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汕頭內(nèi)海灣濕地紅樹林有許多白鷺棲息——張益群拍攝</h5> <h5><p></p></h5><h3><b>2025汕頭東方白鸛候鳥群</b></h3><h5> 東方白鸛是一種大型涉禽,因其稀有性和生態(tài)價值被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并被《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列為全球瀕危物種,全球東方白鸛的總數(shù)量約為9000多只。<br> 汕頭愛鳥攝影者在2024年尾至2025年初的冬季期間,追蹤到國家一級保護珍稀動物東方白鸛候鳥群,記錄了在汕頭蘇埃灣、牛田洋濕地、澄海濕地區(qū)域棲息越冬的整個過程。<br> 記者鄭康華介紹說,東方白鸛候鳥群在汕頭海灣濕地安全度過了整個冬天,最初大概有十幾只,后又有幾群東方白鸛陸續(xù)飛來,曾經(jīng)達到73只、128只之多。<br> 接著介紹說“讓人驚喜的是,一只東方白鸛的腿上還戴著紅底白字的腳環(huán),另一條腿則佩戴有衛(wèi)星跟蹤器!仔細辨認,可見“7A9”的字樣……”一只戴有腳環(huán)跟蹤器的東方白鸛,于2024-11-28抵達汕頭,2025-02-15就先離汕北遷了。<br> 2025-03-18,礐石區(qū)域上空出現(xiàn)十幾只;2025-03-022蘇埃灣區(qū)域出現(xiàn)2只;2025-03-23牛田洋區(qū)域出現(xiàn)1只,后面沒有再觀察到,應該是度過冬天,氣候變暖開始陸續(xù)北遷飛走了。</h5><div><b>張益群 2025-04-01</b></div> <h5> 車子在牛田洋海堤道路上行駛,來到汕頭內(nèi)海灣,礐石大橋近在眼前?!獜堃嫒号臄z</h5> <b>追蹤東方白鸛候鳥群汕頭越冬初期過程</b><br><h5> 2024-12-23下午,一行四位攝影人結(jié)伴而行,來到汕頭大學不遠處的蓮塘,欣賞一處規(guī)模宏大的光伏基地風貌。東側(cè)就是廣域的牛田洋農(nóng)場,車子經(jīng)過一處養(yǎng)殖魚塘,清塘已經(jīng)抽干了水,塘底完全露了出來,吸引眾多池鷺前來尋覓食物,車子經(jīng)過稍有驚擾,池鷺便圍繞魚塘飛翔起來,卻不輕易離去。</h5> <h5> 車子經(jīng)過牛田洋農(nóng)場一處養(yǎng)殖魚塘,清塘已經(jīng)抽干了水,塘底完全露了出來,吸引眾多池鷺前來尋覓食物。——張益群拍攝</h5> <h5></h5><h3><br></h3><h5> 車子在牛田洋海堤道路上行駛,來到汕頭內(nèi)海灣,礐石大橋近在眼前,海水蕩漾,與岸邊停泊小漁船、濕地灘涂紅樹林、成片養(yǎng)殖排陣、灘涂濕地紅樹林樹梢上歇息的白鷺交匯融合在一起,呈現(xiàn)一幅冬日美麗景象。</h5> <h5>——張益群拍攝</h5> <h5>——張益群拍攝</h5> <h5> 從牛田洋往東行駛,朝北經(jīng)過榕江口大港河泥土砂石路,車子顛簸前行,驚飛了一群河畔蘆葦叢中棲息的飛鳥,與平時見到的白鷺有所不同,尾羽與翅膀邊緣羽毛呈黑色,搞不清楚什么烏類?</h5><h5> 同車的陳海平迅速拿起口袋相機進行拍攝錄制,回去后,馬上將視頻轉(zhuǎn)發(fā)給鄭康華老師,收到答復才知道是珍稀的鳥禽東方白鸛。<br> 偶然的一次機會,就有了后來追蹤拍攝東方白鸛候鳥在汕頭越冬的故事情節(jié)。