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見過蠶豆的耳朵嗎?</p><p class="ql-block"> 清明期間,回鄉(xiāng)下老家,看到田間路邊正在開花的蠶豆,油然想起了童年的一樁趣事——找蠶豆耳朵。</p> <p class="ql-block"> 每年的這個時節(jié),家前屋后的菜地里,蠶豆花開得轟轟烈烈,散發(fā)著甜甜的香味。此時,像蜜蜂采蜜一樣,在蠶豆叢中尋找蠶豆耳朵成了伢兒們的一件樂事。這“耳朵”其實就是蠶豆的另一種形狀的葉,長在植株的頂端,喇吧狀,很像朝天豎著的耳朵,甚是可愛。</p> <p class="ql-block"> 因為不是每株蠶豆都有,就顯得十分稀奇。小伙伴們每當(dāng)經(jīng)過蠶豆田邊,眼睛就不自覺地盯住身邊的蠶豆葉,力求發(fā)現(xiàn)一只耳朵。誰要能摘得一枚,總要得意地炫耀一番。</p> <p class="ql-block"> 后來大人們警告說,蠶豆的耳朵不能摘,它是防雷的。因為人心黑了要遭雷打,偏偏蠶豆的花心是黑的,為了免遭雷打,就長出耳朵,這樣,在打雷的時候能及時聽到,及早做好防備。</p><p class="ql-block"> 從此我們就再也不摘蠶豆耳朵了,遇到打雷時,還默默為它禱告。</p> <p class="ql-block"> 其實,在那個貧窮的年代,這種對蠶豆的人格化,正反映了莊稼人對食物的渴求。青黃不接之時,唯有蠶豆開花結(jié)實,飢腸轆轆的人們都急切盼望它趕快成熟,等著它填肚子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