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昵稱:朱朱</p><p class="ql-block">美篇號:1780900</p> <p class="ql-block"> “<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fēng)簸自天涯</i>?!?劉禹錫的這首唐詩經(jīng)典之作,向我們展示了黃河的壯闊景象。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九曲的自然奇觀則是地球造化的杰作。去看看這一杰作則是我們的一個心愿。這次山西行我們鎖定了天下黃河九曲十八灣中的乾坤灣和清水灣。山西的乾坤灣與清水灣同處晉陜峽谷黃河蛇曲國家地質(zhì)公園核心區(qū),是黃河在黃土高原鐫刻的孿生奇觀。今年3月6號,我們開車自駕,直奔心心念念的黃河九曲。</p> <p class="ql-block"> 行駛途中看到一個大型雕塑,據(jù)說是“黃河之子”主題雕塑。黃河是中國的母親河,是中華文明最主要的發(fā)明地,孕育了世世代代華夏子民。</p> <p class="ql-block"> 黃河蛇曲國家地質(zhì)公園于2005年8月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審核通過,成為第四批國家地質(zhì)公園。</p> <p class="ql-block"> 到了延川黃河乾坤灣景區(qū),景區(qū)內(nèi)屹立的乾坤灣主景區(qū)導(dǎo)覽圖為我們展示了最佳游覽線路。我們按圖索驥繼續(xù)前行。</p> <p class="ql-block"> 一座六角亭映入眼簾,這就是坐落于乾坤灣主景區(qū)3號觀景臺旁的乾坤亭。只見亭柱鐫刻楹聯(lián)“天地造化乾坤灣,羲皇推演太極圖”,將自然奇觀與人文始祖的智慧聯(lián)結(jié)。</p> <p class="ql-block"> 我們走進(jìn)它,只見亭頂采用傳統(tǒng)木構(gòu)斗拱工藝,飛檐翹角上飾以“龍首吞脊”雕塑,既呼應(yīng)黃河“巨龍”意象,又暗含“龍騰盛世”的吉祥寓意。亭內(nèi)穹頂繪有二十八星宿圖,與伏羲“仰觀天象”的傳說相印證。亭子內(nèi)的臺面鑲嵌的陰陽太極圖,與黃河S形彎道形成“地上乾坤”與“地下太極”的虛實呼應(yīng)。我站在亭內(nèi),放眼望向乾坤灣,內(nèi)心滿是激動,對空呼喊 “天下黃河第一灣,我們來啦”。</p> <p class="ql-block"> 黃河九曲十八彎,最美不過乾坤灣。這里就是被《中國地理雜志》評為中國最美十大峽谷之一。黃河是百川之首,5000多公里的黃河,流經(jīng)巴彥喀拉山到渤海灣,它蜿蜒曲折,生生不息流淌了100多萬年。黃河流經(jīng)晉陜大峽谷之后,在這里形成了一個大迂回,角度盡然達(dá)到320度。站在乾坤亭這里往下俯瞰,黃河猶如一條金黃色的絲帶,在百米深的懸崖下,蜿蜒穿過黃土高原,水勢平緩,卻散發(fā)出一種特有的魄力。</p> <p class="ql-block"> 我們站在觀景臺上,乾坤灣的壯闊令人心生敬畏,它彎度巨大的河道,展現(xiàn)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弟弟啟動他的無人機(jī),高空全方位攝下整個乾坤灣的壯闊景象。</p> <p class="ql-block"> 從高中俯瞰,乾坤灣就仿佛是一幅天然的太極八卦圖,堪稱是天下黃河第一灣。從這里看出去,河山相依,黃河彎道環(huán)繞其間,鬼斧神工,得自然之雄渾,集天地之大觀,相傳當(dāng)年伏羲就是在這里看到了乾坤灣,所以才推演出了太極八卦圖??芍^是:天地造化乾坤灣,羲皇推演太極圖。</p> <p class="ql-block"> 在黃河的河道當(dāng)中還有一個小島,形狀就像一只鞋子,所以當(dāng)?shù)厝朔Q之為“鞋島”。島上到現(xiàn)在還流傳著伏羲和女媧的傳說,所以它又叫“定情島”。鞋島是黃河中少有的河心洲,據(jù)說島上棲息著黑鸛、金雕等珍稀鳥類,真希望能親臨島上拍攝這些鳥。</p> <p class="ql-block"> 打卡乾坤灣小視頻。