</h5> <h5> 2024-12-23 車子經(jīng)過牛田洋東邊大港河,視頻末尾48秒中,拍攝到一群東方白鸛飛翔的畫面。——陳海平拍攝視頻</h5> <h5>2024-12-23 牛田洋東邊大港河遷徙候鳥東方白鸛-陳海平視頻截屏</h5> <h5>2024-12-23 牛田洋東邊大港河遷徙候鳥東方白鸛-陳海平視頻截屏</h5> <h5></h5><h3><b>破紀錄!128只“國寶”東方白鸛在汕越冬</b></h3><h5> 2025年3月20-26日是廣東省第44屆“鳥節(jié)”和“愛鳥周”,今年的主題為“愛鳥護鳥萬物和諧”。緊接著的4月1日,又恰逢“國際愛鳥日”。為此,本報分兩期推出一個“遲到的新聞”——一段持續(xù)3個月追蹤東方白鸛在汕頭越冬的觀察歷程,一個眾多鳥友自發(fā)蹲守、接力監(jiān)測的護鳥故事——</h5> <h5></h5><h3><b>發(fā)現(xiàn)“國寶”東方白鸛</b></h3><h5> 2024年12月23日晚上,汕頭鳥友(指觀鳥、拍鳥愛好者)張益群給記者發(fā)來當天拍攝的視頻,詢問視頻里身帶黑色的大白鳥是啥鳥種。記者打開一看,視頻中翩翩飛過的,竟是二十多只東方白鸛!東方白鸛可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和全球性瀕危物種,是妥妥的“國寶”!<br> 這是一筆重要的記錄!張益群先生告訴記者,視頻是與他同車的攝影師陳海平所攝。為讓這些東方白鸛能不受驚擾地在汕頭過冬,記者與張益群先生約定,暫不公開東方白鸛在榕江口棲息的具體位置。<br> 機不可失,記者決定第二天到榕江口調(diào)查。出發(fā)前,記者先在自家小區(qū)樓上天臺遠距離觀察,發(fā)現(xiàn)之前視頻所拍攝的位置并無東方白鸛。經(jīng)過一番艱難搜索,記者還是幸運地發(fā)現(xiàn)了那群東方白鸛的身影,原來它們此刻正分散在更遠的兩片濕地覓食。</h5> <h5>在汕頭越冬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全球瀕危物種東方白鸛。</h5> <h5>在市區(qū)遠距離拍攝到的牛田洋東方白鸛</h5> <h5>2024年12月24日,大群東方白鸛出現(xiàn)在牛田洋濕地。</h5> <h5> 沒想到到了目的地,記者卻撲了個空。就在這短短35分鐘車程的時間里,它們已轉(zhuǎn)移到別處了。記者沒灰心,鳥兒跟觀鳥人玩捉迷藏是常有的事。記者耐心尋覓,終于在中午前找到它們。這群東方白鸛正在一處水塘里大快朵頤,與蒼鷺爭吃水里的羅非魚。讓人驚喜的是,一只東方白鸛的腿上還戴著紅底白字的腳環(huán),另一條腿則佩戴有衛(wèi)星跟蹤器!仔細辨認,可見“7A9”的字樣……</h5> <h5>覓食中的東方白鸛(中為佩戴衛(wèi)星跟蹤器的7A9)</h5> <h5> 就在記者拍攝正酣之際,一輛摩托車路過這里,驚動了這群東方白鸛,轟的一聲,十幾只飛了起來,剩下的也應聲而起,一只接一只飛走了。不過還好,它們并沒有飛遠,而是在隔壁一個水塘降落,并再度聚集在一起。這下倒是可以好好給它們計數(shù)了。數(shù)一數(shù),好家伙,有73只呢!不過,后面又來了一輛貨車,這下子把東方白鸛全驚跑了,它們飛到高空,反復盤旋,似乎是在尋找下一個落腳點……</h5> <h5>在空中盤旋的東方白鸛</h5> <b>“7A9”的汕頭之旅</b><br><h5> 記錄到東方白鸛“7A9”(下稱“7A9”)后,記者把這一信息上報給全國鳥類環(huán)志中心。該中心主任錢法文老師告訴記者,“7A9”是2024年6月20日在吉林省向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環(huán)志的。