯布魯克是哈布斯堡家族(統(tǒng)治奧匈帝國及后來奧地利帝國的皇族)的主要住所,也可以說是哈布斯堡家族的權(quán)力與版圖開始走向顛峰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因此,在這里你可以看到很多昔日皇親貴戚留下來的宮殿、墓地與建筑群,茵斯布魯克最早的部落形成于靠近席爾河及茵河匯流處。</p> <p class="ql-block">邁希米連大帝在位時(shí)所蓋的黃金屋頂,也成為茵斯布魯克的著名象征。城市有軌電車。</p> <p class="ql-block">城市公交車。</p> <p class="ql-block">彩色的人行橫道線。</p> <p class="ql-block">宮廷大教堂屋頂。</p> <p class="ql-block">因斯布魯克自13世紀(jì)設(shè)市,19世紀(jì)因鐵路通車而繁榮起來。市內(nèi)古建筑頗多,著名的有菲爾施膝堡、霍夫城堡和宮廷教堂等。</p> <p class="ql-block">因斯布魯克建立于1239年。這座美麗的小城坐落在阿爾卑斯山谷之中,旁邊流淌著因河。</p> <p class="ql-block">安娜柱是茵斯布魯克山城的象征,這座寧謐安祥的安娜柱記載的卻是一件歷史上的紛爭(zhēng)。</p> <p class="ql-block">瑪麗亞·特雷西亞大街上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奧地利的高山,就跟她的音樂一樣,是世界知名的。蒂洛爾州則是阿爾卑斯山的心臟。無論是在因斯布魯克的哪一個(gè)角落,都能見到白雪覆蓋的山巒。</p> <p class="ql-block">因?yàn)楸泵姹簧矫}遮擋,所以因斯布魯克氣候宜人,是國際旅游的勝地。</p> <p class="ql-block">在老城的東部和北部,是因斯布魯克新城區(qū)。因斯布魯克是著名的滑雪勝地,冬季奧林匹克運(yùn)動(dòng)會(huì)曾于1964年和1976年兩次在此舉辦。</p> <p class="ql-block">全球最大的慈善組織SOS兒童村總部即位于因斯布魯克。</p> <p class="ql-block">如今,因斯布魯克是一座大學(xué)城,也是主教所在地。她的工業(yè)非常發(fā)達(dá),并且經(jīng)常舉辦展覽會(huì)。</p> <p class="ql-block">因斯布魯克距離維也納480公里、薩爾茨堡155公里、慕尼黑160公里,瑞士邊境165公里,意大利邊境36公里。</p> <p class="ql-block">其距離慕尼黑機(jī)場(chǎng)僅2小時(shí)的車程,乘坐或者到維也納也只需要5個(gè)小時(shí)。</p> <p class="ql-block">一家公寓花園里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女人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男人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側(cè)臥的男人。</p> <p class="ql-block">側(cè)臥的女人。</p> <p class="ql-block">直立的女人。</p> <p class="ql-block">直立的男人。</p> <p class="ql-block">抽象雕塑。</p> <p class="ql-block">三人雕塑。</p> <p class="ql-block">牛頭人身雕塑。</p> <p class="ql-block">平躺的男人。</p> <p class="ql-block">街景。</p> <p class="ql-block">玉蘭花。</p> <p class="ql-block">城市景觀。</p> <p class="ql-block">因斯布魯克的老城是迷人的,道路平坦,適合步行。這里的環(huán)境優(yōu)美,是一個(gè)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非常吸引人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凱旋門位于瑪利亞·特蕾西亞大街的南端,是瑪利亞·特蕾西亞女皇為慶賀其兒子烈奧波特和西班牙公主瑪利亞·露朵維卡婚禮而建造的。</p> <p class="ql-block">在瑪利亞·特蕾西亞大街的南端,矗立著一座氣勢(shì)磅礴的羅馬式凱旋門。這是瑪利亞·特蕾西亞女皇于1765年為慶賀其兒子里奧波特和西班牙公主瑪利亞·露朵維卡的婚禮而建造。</p> <p class="ql-block">這位王子后來加冕成為里奧波特二世皇帝。凱旋門上的兩塊大理石浮雕修筑于1774年,記述了哈布斯堡皇朝的婚喪大事。</p> <p class="ql-block">南端的浮雕記述的是王儲(chǔ)里奧波特歡慶的婚禮,而北端浮雕上陳列的卻是悲哀的葬禮,瑪利亞·特蕾西亞女皇的丈夫弗蘭茨正是在這場(chǎng)婚禮上暴卒而死。</p> <p class="ql-block">凱旋門上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1706年,蒂洛爾州議會(huì)中享有特權(quán)等級(jí)的代表們共同出資建造了這根柱子,為的是紀(jì)念1703年巴伐利亞軍隊(duì)撤離茵斯布魯克。</p> <p class="ql-block">這根柱子建造于7月26日,而這一天正好是安娜的命名日,紀(jì)念柱因此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在安娜柱的基座上,還可以見到蒂洛爾的保護(hù)神和其他圣人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城市景觀。</p> <p class="ql-block">團(tuán)友在拍玉蘭花。</p> <p class="ql-block">而且拍的是那么的認(rèn)真。??????</p> <p class="ql-block">維爾頓圣殿是因斯布魯克最古老的教堂,早在古羅馬軍營時(shí)期士兵們就在這里祭拜圣母,圣母子雕像從中世紀(jì)一直保留至今。</p> <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的教堂重建于1751,內(nèi)部呈現(xiàn)華麗的洛可可風(fēng)格,壁畫圣母誕生圖由畫家馬特豪斯瓊特繪制,使用了大量的黃金作為顏料,色彩絢麗,刻畫精美。</p><p class="ql-block"> 因斯布魯克的游覽到此就結(jié)束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