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非常有趣又震撼的畫展!在黃永玉的藝術宇宙里,從色彩斑斕的畫作到俏皮有趣的題字,在黃老先生獨有的樂觀風趣與幽默中,我們邂逅了生活的詩意與灑脫。</p> <p class="ql-block"> 在展廳入口,策展團隊以黃永玉在1980年寫就的詩文《假如我活到一百歲》作為開篇引言,提示觀眾黃永玉借由詩文對于未來人生時間的想象。</p> <p class="ql-block">第一幕 新上任的老人</p> <p class="ql-block">《從閩南出發(fā)》</p> <p class="ql-block">小小的行囊:用興趣養(yǎng)育對世界無限的好奇</p> <p class="ql-block">在眾多“新作”中,行囊是黃永玉多次描繪,關于自我成長的意象。在第一幕作品《行囊》的題跋中,他感嘆道:“唉!那時候一個孩子在外,自己要養(yǎng)大自己、教育自己,真不容易?!痹谀莻€鼓鼓囊囊的背包里,裝著黃永玉少年時的精神食糧——高爾基、陀思妥耶夫斯基、黃仲則、魯迅、沈從文......</p> <p class="ql-block">對于知識世界的探索,貫穿著黃永玉的藝術生涯。他后來寫道:“我仍然系統(tǒng)地讀自然科學的書,森林學、地質學、氣象學、動物學......做一個畫家,一輩子要和書籍打交道,愛書、受書的教益......”正因如此,黃永玉晚年的不少“新作”都透露著他嚴謹細致的文化態(tài)度,為創(chuàng)作《李時珍先生隨想》,他曾專門通過朋友在東羅馬中央圖書館找到了一套1505年出版的《本草品匯精要》,用以參考繪制其中的動植物草藥。</p> <p class="ql-block">《李時珍先生隨想》</p> <p class="ql-block">在《圣誕開心》中,他正經地寫道:“我查過書,圣誕老人的年齡和我們大書法家王羲之差不多。如果交通像今天那么方便,而兩個互通書信早就是老朋友的話,那么蘭亭雅集那一場一定少不了圣誕老人。你想那是多好的一場文化交流。”</p> <p class="ql-block">黃永玉曾說:“我一生經歷的窗口太多了。</p> <p class="ql-block">年輕時,那個背著行囊的他行萬里路,年邁的他,則在透過萬荷堂的窗口洞見萬物,細觀時間流轉,窗外的世界,就這樣飛進了他的畫紙上。</p> <p class="ql-block">幽默感是“人類和道德的酒曲”如果說求知欲是黃永玉探索藝術人生的不竭動力,那么幽默感則是他迎難克險的不二法寶。</p> <p class="ql-block">正因其藝術創(chuàng)作不斷受益于閱讀和書籍,黃永玉告誡道:“我給年輕人的忠告是:珍惜時間、好好讀書,一輩子跟著書走,不會壞?!?lt;/p> <p class="ql-block">那個壓在年少肩頭的行囊,隨著黃永玉閱歷的增加,在愈發(fā)充實的同時,亦使其人生愈加輕盈起來。正如他所言:“我這個老頭子一輩子過得不那么難過的秘密就是,憑自己的興趣讀書?!?lt;/p> <p class="ql-block">印象最深的是“新上任的老人”,以及散文詩里的這幾句,“我與我自己混得太久,我覺得還是做我自己好,我知道,存在對于我,早已和別人無關?!北稽S老先生的灑脫和真實感動到淚目!</p> <p class="ql-block">黃永玉老先生的作品來源于生活,看似夸張的畫面里富含哲理,在一生的灑脫生活中,用畫筆繪制的畫面,總讓人浮想聯翩,讓人會心一笑,給人以人生啟發(fā)。</p> <p class="ql-block">在新作《晨興一揮》中,黃永玉提到:“我自小受漫畫影響最深,包括成長以后的文化態(tài)度,我的世界觀也都與其緊緊相連。受苦受凌辱之時,也以漫畫創(chuàng)作態(tài)度處理,并得以排解?!?lt;/p> <p class="ql-block">這些不乏深刻的幽默,并非尋常的消遣,而是聯系著黃永玉心目中極為崇高的文化理想:“幽默感是判斷一個偉大民族智慧和氣質的尺度,是人類和道德的酒曲?!笨梢哉f,經由漫畫,黃永玉眼中的世界才不那么沉重,正如他所說:“人可以用各種角度和方式去品評世界:用漫畫的角度看世界卻最有趣味,最有力量。”</p> <p class="ql-block">時間賦予了他厚重的人生體驗,也給了他全新的視角。每一筆都是對現下的回顧,每一次色彩的疊加都是對生活的熱愛,厚重濃墨繪制出他的畫中世界。</p> <p class="ql-block">“美,很易消逝,藝術的使命是挽留”一一黃永玉</p> <p class="ql-block">一片荷塘,在黃永玉的筆下熱烈狂放狂放,仿佛這樣就能留住時間,留住生命。</p> <p class="ql-block">黃永玉所作的十二生肖雕塑中的馬。</p> <p class="ql-block">無論是作為畫家,還是文學家、雕塑家,黃永玉的藝術理想始終保有最為純粹的熱愛與天真。就像他所銘記的那句巴爾蒙特詩文所言:“為了太陽,我才來到這個世界!</p> <p class="ql-block">此外,展廳中諸如“新上任的老人”“時間是那么地飛快流逝”“這些憂郁的碎屑”這些分幕標題均來自黃永玉在散文、序言中創(chuàng)造的意象。在特別章,展覽還集中陳列了黃永玉歷年出版的小說、文集、畫冊等出版物,以讓觀眾直觀了解其文學成果的豐厚。</p> <p class="ql-block">99歲高齡的黃永玉躺在病床上作畫,真是生命不息,畫畫不止!</p> <p class="ql-block">明確的愛,直接的厭惡,真誠的喜歡,站在太陽下的坦蕩,大聲無愧地稱贊自己。一一黃永玉</p> <p class="ql-block">看完畫展感覺整個人被治愈了,每一幅作品都是黃永玉!和其他人不一樣!熱烈真誠,純真有趣。他用幽默化解生活中的煩惱,用樂觀的態(tài)度面對人生的起伏,讓人們在欣賞他的作品時也能感受到那份積極向上的力量。欣賞黃老的畫作,更贊賞他樂觀開朗灑脫的生活態(tài)度。也許,我們也可以把人生當作一場探險,像黃永玉一樣用行囊裝滿好奇,用幽默對抗無常,不經意間世界也會生趣起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