隨后,記者聯(lián)系了保護區(qū)的李連山老師和為“7A9”環(huán)志的全國鳥類環(huán)志中心陳麗霞老師,向他們了解相關(guān)情況。</h5> <h5>7A9左腿的紅底白字腳環(huán)</h5> <h5>7A9右腿佩戴的太陽能衛(wèi)星跟蹤器</h5> <h5> 李連山老師告訴記者,“7A9”是當年在向海繁殖的幼鳥。而根據(jù)陳麗霞老師提供的信息,“7A9”秋天離開向海,在北方游蕩一段日子后向南遷徙,在走走停停之后,于2024年11月27日進入廣東,在揭陽呆一天后,于28日抵達汕頭,開始了它在汕頭的越冬之旅。</h5><h5> 有意思的是,除了記者在榕江口多次記錄到“7A9”,汕頭鳥友柯華雄也于2月6日在蘇埃灣紅樹林拍攝到它。2月15日早上八點半,他又一次拍攝到“7A9”,而據(jù)陳麗霞老師提供的衛(wèi)星跟蹤信息,這一天正是“7A9”離開汕頭向北遷徙的日子!就“7A9”這一衛(wèi)星跟蹤個體的越冬期來看,它在汕頭足足呆了81天!</h5> <b>“遍地開花”打破紀錄</b> <h5> 2024年-2025年的這個越冬季,汕頭的東方白鸛記錄可謂“遍地開花”——</h5> <h5>在汕頭牛田洋濕地越冬的東方白鸛</h5> <h5> 在牛田洋發(fā)現(xiàn)東方白鸛之前的半個多月里,王陽鳴等汕頭鳥友已三度在練江邊記錄到成群的東方白鸛。同期,濠江區(qū)南濱路、澄海區(qū)辛圍也有多筆記錄。<br> 2025年1月4日,記者在牛田洋發(fā)現(xiàn)了多達128只的東方白鸛。這是歷年在汕頭記錄到東方白鸛越冬數(shù)量最多的一次,打破了2023年12月23日102只的歷史紀錄。<br> 1月31日,汕頭鳥友陳東文在蘇埃灣紅樹林也發(fā)現(xiàn)了一群東方白鸛。此后,越來越多的鳥友在那里記錄到這些美麗的“國寶”,那里也成了觀察它們的最佳地點。</h5> <h5>成群的東方白鸛從礐石大橋邊起飛,前往蘇埃灣紅樹林過夜。</h5> <h5> 這些記錄與“7A9”的衛(wèi)星定位信息十分吻合——前述汕頭出現(xiàn)東方白鸛記錄的地點,“7A9”都涉足過,甚至中途它還跑到惠來、陸豐、饒平和福建的詔安,只是在短暫停留之后,它還是選擇回到汕頭過冬。<br> 連續(xù)兩年均有超過100只的東方白鸛越冬,說明汕頭優(yōu)越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對它們很有吸引力。東方白鸛身軀高大,“白+黑”的羽色與粗喙紅腿等特征明顯,在鳥群中猶如“鶴立雞群”,老遠就能看到,也容易被盜獵分子盯上。建議有關(guān)部門加大保護力度,把蘇埃灣紅樹林等地劃為濕地保護區(qū)的重點區(qū)域進行保護。</h5> <b>接力監(jiān)測 默默守護</b><br><h5> 自從在榕江口記錄到東方白鸛,記者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到窗前遠距離觀察牛田洋的東方白鸛。那段日子里,幾乎每天都能看到它們。1月8日晚,記者還通過夜間拍攝,首次確認有50多只東方白鸛在牛田洋過夜!</h5> <h5>夕照下在歇息的東方白鸛</h5> <h5>黃昏時分離開牛田洋的東方白鸛</h5> <h5> 在蘇埃灣,根據(jù)鳥友們的持續(xù)觀察,每天黃昏降落在紅樹林的東方白鸛有上百只。這與記者此前在牛田洋記錄到的128只大致吻合,而“7A9”的衛(wèi)星定位信息也表明,它大部分時間就在這兩地活動,據(jù)此可判斷兩地的東方白鸛大概率是同一群,蘇埃灣就是它們最主要的夜棲地!