我們站在觀景臺俯瞰,黃河水環(huán)抱青山,兩岸村落如“陰陽魚眼”鑲嵌其間,構(gòu)成天然太極圖,令人嘆為觀止,有詩贊曰:“<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黃河勢漫天,壯我氣如山”,“素云淡淡長空度,綠水悠悠大地盤”。</i><span style="color:rgb(1, 1, 1);">黃河是中華民族的自然之河精神之河,它孕育著華夏文明,積攢著中華上下五千年的能量。我們在這里才深切感受到黃河是如此的美麗和壯觀。</span></p> <p class="ql-block"> 看完乾坤灣,我們前往清水灣。清水灣位于陜西省延安市延川縣乾坤灣鎮(zhèn)。我們開車來到清水灣景區(qū),首先看到這個寫著“清水灣”的大型石刻。清水灣也是黃河蛇曲國家地質(zhì)公園的核心景區(qū)之一。</p> <p class="ql-block"> 清水灣因305度的“S”形大轉(zhuǎn)彎被譽(yù)為“黃河第二大灣”。其獨特的地質(zhì)奇觀、深厚的歷史底蘊(yùn),使其成為繼乾坤灣后黃河晉陜峽谷的又一標(biāo)志性景點。</p> <p class="ql-block"> 與乾坤灣相鄰的清水灣弧度更圓潤,灣道直徑約4公里,水流平緩如鏡,形成“高峽出平湖”景觀。我站在觀景臺上,將清水灣的壯觀景色收入鏡頭。</p> <p class="ql-block"> 我立上手機(jī)三角架,自拍一張三人合影。</p> <p class="ql-block"> 據(jù)資料記載,清水灣的蛇曲發(fā)育階段晚于乾坤灣,體現(xiàn)黃河從“壯年”向“老年”的演化過程,二者共同構(gòu)成蛇曲地貌的完整教科書。我弟弟啟動無人機(jī),高空攝像。</p> <p class="ql-block"> 清水灣內(nèi)水質(zhì)比較清澈,據(jù)資料查詢清水灣汛期含沙量僅為下游的1/3,與乾坤灣的濁浪形成鮮明對比,印證“清濁分明”的自然規(guī)律。</p> <p class="ql-block"> 其凹岸侵蝕形成的陡壁高達(dá)百米,凸岸則堆積出肥沃的河漫灘。</p> <p class="ql-block"> 清水灣又名“清水關(guān)”,因黃河在此接納清冽山泉而得名。清道光十一年前,這里是黃河西岸上的一個重要關(guān)口,在其西北方向有清水注入黃河,因此得名“清水關(guān)”。戰(zhàn)亂年代,清水關(guān)為關(guān)津要隘,歷代多有駐軍把守,曾經(jīng)是八路軍河防部隊的防守重地。1936年5月2日,毛澤東、彭德懷率領(lǐng)東征部隊回師陜北就是從這里上的岸。</p> <p class="ql-block"> 清水灣是黃河蛇曲地貌的典型代表,歷經(jīng)數(shù)百萬年河流下切與側(cè)蝕作用形成。其彎度達(dá)305度,雖不及乾坤灣(320度)壯闊,卻以圓潤飽滿的形態(tài)展現(xiàn)出黃河的溫柔一面。站在觀景臺俯瞰,黃河如一條翡翠玉帶纏繞黃土高原,形成“一泓清水繞山轉(zhuǎn)”的天然畫卷。</p> <p class="ql-block"> 在清水灣景區(qū)還可欣賞到其他一些景觀,看前方,巖壁上突起的象形石,名為“母子情深”,其外觀似頑皮的小猴子伏于母親背上嬉戲,呈現(xiàn)出母子情深的溫馨場景。</p> <p class="ql-block"> 這面巖壁上突出的巖石,如一群身穿鎧甲,手握長槍的士兵,當(dāng)?shù)厝朔Q之“黃河衛(wèi)士”。三疊系沙巖層由于風(fēng)蝕作用形成洞穴,與巖時垂直節(jié)理巧妙組合形成。</p> <p class="ql-block"> 打卡清水灣小視頻。</p> <p class="ql-block"> 我們繼續(xù)開車前往會峰寨。會峰寨位于延川縣土崗鄉(xiāng)的黃河岸邊,地處晉陜大峽谷的懸崖峭壁之上,就讓我們親眼去看看這個寨子吧。</p> <p class="ql-block"> 路途中看見這個會峰寨寨址碑石。會峰寨寨址2014年被列入陜西省文物保護(hù)單位。據(jù)說這個毗鄰清水灣的寨子是現(xiàn)存明代的遺址,當(dāng)年清水關(guān)是明清時期的關(guān)津要隘,建立會峰寨初是為防御匪患和戰(zhàn)亂而建的軍事要塞和避難所。