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元寶唉Ai</p><p class="ql-block">咸陽文廟位于陜西省咸陽市渭城區(qū)中山街53號,是明至清時期的古建筑群,現(xiàn)存總面積8531平方米,建筑面積2212平方米,平面呈曲尺形,共有四進院落。其主體建筑包括牌樓、一殿(原戟門處)、東西兩廡、大成殿(二殿)、三殿(原明倫堂處)、小牌樓及偏院正殿等,多為明代建筑,部分為清代遷建。</p><p class="ql-block">歷史沿革: </p><p class="ql-block">文廟始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由縣丞孔文郁主持修建,明清兩代歷經(jīng)多次重修與增建,如明宣德三年(1427年)、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等。民國初期,原城隍廟木牌樓遷至文廟南端,形成現(xiàn)有格局。1962年辟為咸陽博物館,1963年增建偏院建筑。2003年列為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升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p class="ql-block">建筑特色: </p><p class="ql-block">- 布局:坐北朝南,四進院落,中軸線依次為木牌樓、前殿、中殿、后殿,兩側(cè)設(shè)東西廡廊。 </p><p class="ql-block">- 亮點: </p><p class="ql-block"> - 木牌樓為四柱三樓式,歇山頂,彩釉琉璃花脊,高12米,東西長13米,斗拱十五踩,出檐深遠。 </p><p class="ql-block"> - 大成殿面闊五間,單檐歇山頂,青灰筒瓦屋面,前檐設(shè)磚雕影壁,廊深3.4米。 </p><p class="ql-block"> - 東西兩廡為硬山式頂,五脊青灰板瓦,廊深2.4米,現(xiàn)作文物展廳。 </p><p class="ql-block">館藏文物: </p><p class="ql-block">- 現(xiàn)存明代石獅1對、清代石獅2對及石碑2塊。 </p><p class="ql-block">- 咸陽博物館內(nèi)藏有西漢三千彩繪兵馬俑、漢代玉器、唐代刻花赤金壺等珍貴文物。 </p><p class="ql-block">參觀信息: </p><p class="ql-block">- 開放時間:9:00-17:30(免費開放)。 </p><p class="ql-block">- 交通:位于咸陽市中心,可步行或打車抵達。 </p><p class="ql-block">咸陽文廟不僅是明清建筑典范,更是儒家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現(xiàn)為展示咸陽歷史文化的綜合性博物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