</h5> <h5>叼著食物回到蘇埃灣紅樹林的東方白鸛(右上)</h5> <h5>一只東方白鸛正在蘇埃灣紅樹林降落。</h5> <h5> “7A9”于2月15日離開汕頭后,在蘇埃灣等地,仍有成群的東方白鸛出現(xiàn)。到了三月,東方白鸛出現(xiàn)的數(shù)量逐漸減少。3月18日下午,金山中學學生、小鳥友黃梓博在操場上空發(fā)現(xiàn)了10多只東方白鸛。在他和同學們的“目送”下,它們盤旋了好一會兒,才戀戀不舍地往北飛去。這是汕頭這個越冬期最后一次記錄到成群的東方白鸛。3月22日和23日,記者分別在蘇埃灣、牛田洋記錄到2只、1只東方白鸛,此后再無它們的記錄。這意味著在汕頭越冬的東方白鸛已全部離開,踏上漫漫的遷徙之路。</h5> <h5>晨光中在蘇埃灣紅樹林翱翔的東方白鸛</h5> <h5> 值得一提的是,三個多月來,眾多汕頭鳥友自發(fā)接力蹲守拍攝、記錄和監(jiān)測,為這群東方白鸛的安全越冬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無論是在牛田洋,還是在蘇埃灣,鳥友們都堅持文明觀鳥、文明拍攝的原則,互相約束,不喧嘩、不驅(qū)趕、不驚嚇東方白鸛。王陽鳴、柯華雄、陳東文等鳥友還分別在牛田洋、蘇埃灣制止了個別人使用無人機低空航拍鳥類的不當行為。<br> 大家在傾情拍攝、記錄這些美麗的大鳥的同時,也在默默守護這些“國寶”,盡最大努力減少對它們的驚擾,使它們得以在汕頭安全渡過一個完整的越冬期……<br><b>汕頭少年報 2025-04-02 </b></h5><h5><b>圖文、視頻作者 汕頭融媒《汕頭少年報》記者鄭康華 <br></b></h5><h5><b>視頻剪輯曾澤超 編輯周曉云 審核張仲毅 鄭康華</b></h5> <b>汕頭鳥友的追逐拍攝作品</b><h5><b> </b>幾位鳥友,堅持不懈追逐拍攝了東方白鸛在汕頭濕地越冬的畫面。</h5> <h5>2025-01-15早晨,牛田洋濕地的東方白鸛棲息鳥群。——陳捷拍攝</h5> <h5>2025-01-21,牛田洋濕地拍攝的東方白鸛棲息鳥群。——陳捷拍攝</h5> <h5>2025-01-21,牛田洋濕地拍攝的東方白鸛棲息鳥群。——陳捷拍攝</h5> <h5>2025-01-15晨,牛田洋濕地的一只東方白鸛飛翔形態(tài)。陳虹敏拍攝</h5> <h5>2025-01-21,牛田洋濕地的一群東方白鸛?!惡缑襞臄z</h5> <h5> 2025-01-21——陳虹敏拍攝</h5> <h5> 2025-02-07——陳虹敏拍攝</h5> <h5><span style="font-size:15px;"> 汕頭內(nèi)海灣濕地環(huán)境及水質(zhì)的改善,每年都吸引許多珍稀候鳥遷徙來到這里棲息越冬,這一年是全球瀕危物種東方白鸛來到汕頭海域濕地最多數(shù)量的鳥群。也十分感謝這些愛鳥攝影師們的追蹤記錄。 </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15px;"> 筆者不是攝影師,只是一位老年攝影愛好者,熱衷記錄老百姓普通生活千姿百態(tài)、旅游途中的大自然風光,屬于平面紀實記錄的攝影人。因為攝影給我?guī)頍o限的快樂,認準這條道路一直繼續(xù)走下去,直至永遠。</span></h5><h5><b style="font-size:15px;">張益群整理 2025-04-08完稿</b></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