</p> <p class="ql-block"> 會峰寨創(chuàng)建于明代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 它以其獨特的自然景觀和歷史文化價值而聞名。</p> <p class="ql-block"> 站在會峰寨觀景臺俯瞰會峰寨遺址,這個建在懸崖上的寨子,依山傍水,虎踞龍盤??芍^是 "<i>祥云朵朵映乾坤,虎踞龍盤會峰間。黃河天塹為屏障,寨河深谷共長天"。</i></p> <p class="ql-block"> 登高眼觀會峰寨,一覽眾山皆成詩,明代遺風(fēng)凌絕頂,雄關(guān)險隘鎮(zhèn)邊陲,先民智慧凝巖壁,歷史長河證滄桑。</p> <p class="ql-block"> 會峰寨俯瞰黃河,景色壯麗,黃河支流像一條綠色絲帶環(huán)繞群峰。</p> <p class="ql-block"> 這是無人機(jī)航拍的一張照片。 看,黃河在這里打出一套“陰陽掌”,雙龜爭流馱古寨。</p> <p class="ql-block"> 從這下去環(huán)繞巖壁有一條步行棧道直通會峰寨寨址。指示牌標(biāo)注下到棧道有257個臺階,上下來回就是五百多個臺階,比較消耗體力,我當(dāng)時顧不得多想,剛才在觀景臺是高空俯瞰會峰寨,這次我決定親自下去從側(cè)面拍拍會峰寨,我順著臺階一階階下去,心里提醒自己腳下小心注意安全。</p> <p class="ql-block"> 下來后看到這是一條石板鋪就的50公分的棧道,一邊是懸崖,一邊是峭壁,我拿著手機(jī)邊走邊拍,棧道上只有我一個人,不免有些害怕,不敢久留。</p> <p class="ql-block"> 走在棧道上可近距離觀察丹霞巖壁紋理。走著走著突然看到巖壁間有一條青灰色蛇狀石塊,匍匐穿梭在巖壁間,栩栩生動,它被稱為“青蛇伏崖”。此為地質(zhì)運(yùn)動過程中,沉積巖受到積壓致巖層突起而形成的具有觀賞價值的地質(zhì)景觀。</p> <p class="ql-block"> 再往前走,在會峰寨懸崖峭壁之上有一行神秘的文字,被稱為“摩崖天書”,可能是時間太古遠(yuǎn),字跡被風(fēng)蝕的模糊不清,但放大看還是能看出字的大體輪廓,關(guān)于這行文字至今未有破解者,這很可能就是伏羲時代的“龍跡文字” ,從而更增添了會峰寨的歷史價值。</p> <p class="ql-block"> 從這里看出去,會峰寨寨墻高聳,一條小路通到寨子北門。北門正中的門楣上嵌一石匾 ,橫書“云路”二字。會峰寨是我國現(xiàn)存罕見的古代防御工事之一,明清朝時也是這一帶先民躲避兵災(zāi)匪禍的藏身之地。 其“虎踞龍盤”的防御工事被譽(yù)為“陜北小華山”。</p> <p class="ql-block"> 從側(cè)面拍到的會峰寨猶如黃土高原上的“空中孤島”??芍^是懸崖上的千年古寨,黃河臂彎里的秘境。會峰寨以“軍事古堡+丹霞奇觀”的獨特組合,展現(xiàn)了黃土高原自然與人文的深度融合?!扒嗌叻隆眲t以具象化的地質(zhì)奇觀,成為解讀丹霞地貌演化的天然教科書。而“摩崖天書”被視為黃河文明的遺跡。</p><p class="ql-block"> 因為只有我一個人,他們還在上邊等我,時間有限,我沒有進(jìn)到寨子里去,留下一個遺憾。不過能看到“青蛇伏崖”,“摩崖天書”,從側(cè)面拍到會峰寨,還是有很大收獲的,也不妄爬了五百多個臺階。</p> <p class="ql-block"> 在返回途中,拍到紅軍東征革命紀(jì)念館的照片。</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今天尋探的乾坤灣、清水灣、會峰寨三處盛景如同黃河長卷上的三顆明珠:乾坤灣是自然的大手筆,清水灣是歷史的活化石,會峰寨是人類的勇氣詩。當(dāng)暮色籠罩峽谷,黃河化作一條鎏金的巨龍,我忽然懂得為何古人說"<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圣人出則黃河清</i>",古代文人常以“黃河清”比喻社會清明、政治清明。這種比喻逐漸演變?yōu)閷κト顺霈F(xiàn)的美好期許,形成獨特的文化符號。而是在這片土地上,文明與自然的交融早已澄清了心靈的濁浪。</p>