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山水有清音</p> <p class="ql-block"> 衡南縣原廖田鎮(zhèn)黃石村的排樓邊,是一片承載著歷史與自然交融的土地。三月的黃石村,油菜花盛開,古建筑靜默佇立,仿佛訴說著歲月的故事。那一天,我們踏上了這片土地,感受著歷史的厚重與自然的靈動。</p> <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12日,春陰漠漠,細(xì)雨飛飛,我們?nèi)嗽L古隊踏上了一段探尋衡南古跡的文化之旅。謝立明駕駛著車輛,陽和平帶路,我們探訪了古驛道上的郭門鋪、京廣線上的瓦園車站、桐梓山上的赤腳祠,最終抵達舂陵江邊黃石村的排樓邊何氏老宅。</p><p class="ql-block"> 何氏老宅坐西朝東,背靠青山,前有水塘,一進兩橫,為鎖頭屋形建筑,磚木結(jié)構(gòu),上覆小青瓦。一進為三開間,中為祖堂。前廊設(shè)有兩根木柱,每柱上部裝飾有三步梁和月形枋,細(xì)節(jié)之處無不彰顯匠心獨運。兩橫為硬山頂,風(fēng)火墻則采用五山山墻設(shè)計,兩山墻開有品字三窗,盡顯傳統(tǒng)民居的精巧布局與工藝之美。</p><p class="ql-block"> 大門為木門框,砂石門檻,門墩石上雕有朱雀等圖案,門頭還飾有兩枚門簪及梅花窗,增添了濃厚的文化氣息。左右橫門皆為石框門,左門額刻“慈爽”,右門額書“勝芳”。步入兩廂,可見靠中邊有一過廳、二天井和兩迴廊,走過過廳為橫廳,橫廳兩側(cè)各設(shè)兩廂房。左廂橫廳廂房門額分別題有“存心”“養(yǎng)性”“康強”字樣。這些文字不僅體現(xiàn)了先人對生活哲理的追求,也反映了當(dāng)時家族教育理念的重視。</p><p class="ql-block"> 右?guī)繛楸边厧?,其后?cè)有一列共三間偏房。偏房再北是東西向四間兩層樓,一樓為糧倉且設(shè)計有通風(fēng)用架空層,二樓則是藏書樓,充分展示了古人對糧食儲存與文化傳承的重視。</p><p class="ql-block"> 此次訪古之行,讓我們深刻感受到衡南東鄉(xiāng)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以及傳統(tǒng)建筑藝術(shù)的獨特魅力。何氏老宅作為這一區(qū)域的重要文化遺產(chǎn),其價值值得進一步挖掘與保護。</p> <p class="ql-block"> 春天的氣息彌漫在黃石村的每一個角落。西邊就是蜿蜒流淌的舂陵江,河岸兩側(cè)盛開的油菜花,金浪翻滾,形成一道亮麗的風(fēng)景線;右側(cè)則是古色古香的排樓邊何氏老宅,屋頂上長滿了青苔,顯得十分古老神秘。這里的一切都仿佛在訴說著歷史的滄桑與自然的和諧。</p> <p class="ql-block"> 在黃石村,一棵光禿禿的大樹矗立著,周圍則是金黃色油菜花盛開的地方。這棵大樹仿佛是一位歷史的見證者,默默注視著這片土地上的變遷。</p> <p class="ql-block"> 春天的畫面在黃石村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黃色油菜花盛開,遠(yuǎn)處可以看到山丘和房屋建筑,讓人流連忘返。</p> <p class="ql-block"> 在何氏老宅里,我們看到了一角落,里面擺放著一些桌椅等家具,墻上還貼有一些海報或宣傳畫。這些細(xì)節(jié)讓人感受到這里曾經(jīng)的生活氣息,仿佛可以聽到人們曾在這里生活的歡聲笑語。</p> <p class="ql-block"> 古色古香的房子坐落在山坡之上,周圍綠植環(huán)繞,讓人感受到一種遠(yuǎn)離喧囂的寧靜和祥和。</p> <p class="ql-block"> 正堂神臺上供奉了祖宗牌子,上面寫著:“本宗何氏支分十五世祖考成章府君妣劉老孺人神位”。正堂上首掛了兩塊匾,上匾已模糊讀不出,下匾也斑剝難識,我經(jīng)仔細(xì)辨認(rèn),為“鳩杖聯(lián)拔”四字,其落款謝立明用梯子爬上,認(rèn)出為“民國甲子十三年仲春月上浣谷旦”。查百度,鳩杖是古代朝廷賜予高齡老人頂端飾有鳩鳥的拐杖,以示尊隆。聯(lián)拔是連續(xù)賜杖之意,既可以理解為對某老人多次賜杖,更加尊榮;也可以理解為當(dāng)?shù)鼗蜃谔迷S多老人長壽受賜鳩杖。從落款可知,該匾制掛于民國甲子十三年(1924)。大門內(nèi)側(cè)上首也掛了一塊老匾,基本上認(rèn)不了。</p> <p class="ql-block"> 在黃石村,我們還看到了一個破敗的老房子,屋頂已經(jīng)塌陷,墻壁上布滿了青苔。這座老房子雖然破敗,但依然散發(fā)著一種歷史的氣息,讓人感受到時間的流逝。</p> <p class="ql-block"> 在排樓邊何氏老宅,我們還看到了一些刻印在古老磚墻上的文字,如“人興財旺”“四季長清”“道光玖年”。這說明該宅為道光九年(1829)所建,這些吉祥文字也反映了當(dāng)時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期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妙造自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